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XW044)

作品数:5 被引量:51H指数:3
相关作者:莫梅锋王浩张锦秋王旖旎赵添喜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手机
  • 3篇沉迷
  • 2篇少年
  • 2篇青少年
  • 1篇大学生
  • 1篇新媒介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化
  • 1篇社会化影响
  • 1篇网络
  • 1篇媒介
  • 1篇媒介使用
  • 1篇沟通
  • 1篇沟通策略
  • 1篇感官

机构

  • 5篇湖南大学

作者

  • 5篇莫梅锋
  • 2篇王浩
  • 1篇魏霞
  • 1篇赵添喜
  • 1篇王旖旎
  • 1篇张锦秋

传媒

  • 1篇现代远距离教...
  • 1篇编辑之友
  • 1篇包装工程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现代传播(中...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手机沉迷对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影响与引导被引量:22
2012年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学习悄然成为时尚。手机因其随身、智能和小巧等特性被大学生广泛用于移动学习。适度使用手机对大学生的移动学习大有裨益。但是,由于部分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力双重弱小,当前校园里出现了严重的"手机沉迷"现象。手机沉迷不但影响到大学生移动学习的成效,令移动学习推动者因噎废食,影响移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手机沉迷还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会适应等产生不良后果。所以,必须对之采取有效引导措施。
莫梅锋张锦秋
关键词:大学生
青少年手机沉迷的形成与矫正被引量:3
2012年
现阶段,数字通讯技术日臻完善,媒介融合进一步深化,手机日益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随之而衍生的手机过度性、病态性使用等现象日渐凸显,尤其是处于社会化过渡阶段的青少年,手机沉迷现象表现得更为突出。需要不断尝试,从行为主体、客体及环境三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适度干预,积极引导青少年的手机使用行为,使手机这一时代高科技产物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福音。
赵添喜莫梅锋
关键词:青少年
青少年手机沉迷问题与对策研究被引量:20
2014年
突破时空限制、整合多种媒体功能、在即时互动中带来方便与愉悦等效能的手机,日益成为青少年的必需品。当前,人们的手机使用正在由"碎片化"向"长时间"发展,手机沉迷现象愈演愈烈,不但挤占人们正常生活、娱乐、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对于青少年而言,手机沉迷还会影响他们尚未成熟的生理和心理,并催生诸多社会问题。本文基于调查,剖析哪些人群、哪些社会因素、哪些使用动机和习惯、哪些手机功能和内容更可能使青少年陷入手机沉迷,以及如何预防与反转等关键问题。
莫梅锋王旖旎王浩
新媒介对青少年粉丝社会化影响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媒介对人的影响日渐显著。青少年粉丝作为一群特殊受众,现阶段的他们缺乏应有的媒介辨别能力。再加上当前一些媒介对眼球经济的片面追求,致使他们暴露于不良媒介环境当中,影响着他们的健康社会化。文章通过制订调查表对青少年新媒介使用习惯进行分析,解析新媒体的使用对青少年粉丝社会化的影响。
莫梅锋王浩魏霞
关键词:社会化媒介使用网络手机
基于多感官整合的全感官广告沟通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建构一个全感官广告沟通概念模型。方法首先,基于人脑整合感知外界刺激,越多感官参与,效果越好,感官缺失则导致感知失调、失误等规律,提出全感官广告沟通概念;其次,从感官设计、感官传播、感官体验、整体知觉及心理行为反应等层面建构全感官广告沟通模型;最后,从挖掘、聚焦和互动角度提出全感官广告沟通策略。结论借助感觉模拟技术和"通感"技巧,策划"整体知觉"、创意"感官印记"、设计"感官触点",并根据"感官补偿"原则进行媒介投放,全感官广告可提升真实性、感染力和说服力。
莫梅锋向媛媛
关键词:沟通策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