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06187)

作品数:19 被引量:74H指数:7
相关作者:刘会娥陈爽徐明明丁传芹齐选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理学
  • 6篇化学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0篇微乳液
  • 5篇乳液体系
  • 5篇微乳液体系
  • 3篇油污泥
  • 3篇污泥
  • 3篇无机盐
  • 3篇相转变
  • 3篇含油
  • 3篇含油污泥
  • 2篇丁醇
  • 2篇增溶
  • 2篇正丁醇
  • 2篇十二烷
  • 2篇十二烷基苯
  • 2篇十二烷基苯磺...
  • 2篇十二烷基苯磺...
  • 2篇石英砂
  • 2篇烷基苯
  • 2篇烷基苯磺酸钠
  • 2篇温度

机构

  • 9篇中国石油大学...
  • 9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山东中石大工...
  • 1篇中国石化工程...

作者

  • 8篇刘会娥
  • 7篇陈爽
  • 5篇徐明明
  • 4篇齐选良
  • 4篇丁传芹
  • 3篇夏雪
  • 1篇刘时坤
  • 1篇张东生
  • 1篇朱慧
  • 1篇方倩倩
  • 1篇邹兆双
  • 1篇马雁冰
  • 1篇吴章辉
  • 1篇高伟
  • 1篇付裕
  • 1篇夏晔

