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2JAZD880005)
- 作品数:5 被引量:201H指数:5
- 相关作者:周钧张斌贤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霍姆斯小组与美国教师教育改革被引量:47
- 2003年
- 自20世纪80年代起,霍姆斯小组在美国进行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改革,倡导教学是一种专业的观点,提出研究生层次的教师教育计划,首次提议并建立专业发展学校,为教师提供实习和专业发展的场所。
- 周钧
- 关键词:教师教育
- 解制:当代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另一种声音被引量:27
- 2004年
- 教师教育解制的倡导者对现行教师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批评,提出改革教师资格证书的标准,提倡替代性教师资格证书计划,打破教育学院垄断培养初任教师的局面。
- 周钧
-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育改革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 美国教师教育认证标准的发展历程及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24
- 2007年
- 本文以美国全国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NCATE)为案例,在目标本位、课程本位、知识基础本位和绩效本位的概念框架下,对NCATE不同历史时期的认证标准的特征进行研究,将其理论基础分别归纳为目标评价理论、CIPP评价理论、效用评价理论和绩效评价理论,将NCATE不同历史时期所持有的教师教育观分别综合为技术理性主义的、科学主义的、专业化的、以及多元化的。最后讨论其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和意义。
- 周钧
- 关键词:教师教育
- 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被引量:62
- 2005年
- 近10年来,若干所高校为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对教师的新的需要,自发地开展了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形成了多种教师培养新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沿袭多年的单一的教师培养模式,形成了立体的、多样化的教师培养模式的新格局。从对其中“4+2”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它适应了教育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但我国在教师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还刚刚起步,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应当确立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在教师教育改革中的战略地位,加强对教师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促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多元化和整体化,将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教师教育改革有机结合,以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不断变化的需要。
- 张斌贤
- 关键词:教师培养模式教师教育基础教育
- 技术理性与反思性实践:美国两种教师教育观之比较被引量:56
- 2005年
- 本文简述了基于技术理性主义和反思性实践的两种教师教育观。从技术理性主义和反思性实践认识论、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要素主义和进步主义以及批判理论等几方面分析了两种教师教育观的理论基础。并从教学观与教师观、教师资格能力、教师教育计划与课程、以及评价观等纬度对两种教师教育观的核心要素进行了比较。
- 周钧
- 关键词:反思性实践反思型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