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8Y058)
-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 相关作者:钟思干陈爱文郑如义彭娜刘锦全更多>>
- 相关机构: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与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近期心功能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92例,分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组,各46例,同时入选胸痛就诊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后测定NT-proBNP浓度,分别于造影前及造影后3个月行超声心动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STEMI组和UA组的NT-proBNP水平显著增高(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组NT-proBNP明显高于UA组(P<0.05)。NT-proBN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结论 NT-proBNP可以预测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近期预后。
- 钟思干彭娜陈爱文郑如义刘锦全
- 关键词: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射血分数预后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前后血浆NT-proBNP与hs-CRP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观察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前后的变化,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2例符合溶栓条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规范化静脉溶栓治疗,分别在入院时和入院24、48 h及14 d测定患者血浆NT-proBNP与hs-CRP水平。同时给予抗凝、抗血小板、扩张冠脉、稳定斑块、保护心脏功能及积极处理并发症等治疗。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与hs-CRP入院24 h内逐步升高,24 h后内开始下降,溶栓再通患者血浆NT-proBNP与hs-CRP在入院12、24、48 h及14 d均明显低于未通患者(P<0.01)。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前后序列检测NT-proBNP与hs-CRP可观察溶栓疗效及预测左室功能改善。
- 陈爱文彭娜钟思干郑如义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高敏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