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ZX026)
-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云龙鲁杰张再林方永恒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更多>>
- 道德失范时期良善行为何以可能:兼论阿伦特的良知理论被引量:1
- 2015年
- 由传统而现代的社会转型,解构了形成已久的传统道德规范,从而将人所依据的法则从外在的律令转向了内心的良知。经历了社会严重失范的阿伦特,认为良知所唤起的记忆与思考,将会形成正确的判断进而做出善的行为,因而是人类危机时刻最为可靠的东西。然而,危急时刻唯有少数人才能坚守的个人良知,能否承受这一重负显然值得怀疑。唯有健康而合理的社会制度,才能使个体的良知免于煎熬与折磨,从而确保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形成自己的正确判断,最终实现个人的"良善生活"。
- 张云龙
- 关键词:道德失范良知
- 作为原始思维的身体及其现代回归——哲学人类学视角的探讨被引量:4
- 2014年
- 20世纪的哲学家们对身体的哲学意义极其关注,试图开启身体视域,恢复身体的多维度丰富感性。从哲学人类学角度对原始思维发掘,原始早期社会的人类思维应是身体思维,它是以人的身体为工具进行度量模拟世界的思维。原始身体思维是一种显现的、直白的人类身体具体感性活动交织融汇的思维。随着原始人类的语言诞生,原始人拥有了他们的对象物及其对象意识,原始身体思维被解构于语言中,被现代理性思维取而代之。由于现代社会的身体感性沦丧,人类生命的活力被压制,作为原始思维的身体成为现代人的梦想归宿,舒斯特曼用其身体美学理论探寻了一条回归原始思维的丰富感性的身体之途。
- 鲁杰张再林
- 关键词:原始思维身体身体美学
- 阿伦特人权现象学探微
- 2011年
- 古典人权理论的本质主义立场将人权归结为人所固有的权利,而忽略了人权得以实现的条件,从而使人沦为没有任何身份的"赤裸生命",最终导致人权在现实中很难得到有力的保障。阿伦特从现象学的视角出发,以其富有争议的方式对当代的自明之理提出了挑战,反对用固有的理论范畴来解释人类历史的经验,强调采用新的方式朝向实事本身,重新考虑人权的条件,也即共同体的基础性作用。这种对当代自明之理的尖锐挑战,为我们反思人权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张云龙
- 关键词:人权自然法共同体阿伦特
- 人之存在与对话政治
- 2012年
- 人既是政治动物,又是语言动物。语言与理性的内在联系,使对话和理性成为政治的应有之义,而真正的政治生活是人实现自由、获得意义的基础。那种以权力为后盾的"无言的政治",乃异化的政治。唯有在自由交往的公共领域中,语言与理性才能发挥作用,政治之善才可能真正呈现。
- 张云龙
- 关键词:政治公共性语言
-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重理性向度
- 2018年
- 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是中国领导人基于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的演变而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做出的理性表达。从哲学理性的视域来看,这一观念彰显了三重理性向度:其一是走出一元独尊、倡导多元共存的公共理性向度;其二是追求和谐、崇尚对话的交往理性向度;其三则是务实去虚、"改变世界"的实践理性向度。公共理性体现了人类"共在"的本体论前提,交往理性为这一观念的实现提供了方法论,实践理性则表现了这一观念务实去虚的行动精神。这三重理性向度有机地统合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前瞻性的观念之中。
- 张云龙
- 关键词:公共理性交往理性
- 物·符号·身体:鲍德里亚《物体系》的关键词解读被引量:3
- 2014年
- 鲍德里亚的《物体系》以物、符号及身体三个关键词共同建构他的原初思想语境。"物"通过符号学为中介幻化为物体系内的符号,意图消解马克思"物"的使用价值;"符号"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单元,不断被编码交织成为符号之网,价值在符号体系的差异化运作中展现,试图解构马克思"物"的价值;"身体"为精神分析学编码心理,于是"身体"成为资本开发符号消费场域的中心。鲍德里亚《物体系》中的物被符号中介虚化为同质代码,符号成为资本的统治工具建构身体的无意识消费意象,使身体成为消费的新场域。
- 张再林鲁杰
- 关键词:鲍德里亚身体
- 工程与社会正义——开启工程研究的政治学之维被引量:5
- 2018年
- 工程活动如何实现公共善一直是工程伦理学关注的主题,然而,由于工程产品是依靠公共力量与资源来实现的,公共权力的介入乃至"政治性诱致"就不可避免。现实生活中的"政绩工程"造成了工程成本与收益之间的紧张关系,这不仅损害了公共利益,而且破坏了社会正义原则,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合法性危机。因此,仅仅从伦理学角度强调工程师所担负的伦理责任固然重要,但从政治学的角度探讨工程活动中的权力因素与政治机理同样不可或缺。故而,从相对成熟的工程伦理学走向隐而未发的工程政治学,为解决工程与社会正义之间的紧张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 张云龙
- 关键词:社会正义公共善公共权力
- 中国现代性的理性之思
- 2013年
- 不可抗拒的现代性,使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迁和重组,由此产生了保守和激进等截然相反的态度和立场,并最终形成了激进与革命的主流话语。但历史经验与现实遭遇启示我们,审慎的理性态度才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惟有以之为基础,才可能实现经济的平衡、政治的宽容、文化的繁荣,才可能构建一个更加健康的和谐社会。
- 方永恒张云龙
- 关键词:保守主义激进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