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乳腺癌组织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及其下游分子4EBP1和S6K1的表达差异。方法:选取2005-03-01-2009-09-30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维吾尔族和汉族女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285例,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磷酸化mTOR及其下游分子4EBP1和S6K1的表达状况;分别选取2012-01-01-2012-06-30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63例维、汉新鲜乳腺癌和癌旁组织样本,使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mTOR及其下游分子4EBP1和S6K1的mRNA表达状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维吾尔族和汉族p-mTO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1%和67.4%(P=0.067),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6%和61.7%(P=0.485);p-4EBP1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9%和20.0%(P=0.020),在乳腺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9%和12.1%(P=0.029);p-S6K1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0%和43.3%(P=0.695),在乳腺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0%和22.7%,P=0.054;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维、汉乳腺癌组织中mTOR mRNA相对定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4EBP1和S6K1mRNA相对定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28和0.404。结论:mTOR信号通路中p-4EBP1的表达水平存在维、汉民族的差异,为研究维、汉不同民族之间乳腺癌差异及个体化治疗提供了进一步研究方向。mTOR及其下游分子mRNA表达水平与磷酸化蛋白的表达并不完全一致,提示蛋白表达的调控位点可能位于转录后水平。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细胞角蛋白5/6(CK5/6)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为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1日-8月31日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且术后病理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267例(汉族203例,维吾尔族64例),均有完整病理资料(包含ER、PR、HER2、Ki-67、EGFR、CK5/6免疫组化结果),对EGFR、CK5/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1)EG-FR、CK5/6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7.3%(73/267)、21.3%(57/267),维吾尔族和汉族乳腺癌中EGFR、CK5/6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EGFR、CK5/6表达与年龄、肿块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3)EGFR在组织学分级Ⅲ级中的表达率高于Ⅱ级,CK5/6在病理组织学分级Ⅲ级中的表达率高于Ⅰ级、Ⅱ级(P<0.05)。(4)EGFR在增殖指数(Ki-67)(++)组表达高于(-)、(+)组,CK5/6表达率随Ki-67升高而逐渐升高(P<0.05)。(5)EGFR、CK5/6共同表达率(即同时阳性表达或阴性表达)为77.5%。(6)EGFR、CK5/6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中表达率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riple-negativebreast cancer NTNBC)。结论 EGFR、CK5/6在组织学分级较高组、Ki-67阳性组、TNBC表达率较高;EGFR、CK5/6具有共表达性;EGFR在TNBC高表达为其EGFR靶向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