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0738)

作品数:12 被引量:135H指数:7
相关作者:夏斌韩雪芹高洁杨丽伍金林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长宁县人民医院蒲江县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新生儿
  • 5篇婴儿
  • 4篇血型
  • 4篇血型不合
  • 4篇溶血
  • 4篇溶血病
  • 3篇胆红素
  • 3篇胆红素血症
  • 3篇血型系统
  • 3篇红素
  • 3篇高胆红素
  • 3篇高胆红素血症
  • 3篇ABO血型
  • 3篇ABO血型系...
  • 2篇新生儿坏死性...
  • 2篇早产
  • 2篇小肠
  • 2篇小肠结肠炎
  • 2篇结肠
  • 2篇菌药

机构

  • 12篇四川大学
  • 2篇蒲江县人民医...
  • 2篇长宁县人民医...
  • 1篇巴中市中心医...
  • 1篇郫县人民医院
  • 1篇成都市郫都区...

作者

  • 8篇夏斌
  • 3篇韩雪芹
  • 2篇母得志
  • 2篇杨丽
  • 2篇熊英
  • 2篇伍金林
  • 2篇高洁
  • 2篇边巴卓玛
  • 1篇张莉
  • 1篇毛雪
  • 1篇高于
  • 1篇何柳
  • 1篇唐建军
  • 1篇李淑萍
  • 1篇周娟