传媒

  • 3篇化工学报
  • 2篇环境工程
  • 2篇化学研究与应...
  • 2篇化工进展
  • 2篇高校化学工程...
  • 2篇石油化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精细化工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化学反应工程...
  • 1篇Chines...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酸碱性对十二烷基硫酸钠-正丁醇-煤油-水微乳液体系的影响被引量:12
2011年
采用醇度扫描和盐度扫描配制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丁醇-煤油-水微乳液,考察酸碱性对微乳液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性对SDS-正丁醇-煤油-水微乳液体系的影响显著,H+浓度越高制备微乳液所需的醇用量越少;阳离子对微乳液形成的作用强度高低的顺序为H+>K+>Na+;碱性对微乳液体系的形成无特殊影响;在酸性条件下形成WinsorⅢ型微乳液后,再加入NaOH,体系可转变为WinsorⅠ型微乳液,进一步加入NaOH,体系的油溶性增强,再转换为WinsorⅢ型或WinsorⅡ型微乳液。
夏雪刘会娥丁传芹徐明明刘时坤
关键词:十二烷基硫酸钠正丁醇煤油微乳液酸碱性相转变
内标法研究Winsor Ⅲ型微乳液的醇分布及其增溶参数被引量:5
2015年
利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量了不同微乳体系形成WinsorⅢ型微乳液时,正丁醇在油相和水相的体积分布,根据测量结果,对增溶参数的计算进行了修正。研究发现,对于单一阴离子或阴/阳离子复配表面活性剂微乳体系,形成WinsorⅢ微乳时的平衡油相中只含有正辛烷和正丁醇,未检测到水,平衡水相中只含有水和正丁醇,未检测到正辛烷;正丁醇在平衡油相中的体积分数较大,均在11%—12%之间变化,正丁醇在水相中的体积分数较小,在单一表面活性剂微乳体系中维持在1%—2%,而在复配表面活性剂微乳体系中则在2%—4%。修正后的最佳增溶参数SP**较原来增加,最大增幅达15%,最佳盐度S**有所减小,最大减幅为5%,且在最佳盐度条件下对应的界面膜中,随着正丁醇和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nA/nS增加,微乳液的增溶能力也随之增强。
靖建歌刘会娥丁传芹陈爽齐选良
关键词:微乳液气相色谱
SDS-正戊醇与SDS-正丁醇微乳体系相行为模拟被引量:4
2015年
利用净平均曲率模型重现了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表面活性剂,正丁醇和正戊醇为助剂,短碳链烷烃的相行为和增溶参数的变化情况。模拟了Winsor相图及最佳增溶参数曲线,并和实验进行了对比,与实验结果吻合的较好,并且发现在相同表面活性剂和助剂下,油越轻,增溶量越大,采用正戊醇做为助剂增溶轻油的能力约为采用正丁醇的3倍。在表面活性剂用量相差不大,助剂量相同的情况下,出现中相所需的盐度都是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正十二烷,以正戊醇为助剂所需的盐度远小于以正丁醇为助剂所需的盐度。
穆国庆靖建歌刘会娥丁传芹陈爽齐选良
关键词:增溶相行为
不同电解质对SDS/正丁醇/煤油/水微乳液体系的影响被引量:12
2013年
通过改变盐的种类,研究其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丁醇/煤油/水微乳液转相过程的影响。实验中微乳液在盐扫和醇扫过程中发生Winsor Ⅰ→Ⅲ→Ⅱ的相转变。形成Winsor Ⅲ型微乳液时,不同种类、价态的盐对微乳液的转相影响不同。实验中以不同种类的电解质,通过增溶参数(SP)的计算,对比其最佳用量,发现在强电解质盐中,阳离子对微乳液作用强度Al3+>Ca2+>Na+且K+>Na+,阳离子价态越高,对微乳液作用强度越大;阳离子相同时,阴离子价位越高,导致阳离子活度下降的程度越大,使其对微乳液作用强度下降,相同价位的阴离子作用效果相当。
张孝坤刘会娥丁传芹陈爽齐选良
关键词:微乳液电解质化合价相转变
含油污泥-石英砂颗粒混合物的混合分离特性被引量:1
2011年
在内径60 mm、高1 000 mm的冷态气固流化床实验装置上,研究了含油污泥-石英砂混合颗粒的流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含油污泥含量较高的混合颗粒,随着气速由高到低,含油污泥颗粒与石英砂的流化行为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双组分完全流化、石英砂流化-油泥趋于静止、石英砂趋于静止和固定床阶段;通过两组份分层填装流化实验,发现仅通过气流的作用实现颗粒之间的良好混合较为困难;测量了不同气速下体系的混合指数,在较高的含油污泥含量下,含油污泥颗粒的粘性作用较强,较低气速下石英砂表现为浮升组分,随着气速的升高,石英砂出现了由浮升组分向沉积组分的转变。
徐明明刘会娥陈爽邹兆双夏雪
关键词:含油污泥流态化
SDS/正丁醇/煤油/水微乳液体系的相转变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利用不同的盐类,实现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丁醇/有机污染物(煤油)/水微乳液的制备,并考察了微乳液的相转变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正丁醇和各种盐类浓度的增加,微乳液都经历WinsorⅠ→WinsorⅢ→WinsorⅡ型的相转变过程,但是形成WinsorⅢ型微乳液时,各种盐的盐宽和范围均不同,并且每种盐形成WinsorⅢ型微乳液所需正丁醇的范围也不同。向以CaCl2为盐类的WinsorⅡ型或Ⅲ型微乳液中逐渐滴加Na2CO3,使Ca2+被转变为CaCO3沉淀,以Na+代替体系中的Ca2+,发现体系都可转变为WinsorⅠ型微乳液,将其中增溶的有机物组分释放出来,从而实现有机物组分的回收。通过进一步向所形成的Ⅰ型微乳液中加入Na2CO3,使表面活性剂及助剂得到再次利用,体系又重新增溶有机物,形成Ⅲ型或Ⅱ型微乳。此研究结果为利用微乳液进行有机污染物的回收提供了思路。
夏雪刘会娥夏晔方倩倩
关键词:微乳液相转变
含油污泥-石英砂双组分颗粒的流化行为
2011年
在内径60mm、高1200mm的玻璃流化床中,对含油污泥-石英砂双组分混合颗粒进行了流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含油污泥颗粒因含油量较高,粘性较大,无法实现单独流化,掺入一定比例石英砂颗粒后,可平稳流化.随着含油污泥量增加,气速降低时颗粒从流化状态到固定床状态的转变为渐变过程,流化效果变差.采用Kumar-Gupta公式的形式对颗粒混合物重新进行拟合,获取新的公式参数,对最小流化速度umf的预测误差在5%以内.
刘会娥徐明明付裕陈爽齐选良
关键词:含油污泥石英砂流化
负载型固体碱对废弃油脂的脱酸脱色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脱酸与脱色处理是废弃油脂回收利用预处理工艺中的关键环节。采用浸渍法制备活性炭(AC)/活性白土(AB)复合型固体碱,借助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表征固体碱性能,并使用固体碱对废弃油脂进行脱酸脱色处理,考察载体配比、浸渍液浓度、固体碱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脱除游离酸和有色杂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固体碱的最佳工艺参数为AC∶AB=6∶4,浸渍液浓度为10 g/L;脱酸-脱色处理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固体碱用量为150mg/g,反应时间为30 min,反应温度为70℃;在该条件下,废弃油脂的脱色率为54.77%,脱酸率为90.91%。
陈爽关宇高伟刘会娥高祯
关键词:废弃油脂固体碱脱酸脱色
多壁碳纳米管吸附处理柴油废水的动力学特性被引量:9
2015年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对柴油废水中油的吸附特性,并与活性炭进行了比较。表明MWCNTs和活性炭对柴油的吸附量均在前10 min上升迅速60 min左右可达到吸附平衡,但MWCNTs的吸附能力远大于活性炭。在动力学分析中发现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符合研究体系,且随温度的升高,吸附速率增加。根据Arrhenius公式,算得MWCNTs吸附柴油2#的活化能(Ea)的值为14.21 k J·mol-1,可推断吸附应是物理吸附。利用颗粒内扩散模型发现MWCNTs吸附分外表面吸附、碳管间大空隙的内扩散和管间小空隙内扩散3阶段,而活性炭对柴油2#的吸附分为外表面吸附和颗粒内扩散两个阶段,且受边界层的影响较大。MWCNTs对柴油的吸附存在初始吸附行为。在298 K下MWCNTs对3种柴油的吸附及在288、298和308 K下对柴油2#的吸附,都是中等起始吸附,柴油2#的吸附,随温度的升高,起始吸附行为增强,在318 K时吸附过程具有较强烈的起始吸附行为。
朱慧刘会娥黄剑坤陈爽丁传芹齐选良
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柴油吸附动力学
含油污泥微乳化处理工艺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利用微乳化法对含油污泥进行资源化处理。通过对现场采得的SLGD含油污泥样品处理,得到该油泥的最佳微乳液组成为:SDS 0.16 g/mL,OTAC 0.04 g/mL,正丁醇0.47 g/mL,NaCl 0.034 g/mL,脱油率最高可达42.53%。最佳单次处理量为12 g(以10 mL水为基准);处理温度为30℃,最佳处理时间为30 min;在保证脱油率的前提下,微乳液可重复使用3次。
张东生陈爽刘涛张宇寒
关键词:含油污泥微乳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