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740033)
- 作品数:15 被引量:24H指数:3
- 相关作者:贾燕子陈练军更多>>
- 相关机构:闽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概念范畴的动态识解及其历时演变——以{鸣叫}的演变为例被引量:4
- 2015年
- 基于语义的动态识解视角,历时描写和分析{鸣叫}概念在"凸现—框架"方面的变化,揭示汉语单音词所表征的概念在概念边界、概念域和概念层级等方面是如何变化的。上古{鸣叫}的概念结构主要凸显四种属性,即发声主体、发声动作、发声响度和伴随情状,据此{鸣叫}域可分为三个子域。到中古,{鸣叫}域的结构发生变异,概念边界有了改变,各子域逐渐融合,衍生出上位概念,并产生相应的上位词"鸣3"。近代汉语时期,{鸣叫}的上位词"鸣3"被"叫2"取代,之后概念域进一步融合,形成了更高层级的上位词"叫3",用来表示人叫喊或动物鸣叫。个案研究表明,很多自古传承至今的单音词,在不同时期表征的是不同层级的多个概念。
- 陈练军
- 关键词:概念域
- {起立}概念域成员及其分布的历史演变被引量:2
- 2015年
- 以概念场为背景,考察汉语{起立}概念域成员及其分布的历史演变情况,并分析该概念域成员分布改变的原因。汉语{起立}概念域包括{站起的行为}和{站立的状态}两个部分,其中{行为}子域的主导词大体经历了由"兴"到"起"再到词组"站起来"的替换,{状态}子域则经历了由"立"到"倚—立"南北对立再到"站"的更替。{起立}概念域成员分布改变的原因,是由于汉语双音化进程的推动及动补结构的发达,"起"由词变成了构词语素。
- 贾燕子
- 关键词:历史演变
- “门”上位化的过程和原因
- 2015年
- 以概念场为背景,结合历史文献梳理了{门}概念域主要成员"门""户"的语义演变情况,重点考察了"门"成为该概念域强势上位词的演变过程,并尝试分析"门"上位化的原因。研究显示,先秦至隋,{门}概念域中"门""户"处于同位关系;唐代,"门"发生了上位化,"户"的主导义位转移,此种格局一直保持到今天。"门"上位化是语言内外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古今概念化方式的改变是最重要的动因,汉语从综合到分析的类型转变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义域宽、组合能力强、使用频率高是"门"战胜"户"成为强势上位词的基础。
- 贾燕子
- 关键词:词义演变动因
- 词法能产性的计量研究述评被引量:2
- 2016年
- 词法能产性可基于类型(或个例)频率、新词、单频词等方法来计量,还包括狭义能产性、基于相对频率的能产性计量方法、能产性的历时变化等问题。每种计量方法强调的是能产性的不同方面,存在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等方法论问题。要想对特定词法成分的能产性做精确陈述,就应当考虑各种计量方法。最后简要评述了汉语词法能产性计量研究的现状。
- 陈练军
- “放置”类构式及相关动词的历史演变被引量:6
- 2016年
- 以"放置"义动词的演变为例,探讨汉语的构式演变与词汇变化的相互影响。汉语史上"放置"类构式主要有五种类型,有的包含变式。不同历史时期"放置"类核心构式的转变,显示了"放置"类构式在句法、语义方面的变化:一是构式的及物性总体呈现降低的趋势,逐渐丧失[致使]、[位移]等特征,引发由"动作"到"状态"的语义变化;二是构式的句法价呈减价趋势,由三价变为二价,甚至单价。从古至今可出现在"放置"类构式中的动词主要有"寘、措、置、安、放、搁"等单音词,"放置"构式制约动词的语义变化,限制能进入该构式的动词的语义类型,构式及物性的下降趋势伴随着动词的动性减弱,二者呈正相关关系。
- 贾燕子陈练军
- 关键词:构式及物性
- “墙壁”概念域上位词的历时演变被引量:1
- 2015年
- 上古"墙壁"概念域没有上位词。东汉时,"墙"发生了上位化演变,并新出现了复音上位词"墙壁"。唐代,"壁"也上位化了。唐宋时期,"壁"和"墙"都成为强势上位词。元明以后,"墙""壁"的功能逐渐分化,到清代,"墙"取得了强势上位词的地位,"壁"则语素化了。在考察"墙壁"概念域上位词历时演变的基础上,从韵律、语义、认知等角度探寻上位词产生的原因及"墙""壁"功能分化的原因。
- 贾燕子
- “叫”的上位化及{叫}概念域词汇系统的历时演变
- 2014年
- 先秦时期,'叫'是一个义域窄、出现频率低、句法功能弱的下位词,'叫'在{叫}概念域中经历了由弱势下位词到强势上位词的历时演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叫}概念域成员的数量多少不同,同一成员在概念域中的位置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分先秦西汉、东汉至隋、唐宋、元明、清代五个时期考察{叫}概念域成员的演变情况,重点描述'叫'的上位化历程,并据此分析{叫}概念域词汇系统的演变规律。
- 贾燕子
- 冰心作品语言陌生化的修辞艺术
- 2017年
- 冰心的作品充分沿用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的理论,突破语言常规的表达方式,具有灵活性、创造性与独特性的特点。它们体现在语音、语词、语法等各个方面,文章采用数统法,以量的形式说明冰心作品的修辞变异状况。这些变异修辞的巧妙运用使其作品更加生动、活泼有趣,在增加语言表现力的同时也增强了文本的魅力,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
- 刘婉晴
- 关键词:陌生化修辞搭配变异
- “口”“嘴”上位化的过程和原因被引量:1
- 2015年
- 殷商到春秋时期,"口"专指人的嘴。战国以后,在转喻机制的作用下,"口"发生跨域演变,西汉时已成为由于概念域融合而新产生的{口嘴}概念域的上位词。"嘴"专指鸟嘴,产生于东汉,之后其义域不断扩大,使用频率逐渐提高,至唐代完成了上位化演变,到清末则取代了"口"的强势上位词地位。"口"上位化的原因在于古今范畴化方式发生了变化,"嘴"的上位化则是语用、语义、字形变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贾燕子
- 如何看待“相如与文君的故事”
- 2016年
- 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将司马相如琴挑文君而后"夜奔"之事载入历史叙事后,从古至今,不同读者对其有不同的解读,甚至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一、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二、劫财劫色的精心预谋。要评价这一经典故事,首先需要了解其在当时条件下何以进入史册,才能从不同的读者的立足点出发,去探索其不同的文学理念,进而找出对文学本质的追求,是对历史事实"真"的侧重还是对文学作品中"善"与"美"的追求?进而对不同观点略作点评,引出自己的见解。
- 刘婉晴
- 关键词:司马相如文学本质生命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