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2009ZXY015)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张旭缪晚虹邹红俞莹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图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药疗法
  • 1篇益气
  • 1篇益气活血
  • 1篇益气活血利水
  • 1篇益气活血利水...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开角型
  • 1篇原发性开角型...
  • 1篇视功能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电图
  • 1篇视网膜下
  • 1篇视网膜下液
  • 1篇术后
  • 1篇青光
  • 1篇青光眼
  • 1篇中医

机构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缪晚虹
  • 2篇张旭
  • 1篇俞莹
  • 1篇邹红

传媒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滴用0.5%噻吗心安眼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眼压、视野及临床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眼压、临床主要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的视野平均缺损和模式标准差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患者较治疗前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法能降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促进视功能恢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张旭邹红缪晚虹
关键词:益气活血利水法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医药疗法
自拟网脱术后方联合西药对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视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自拟网脱术后方联合西药治疗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60只眼)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30只眼)和对照组(30例30只眼)。两组均予常规激素、抗生素、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等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网脱术后方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0天,观察治疗后及治疗后60天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视网膜下液吸收时间、视网膜电图、眼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后60天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80.00%,对照组分别为50.00%、56.70%;组间各观察时点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对照组视网膜下液吸收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60天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视网膜电图a、b波的振幅均升高、峰时均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60天比较,视网膜电图a、b波振幅及峰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后与治疗前、治疗后60天与治疗后组内比较,眼动脉(OA)血流参数中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及阻力指数(R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及治疗后60天比较,相应参数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治疗后与治疗前、治疗后60天与治疗后组内比较,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参数中的R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SV与ED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治疗后60天组间比较,两组R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SV与ED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网脱术后方联合西药治疗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者疗效满意,可加快视网膜复位,从而有利于视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视网膜局部血液循环有关。
张旭缪晚虹俞莹
关键词:术后视功能视网膜下液视网膜电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