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7JJD840188)

作品数:24 被引量:190H指数:6
相关作者:杨豪牛建立李金铮邓红王荣花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洛阳理工学院河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历史地理
  • 8篇经济管理
  • 6篇政治法律
  • 3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1篇根据地
  • 8篇抗日
  • 7篇中共
  • 7篇抗日根据地
  • 6篇社会
  • 6篇社会流动
  • 6篇抗战
  • 5篇战时
  • 5篇抗战时期
  • 4篇中共革命
  • 3篇华北抗日根据...
  • 3篇冀中抗日根据...
  • 3篇村社
  • 2篇水利建设
  • 2篇农村
  • 2篇农田
  • 2篇农田水利
  • 2篇农田水利建设
  • 2篇乡村
  • 2篇乡村社会

机构

  • 17篇南开大学
  • 5篇洛阳理工学院
  • 2篇内蒙古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

  • 8篇杨豪
  • 5篇李金铮
  • 5篇牛建立
  • 2篇樊云剑
  • 2篇邓红
  • 1篇马良玉
  • 1篇王荣花
  • 1篇谢文心
  • 1篇姚继德
  • 1篇王根明
  • 1篇秦铁柱
  • 1篇贺文乐
  • 1篇梁丽辉

传媒

  • 5篇中共党史研究
  • 3篇回族研究
  • 2篇抗日战争研究
  • 1篇开放时代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晋阳学刊
  • 1篇文史哲
  • 1篇民国档案
  • 1篇南开学报(哲...
  • 1篇党史研究与教...
  • 1篇妇女研究论丛
  • 1篇农业考古
  • 1篇许昌学院学报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广东金融学院...
  • 1篇洛阳理工学院...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9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向“新革命史”转型——国家与社会视野下的中共革命史研究
<正>一中共革命史无法"告别"百年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国现代化史,更是一部中国革命史。当现代化进程仍在继续前行之时,近代史上的中国革命包括中共革命,却随着时间的流逝,渐行渐远,淡出了一些人的视线。甚至有人指出,20世纪...
李金铮
文献传递
传统与变迁:近代冀中定县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多元化被引量:4
2009年
冀中定县农村手工业的经营方式,为中国近代手工业生产的变化提供了重要例证。其中绝大多数是以全部自家劳动或以自家劳动为主兼雇临时工的家庭手工业,也有少量农家合作经营的家庭手工业、走街串巷式的流动手工业和商人雇主制的家庭手工业,还有手工作坊经营;在社会分工方面,既保留了传统方式,也产生了进步因素,反映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手工业生产横向的多元并存和纵向的进步演化。值得注意的是,农民最重要的手工业——土布业所采取的经营方式仍是传统的家庭制,没有采取高阳等织布区的商人雇主制,这是颇为费解的经济现象。
李金铮
关键词:家庭手工业手工作坊
抗日根据地乡村女性的社会流动——以冀中抗日根据地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3
2013年
在传统社会中,乡村女性实现自身社会流动的机会是比较渺茫的。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共政权迅速地在冀中乡村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并通过对党政工作、学校教育、创造模范、培训骨干、新式富农、一技之长等社会流动途径的改造、发明及继承,有力地推动了冀中抗日根据地乡村女性社会流动机制的良性运行。这种乡村女性社会流动机制的良性运行深刻地影响了中共革命的进程,也重新塑造了政权与女性之间的关系,更表现出了政治外力主导、运行均衡化、微风气明显三方面的特征。可以说,女性社会流动的顺畅和广泛是实现国家政权与乡村女性之间良性互动与互惠的一个重要条件,而这一结论无疑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杨豪马良玉
关键词:冀中抗日根据地中共革命
论抗战时期华北根据地的商业建设被引量:1
2012年
抗战全面爆发以后,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商业遭受严重破坏。华北各根据地政府成立以后,成立商业管理机构,制定恢复和发展政策,采取多种措施建设商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产生了积极影响。
牛建立
关键词:抗战时期华北根据地
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回族社会流动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12年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级政府为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回族提供了多种社会流动的途径,有力地推动了冀中抗日根据地回族社会流动机制的良性运行,并以此逐步赢得了冀中抗日根据地广大回族的支持与参加。与此同时,借助这种回族社会流动机制的良性运行,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广大回族也逐步改善了社会地位,进而实现了自身的社会流动。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如何更好地实现政权与回族之间良性互动与互惠也仍然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而回族社会流动机制的良性运行无疑是实现这种互动与互惠的重要保障。
