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ASH007)
- 作品数:14 被引量:90H指数:5
- 相关作者:李琪陈东杰张书峰张建成王烨更多>>
-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的中阿文化交流先行战略被引量:6
- 2014年
- 亚洲"心脏"阿富汗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枢纽地带,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纵深布局的关键一环。基于无边界理论视角,审视中阿文化交流先行战略必然性,建构其互利共赢机制,不仅关乎中国外交与国家安全战略、关乎中阿关系,而且关乎阿富汗民族国家文化重建、关乎中亚地区和平稳定与共赢发展。
- 张建成
- 关键词:文化战略文化交流
- 哈萨克斯坦农业发展历程刍议被引量:4
- 2017年
- 百余年来的哈萨克斯坦农业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独立之前,在苏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哈萨克斯坦农业发展迅速;独立之后的转型时期,在政府缩减农业投入与周边市场需求低迷的双重影响之下,农业发展严重倒退;自世纪之交以来,哈萨克斯坦经济渡过了低谷期,政府拥有充足资金用于支持农业复兴,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哈萨克斯坦政府发展规划中,农业受到格外重视,发展前景一片光明。未来,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推动之下,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在农业领域的贸易合作值得期待。
- 陈东杰
- 关键词:农业发展
- “中亚”所指及其历史演变被引量:12
- 2015年
-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人们对"中亚"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回溯学术历史,对"中亚"的指称和认知经历了发轫、沿变和发展的特殊历程。国际社会不同行为体的建构,经历了历史地理解构、自我利益中心化、价值标准实用化和务求实效具体化等不同阶段。文本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诠释,"中亚"范畴的界定按自然地理条件,而不是政治疆域划分;从地缘政治之角度研讨,界定范围随时代、利益取向不同而发生变化;从地缘经济之层面阐述,重"地缘政治",轻"地缘经济"的理路发生变化;从地缘文明之视域分析,在注重多元文化纷呈的基础上,也强调对区域文化空间的认同。概言之,对中亚之认知,随时代而变易,更趋具体与接近现实;愈发注重对实践性的追求。
- 李琪
- 关键词:指称
- “冷战”与困境:乌兹别克斯坦与塔吉克斯坦关系走向被引量:4
- 2014年
- 2011年以来,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两国关系不断恶化。从当前两国缺乏政治互信,存在利益认知差异等现实来看,双方采取的选择性"对方国"政策扩大了两国的利益冲突,掣肘着两国关系的和谐发展。要在短期内解决两国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和战略互疑依然非常艰难。
- 李琪
- 历史刍览与现实侧观:中亚维吾尔人追叙被引量:2
- 2013年
- 现今散居中亚各国的维吾尔人是不同历史阶段由我国新疆迁移到当时俄属安置地和苏联中亚地区的移民及其后裔,从迁移类型来看,可分为被强迫性移民、劳务性移民和团聚性移民,反映出维吾尔人系中亚国家非原生性民族,而是迁徙型族群。考察中亚维吾尔人的人口规模、分布格局和身份认同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这一群体与所在国的社会关系、互动影响,及其维持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关联因素。
- 李琪
- 阿富汗国内安全话语体系下的国家安全力量构建被引量:1
- 2016年
- 2001年底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并推翻塔利班政权后,为维护阿富汗国内安全环境,阿富汗国家安全力量的构建成为战后重建事业中重要的环节。从2002年至今,阿富汗国防和安全部队在美国为主国际各方的努力下建立起来,并得到了一定发展,机构种类较为齐全,装备训练水平获得提高,成为该国正规化的国家安全力量。国家安全部队的建设以维护国内安全为基本理念,以国际援助为基础。与此同时,这支新兴安全力量的发展还面临着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包括财力不足、兵源流失、各民族兵员比例失衡、美国撤军、"伊斯兰国"向阿富汗的渗透等带来的影响。中国应加强与阿富汗政府的合作,以共同稳定地区安全形势,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安全的发展环境。
- 初阔林
- 关键词:战后重建塔利班
- 茶叶与丝绸:浅议茶叶在清哈贸易缺失之因(1757-1795)被引量:1
- 2015年
- 《西域闻见录》载:"哈萨克人最喜中国茶叶",然而茶叶却在乾隆时期清廷与中亚哈萨克部的贸易活动中不见踪影,这一议题至今未有学者问津。在丝绸主导全球贸易的18世纪,优质丝绸的价值意义是茶叶所无法比拟的,哈萨克人正是敏锐的观察到这一点,遂而将茶叶排除在清哈贸易之外,由此便可最大限度获取优质丝绸,从而达到贸易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 陈东杰可里
- 关键词:茶叶
- 中亚地区安全化矩阵中的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问题被引量:19
- 2013年
- 由于中亚地区的毗连国家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衍变为全球恐怖主义活动的中心地带,一些国际性恐怖组织及其制造恶性恐怖事件的手段、形式在中亚地区呈跨国性、关联性、模仿性和突发性发展态势,表现出许多明显的特征,成为困扰地区安全化的突出问题。之所以中亚地区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产生,原因主要在于利用宗教追求政治目标的宗教政治化全球性趋向起了催化作用;国家体制转型与民生需求的不对称性提供了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加速的空间;民族社会分层与贫困化加剧为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扩大营造了社会温床;政府相关政策的缺失为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危害加剧创造了条件。
- 李琪
- 关键词:极端主义恐怖主义
- 改革开放以来彝族婚姻家庭研究述评被引量:2
- 2017年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彝族婚姻家庭研究进入繁荣阶段。首先,20世纪80年代后相继出版的民族问题五套丛书,收录了大量关于彝族婚姻家庭状况的一手资料。其次,该项研究从改革开放前的记述性研究向专题研究转换,内容涉及婚姻形态、婚姻习惯法、婚姻观念、通婚圈等,研究水平和研究层次不断提高。当然,该项研究也存在研究区域过于集中、研究对象过于单一等局限,应通过拓宽研究区域、增加研究对象等方式予以解决。
- 茶刘英
- 西方民族概念引入近代中国源流考被引量:1
- 2016年
- 中国本土"民族"概念具有一个相当漫长的演进过程。古代"族"的概念以及"族类"观念是中国传统民族观的基础。近代"民族"一词在汉语中由文言向白话文的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封建文化体系相对封闭,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词,鸦片战争之后,各种西方文化随之涌入,"民族"一词开始大量出现,明显受到了西方民族—国家、种族、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影响,中国近代"民族"一词才逐渐被普遍使用并具有了现代性内涵,逐渐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概念。
- 王烨
- 关键词: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