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3JJ5040)
- 作品数:2 被引量:47H指数:2
- 相关作者:马国辉艾治勇青先国郭夏宇刘文祥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稻安全生产日期的变化被引量:27
- 2014年
- 安全生产日期是品种和种植方式选择、温光资源高效利用和生产季节安全的重要基础。本文以长江中游地区47个气象台站的逐日日平均温度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近50年(1960—2009)该地区50%和80%保证率的双季稻各安全生产期。发现生产中常用的80%保证率安全生产日期,后25年(1985—2009)较前25年(1960—1984)早稻覆膜旱育秧安全播种期推迟了3 d,早稻露地水育秧安全播种期提前了3 d,早稻安全移栽期提前了4 d,杂交晚籼稻安全齐穗期提前了3 d,常规晚籼稻安全齐穗期推迟了1 d,晚籼稻安全成熟期基本没有变化,早稻覆膜旱育秧条件下的双季稻安全生产季节天数缩短了4 d,早稻露地水育秧条件下的双季稻安全生产季节天数延长了1 d。本文列出了后25年各气象台站80%保证率的安全生产日期,按就近指导原则可以作为各地双季稻生产季节安排、品种和种植方式选择的依据。对比东北、华北、黄淮等地区,长江中游地区的气候及安全生产日期变化并不显著。除早稻露地水育秧安全播种期、早稻安全移栽期明显提前,有利于早稻提早播种、增加产量潜力外,其他安全生产日期的变化并不利于延长生长季节和增加产量潜力,其中晚稻安全齐穗期还略有提前。因此,从生产安全性的角度,该地区不能盲目地推广直播稻,机插稻也应重视安全生产日期的问题,搞好品种选择和播期安排。
- 艾治勇郭夏宇刘文祥马国辉青先国
- 关键词:长江中游双季稻气候变化
- 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对双季稻生产的可能影响分析被引量:24
- 2014年
- 基于长江中游地区50个气象台站自1960年以来的历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1960—2009及1960—1984、1985—2009年3个不同时间段,分温度生长期、早稻生长期、晚稻生长期分别分析了热量、光照、降水等农业的变化特征,并讨论对双季稻生产的可能影响。1960—2009年,该地区温度生长期平均气温、平均日最低气温、平均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增速分别为0.08℃/10 a、0.09℃/10 a、0.07℃/10 a,≥10℃活动积温的平均增速为66.3℃/10 a,日照时数的平均减速为31.7 h/10 a,降水量的平均增速为3.7 mm/10 a。表现为温度上升、积温增加、温度生长期延长、日照时数减少、降水量微弱增加的变化特征。温度升高、积温增加可能导致发育速度加快、生育期缩短、病虫害加重,日照时数减少可能影响叶片光合及产量。早稻生长期的平均气温、≥10℃活动积温的增速分别为0.20℃/10 a、48.9℃/10 a,晚稻生长期分别为0.09℃/10 a、14.6℃/10 a,早稻和晚稻生长期间日照时数的下降速率分别为18.6 h/10 a、42.7 h/10 a,降水量的增加速率分别为1.9 mm/10 a、8.7 mm/10 a,表现为升温速率早稻大于晚稻,日照时数下降速率晚稻大于早稻,降水量增加速率晚稻大于早稻。早稻期间升温和积温增加明显可能有利于早稻提前播种、选用生育期稍长的品种、提高产量潜力和产量,晚稻期间升温不明显且日照时数下降则可能不利于群体光合和产量形成,影响其产量潜力和产量。区域中的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等基础条件好的地区,其热量、日照、降水同步增加,其他地区则表现为热量、降水增加,但日照时数下降,要充分发挥其基础条件好与气候资源丰富且同步增加等优势,发展高效规模化生产,增强稻谷生产能力。
- 艾治勇郭夏宇刘文祥马国辉青先国
- 关键词:农业气候资源长江中游双季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