杨豪贺文乐
关键词:回族社会流动冀中抗日根据地
革命场域下的社会流动实证研究——以1937年~1949年的冀中乡村为中心被引量:4
2012年
革命场域下的社会流动是政策主导与制度变革下的社会流动,这种社会流动的运行所彰显出的并不是冀中乡村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而是冀中乡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剧烈变迁。在中共革命所主导的社会流动实态运行中,冀中乡村的地主和农民所选择的实际流动路径都具有很明显的博弈性质和理性色彩,是一种在综合考虑中共政策、地方环境及自身条件三方面内容的基础上所做出的选择。在冀中乡村代际流动的机制运行过程中,社会流动的先赋性因素的作用逐渐降低,而后致性因素的作用则大为增强;与此同时,冀中乡村的代内流动属于制度变革下的代内流动,中共革命是这种代内流动机制运行的主导性动力,而且具有一定教育背景的乡村知识分子也在这种代内流动机制中占有着一席之地,折射出了中共革命与社会流动之间的复杂面相。
杨豪
关键词:中共革命社会流动
论少数民族地区收入问题——以宁夏回汉收入的比较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有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收入依旧处于较低的水平。本文通过对宁夏回汉收入的分析比较,找出导致少数民族收入低的问题,以此得出一些建议,以探索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机制问题,这是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全中国亟待思索和解决的课题之一。
谢文心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回族汉族
新政治史路径下的中共党史研究述评--以新世纪以来华北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研究为中心被引量:2
2014年
新政治史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欧美学术界逐渐兴起的一种研究潮流。作为对西方新史学的一种反思,新政治史在研究领域、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均取得明显突破与创新。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西方汉学界各种译著的陆续出版和国内社会史研究的自我反思,中国学术界在新政治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可谓硕果累累,新政治史的研究路径也越来越得到中国学术界的关注与认可。近年来,
杨豪秦铁柱
关键词:华北抗日根据地政治史中共党史研究中国学术界
回顾与思考:中国近代乡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研究述评被引量:1
2012年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都是社会学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社会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指示器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是社会运行中最重要的基本环节之一,学术界对此的研究也可谓是硕果累累,但是这一领域的研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重要问题,有待进一步挖掘的学术空间也甚大。处于历史与现实之间的交汇点上的中国近代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研究的深入势必会将乡村史的研究推向一个更高的研究层次。
杨豪
关键词:社会分层社会流动
问题意识:集体化时代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解释被引量:10
2011年
集体化时代中国农村社会的研究,涉猎范围和问题非常广泛,本文侧重总结的是贯穿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农村社会的共通性问题,如基层政权、阶级划分与阶级斗争、集体化经济、日常生活等。该研究主要成就表现在:对有的问题做了较为深刻的解释,对有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还有的学者提出了具有一定解释力的分析性概念。但也必须承认,许多成果只是下了事实描述的功夫,很少个人的思考,更缺乏理论性的提炼,从而也就很难产生相互间的争鸣。在研究方法上,总体说来还缺乏方法论意识。另外需要指出的一个现象是:集体化时代这样一个原本应作为历史学研究的对象,但历史学学者参与并不多,或者说即使有所涉足,也未能取得令人预期的成就。在此领域一展身手的主要有人类学学者、社会学学者、政治学学者和经济学学者。
李金铮
关键词:农村社会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