传媒

  • 9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中华新生儿科...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20年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危重胃肠道炎症性疾病,严重危及患儿生命。目前认为导致NEC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早产、肠道菌群失调、炎症反应、输注血液制品及喂养不当等,但是该病的具体发病机制迄今尚未明确。笔者拟就目前有关NEC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马娜Mohd Jaish Siddiqui夏斌
关键词:小肠结肠炎坏死性婴儿早产婴儿
新生儿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一例被引量:1
2018年
患儿女,生后3 d,因"反应差1 d,反复抽搐半天"入院。患儿系第2胎第2产,胎龄39周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5 000 g,无宫内窘迫及窒息史,母乳喂养。父母非近亲结婚,胞姐生后2 d有反复低血糖,2岁时因脑性瘫痪、低血糖夭折。患儿生后第2天血糖1.6 mmol/L,静脉推注10%葡萄糖后血糖波动在2.2~3.8 mmol/L,伴频繁抽搐,转入我院。查体:前囟平软,心肺腹无异常,四肢肌张力正常。
张繁锦张倩茹夏斌
关键词: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新生儿反复抽搐出生体重宫内窘迫近亲结婚
肠道菌群失调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2022年
新生儿出生后,立即开始肠道菌群定植,这一关键过程若被中断或延迟,均可能导致其肠道菌群失调,进而导致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肠道菌群失调(数量与种类失调)在新生儿NE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迄今尚未阐明。最新研究发现,新生儿NEC发病前,机体肠道肠杆菌科菌群、梭状芽孢杆菌富集,而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细菌数量均减少,这些肠道菌群数量与种类失调,可能在新生儿NEC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拟就新生儿肠道菌群特点、肠道菌群失调与新生儿NEC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张非红夏斌
关键词:肠道菌群失调肠杆菌科发病机制
新生儿病房不同抗生素应用策略对新生儿治疗结局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将新生儿抗生素使用策略由风险评估策略改变为风险评估加感染筛查及监测策略对住院新生儿抗生素使用率以及对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队列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住院新生儿4406例为对照组,按照风险评估策略使用抗生素;2011年7月至2012年10月住院新生儿4476例为研究组,按照风险评估加感染筛查及监测策略使用抗生素。分别对比两组患儿抗生素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再入院率和病死率。结果抗生素应用策略改变后,住院新生儿抗生素使用率明显降低(P<0.01);患儿的平均住院日、再入院率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住院新生儿抗生素应用策略由风险评估策略改为风险评估加感染筛查及监测策略,能够明显减少抗生素使用率,而且不会对患儿产生不良影响。
夏斌伍金林张莉熊英母得志
关键词:抗生素新生儿
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合并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所致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合并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与单纯G-6-PD缺乏症及单纯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所致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差异。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并确诊为新生儿G-6-PD缺乏症及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共计643例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所罹患的疾病将其分为:A组(n=20,G-6-PD缺乏症+ABO血型不合溶血病),B组(n=52,单纯G-6-PD缺乏症)及C组(n=571,单纯ABO血型不合溶血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3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知情同意,并与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3组患儿出生体质量、胎龄及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本研究结果为:①A组性别构成比及生后24h内黄疸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010,9.013;P=0.003,0.003);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670,1.408;P=0.196,0.235)。②A组入院日龄及黄疸出现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7);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05,0.074)。③A组血清胆红素浓度峰值及急性胆红素脑病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08;χ2=0.633,P=0.426);与C组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837;χ2=0.000,P=1.000)。结论单纯G-6-PD缺乏症新生儿的黄疸出现时间与生理性黄疸重叠,易延误其就诊而导致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和胆红素脑病;当G-6-PD缺乏症合并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时,新生儿的黄疸出现时间提前,更易使患儿得到早期治疗而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杨丽高于夏斌韩雪芹高洁
关键词:ABO血型系统高胆红素血症
足月新生儿ABO溶血病伴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7
2016年
目的分析足月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简称ABO溶血病)伴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措施和近期预后特点,为合理管理本病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并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新生儿ABO溶血病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331例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病历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措施及近期预后等。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对象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本组331例新生儿ABO溶血病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足月新生儿,其入院平均年龄为(53.5±36.2)h,48.0%(159/331)为男性患儿,45.0%(149/331)患儿胎次为1,剖宫产占59.2%(196/331),混合喂养占71.6%(237/331);发现黄疸时间平均为生后(29.7±19.4)h。入院时血清总胆红素(TSB)浓度平均为(233.1±90.0)μmol/L,9.4%(31/331)患儿TSB浓度〉342.0μmol/L,最高为614.7μmol/L;14.5%(48/331)患儿入院时伴贫血;A型血患儿占56.8%(188/331);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率(95.5%vs 29.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1.076,P=0.000)。本组患儿光疗时间平均为(80.1±20.9)h,8.8%(29/331)患儿接受换血治疗及输血治疗,19.0%(63/331)患儿输注白蛋白,26.0%(86/331)患儿输注静脉免疫球蛋白。0.9%(3/331)患儿临床诊断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平均住院时间为(4.7±1.8)d,1.8%(6/331)患儿在出院后4d内因黄疸原因再次入院。结论足月新生儿ABO溶血病伴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发生贫血及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甚至导致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抗体释放试验可作为常规实验室检查以提高新生儿ABO溶血病诊断率。黄疸可能会持续�
