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C35B04-1)

作品数:3 被引量:64H指数:3
相关作者:张景发罗毅李永生刘斌刘国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山东科技大学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地表变形
  • 1篇地表沉降
  • 1篇地表形变
  • 1篇地面沉降
  • 1篇形变
  • 1篇永久散射体
  • 1篇配准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 1篇聚束
  • 1篇聚束模式
  • 1篇分辨率
  • 1篇高分辨率
  • 1篇PS
  • 1篇PS-INS...
  • 1篇SBAS
  • 1篇TANDEM
  • 1篇DEM
  • 1篇DINSAR
  • 1篇ERS

机构

  • 3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工...

作者

  • 3篇罗毅
  • 3篇张景发
  • 2篇李永生
  • 1篇龚丽霞
  • 1篇侯安业
  • 1篇刘国林
  • 1篇刘斌
  • 1篇姜文亮
  • 1篇李成龙

传媒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遥感信息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PS-InSAR与SBAS-InSAR监测地表沉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0
2012年
阐述PS-InSAR与SBAS-InSAR的方法与原理,以北京地区为例,处理了2004—2010年的31幅ENVISATASAR图像,将两种技术获得的结果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PS-InSAR与SBAS-InSAR获得的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些微的差异主要表现为SBAS-InSAR的PS点形变时间序列在空间上相对更加连续。两种技术所取得的结果与北京市地面沉降的监测结果基本吻合,证明两种方法获得的结果都是可靠的。
侯安业张景发刘斌罗毅刘国林
关键词:地表形变INSAR沉降
利用高分辨率聚束模式TerraSAR-X影像的PSInSAR监测地表变形被引量:16
2012年
利用20景于2010-03~2010-11期间采集的高分辨率聚束(1m分辨率)模式的TerraSAR-X SAR数据,采用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PSInSAR)获取了西藏羊八井地区由地热电站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结果显示,羊八井地热电站周边及地热开采井地区在2010年期间的地面沉降速率最大达到25mm·a-1,而盆地其他地区的地面平均沉降速率为1mm·a-1。将其与ASAR获取的平均沉降速率结果对比,两者的相关性达到了0.76,这说明TerraSAR-X高分辨率SAR数据不仅可以提供高密度PS点,而且更好地体现了散射体的细节变化和微量位移情况。
李永生张景发罗毅姜文亮
关键词:TERRASAR-X聚束模式地面沉降
多源外部DEM对两轨DINSAR测量结果影响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在总结两轨差分中参考DEM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以青藏高原上典型平地和山地作为研究区,利用理论上没有形变的ERS Tandem像对以及3种常用外部参考DEM(SRTM,ASTER GDEM,1∶5万DEM),使用ROI_PAC软件进行两轨差分干涉试验。实例证明:SRTM更适合作为两轨差分中的外部参考DEM,并对此试验结果予以解释分析,即多源DEM数据质量的差异导致干涉图与DEM配准精度的不同,并最终反映在差分干涉相位误差中。本文研究结论对提高DInSAR处理精度有参考价值。
李成龙张景发龚丽霞罗毅李永生
关键词:DEMERSTANDEM青藏高原配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