韩雪芹唐建军夏斌
关键词:ABO血型系统血型不合高胆红素血症核黄疸
新生儿MN血型不合溶血病3例报道暨文献复习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总结新生儿MN血型不合溶血病的临床特点、诊治经验及发病机理。方法报告我科近年诊治的3例新生儿MN血型不合溶血病,复习我科曾报道的另外2例,并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国内近24年来报告的所有病例报告,对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包括本文报道的3例,国内共报道31例新生儿MN血型不合溶血病,MN型25例,M型6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13例,抗体释放试验阳性17例,患儿血型抗体IgG抗M型阳性28例;母亲血型抗体IgG抗M型阳性30例,IgM抗M阳性16例。31例患儿中6例(19.4%)为第1胎发病,贫血发生率67.7%,其中重度贫血发生率29.0%,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22.6%;较多患儿需要换血(29.0%)和输血(45.2%);病死率9.7%。结论新生儿MN血型不合溶血病容易出现黄疸、贫血,可导致患儿急性死亡。光疗、输注丙种球蛋白、白蛋白等治疗效果良好,严重病例需要换血、输血治疗。为了提高MN溶血病的诊断率,应检测孕妇MN血型及抗M抗体效价。
边巴卓玛夏斌伍金林熊英母得志
关键词:血型不合
早产儿与足月儿气胸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与足月儿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166例气胸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出生时胎龄将其分为早产儿组(42例,胎龄<37孕周)和足月儿组(124例,37孕周≤胎龄<42孕周)。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及结局。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知情同意,并与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1两组患儿入院时性别及生产方式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为男性多于女性、剖宫产多于自然分娩。2早产儿组出生体质量、胎龄及入院年龄均较足月儿组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早产儿组入院时发现气胸比例显著低于足月儿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气胸类型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组病理性和(或)医源性气胸所占比例更大,而足月儿组自发性气胸所占比例更大。5早产儿组胸腔闭式引流率、机械通气率、病死率、所有患儿平均住院日及治愈患儿平均住院日均显著高于或长于足月儿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气胸病情较足月儿更危重,治疗更困难,结局更差,需临床医师高度重视。
边巴卓玛韩雪芹夏斌
关键词:气胸
重庆市垫江县儿童社区获得性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重庆市垫江县儿童社区获得性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致病菌特点及其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在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 960例确诊为社区获得性ALRI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年龄将其分为3组:〈1岁组(n=936),≥1~3岁组(n=662)及≥3~14岁组(n=362)。采用临床常规痰液采集方法,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痰液标本进行接种、分离培养、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患儿痰培养结果的致病菌阳性率及其构成比差异,总结主要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知情同意,并与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3组患儿性别构成比及起病至入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13组患儿痰培养结果的致病菌阳性率任意2组间比较,均为年龄小组较年龄大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痰培养结果的主要致病菌前4位按照由多至少的顺序排列依次为肺炎链球菌528株(33.7%)、流感嗜血杆菌332株(21.2%)、卡他莫拉菌234株(14.9%)及金黄色葡萄球菌133株(8.5%)。33组间痰培养结果的主要致病菌构成比比较,肺炎链球菌比例随患者年龄增加而增加,而常见革兰阴性(G-)杆菌比例,则随年龄增加而减少,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卡他莫拉菌比例在≥1~3岁组较〈1岁组高,3组中〈1岁组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比例最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间流感嗜血杆菌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年龄越大致病菌种类越少(9种),年龄越小则致病菌种类越多(20种)。5除流感嗜血杆菌外,本组其余主�
陈正良赵雨花熊中政夏斌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感染呼吸道感染抗菌药儿童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NCIS)(草案)》对临床危重新生儿救治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于巴中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满足《NCIS(草案)》中,新生儿危重病例诊断标准的581例危重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这581例危重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对单项指标符合《NCIS(草案)》新生儿危重病例诊断标准,以及NCIS评分≤90分的危重新生儿的NCIS检查项目扣分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581例危重新生儿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445)及预后不良组(n=136)。对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危重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合已有研究结果及临床经验,选取相应因素进行危重新生儿预后独立影响因素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本研究581危重新生儿中,男性多于女性(370∶211);发病日龄以出生1d内为主(72.3%,420/581);剖宫产分娩患儿多于经阴道分娩患儿(337∶244);54.7%(318/581)患儿合并至少一项高危因素;新生儿危重疾病构成中,前3位依次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32.4%,188/581),新生儿肺炎(22.7%,132/581),新生儿窒息(15.8%,92/581)。(2)这581危重新生儿中,因单项指标符合《NCIS(草案)》新生儿危重病例诊断标准,而被纳入危重新生儿者,共计455例(78.3%)。其中,以需进行气管插管辅助机械通气治疗或反复呼吸暂停对刺激无反应者、有换血指征的高胆红素血症者、低血糖者最为常见,所占比例分别为59.3%(270/455)、16.7%(76/455)及10.1%(46/455)。这581危重新生儿中,因NCIS评分≤90分符合《NCIS(草案)》新生儿危重病例诊断标准,而被纳入危重新生儿者,共计558例(96.0%)。其NCIS检查项目中,扣分最多的项目前3位依次为pH值≤7.25或≥7.50(31.5%,176/558),呼吸频率≤25次/min或≥60次/min(18.1%,101/558),动脉血氧分压(Pa_(O_2))≤60 mmHg(1 mmHg=0.133kPa)(16.8%,94/558)。
何柳夏斌虎春元李淑萍周娟严琼珍
关键词:危重病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预后婴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