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8-0608)
- 作品数:9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晓冬余田赵灿灿陈进段爽月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基于多主体仿真的产品开发过程评价及优化被引量:1
- 2010年
- 为研究产品开发项目的过程动态性能,提出采用基于多智能主体建模原理构建产品开发过程的仿真模型,实现了以人为中心的产品开发过程仿真。基于多主体仿真,提出反映人因、组织和过程性能的综合评价指标,包括计划偏移率、组织薪酬、过程风险和失误水平等。研究了关键评价指标的算法,并在仿真程序中加以实现。最后,以摩托车零件开发项目为例进行仿真,并从任务流、人力配置、组织结构等方面对该项目进行了过程性能优化分析。
- 张晓冬赵灿灿罗乐缪春
- 关键词:多主体
- 生产单元人机合作策略仿真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生产单元不仅要强调先进制造技术,还要重视高素质员工和灵活的人机合作方式,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制造环境。为动态、定量地研究生产单元的人机合作策略,结合计算机仿真和Agent建模技术,进行了基于Agent的生产单元人机合作策略仿真研究。建立人机合作仿真模型,提出人机合作仿真的实现方法;研究生产单元指定合作、部分自主合作和完全自主合作的合作机制;并以某发动机生产单元为例,设计了一系列仿真实验,通过比较任务等待时间、订单准时完成率、机器等待率和操作工利用率4个绩效指标,对该生产单元的各种人机分工模式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评价,从而指导实际生产单元采取更加合理的分工模式。
- 陈进张晓冬赵东方郭栓银
- 关键词:智能主体人机合作仿真
- 显示方式对产品感性意象评价的影响实验分析
- 2010年
- 针对新产品开发中对产品外观设计的感性意象评价,探讨了立体显示方式和平面显示方式对产品感性意象评价的影响。用立体显示方式和平面显示方式展示设计的数字产品模型,参试者对其进行感性意象评分,对评分量表进行了信效度检验,然后对两种显示方式下的评分一致性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两种显示方式对产品外观总体的感性意象评分一致性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别,但对于产品的情感特性评价指标,评价者在立体显示方式下更容易达成一致。
- 张晓冬谢勋德郭波余田
- 关键词:产品设计感性意象
- 包含专家决策的生产系统智能仿真被引量:1
- 2010年
- 生产专家的决策过程对生产系统的影响至关重要。为了模拟包含专家决策的复杂生产系统,提出了基于交互仿真与知识挖掘的智能仿真策略。详细给出了该策略的实现原理和方法步骤。重点从模拟算法和软件实现两方面研究了专家决策模拟的实现技术。以某轨梁万能生产线为工程背景,对所提出的仿真策略进行了实例研究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智能仿真模型能够有效地描述包含专家决策的复杂生产过程,为生产系统的人机协同以及人的决策过程优化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张晓冬段爽月郭栓银余田
- 关键词:交互仿真
- 基于Timer Pro的某摩托车发动机生产线现场改善及仿真被引量:4
- 2011年
- 在现场改善中,现场数据的采集、处理主要依靠人工,存在处理效率低和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以某摩托车发动机生产线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时间研究软件Timer Pro进行作业测定及现场改善,并制定改善后的标准时间和作业方法。应用离散系统仿真软件Flexsim对改善前后效果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改善方案明显提升了生产线的整体生产绩效。通过基于Timer Pro的现场改善及仿真方法,企业可快速、灵活、经常地应用先进软件工具进行时间研究和现场改善,从而满足多品种少批量生产模式的需要。
- 张晓冬赵东方谢勋德余田
- 关键词:仿真TIMERPRO软件
- 面向社群的协同产品设计网络组建方法
- 2010年
- 面向社群的广域产品设计网络是一种协同产品开发的新模式。该模式中,协作伙伴的选择范围扩展到广域的网络社群成员。由于无法准确了解候选社群成员的准确属性,为设计网络的组建带来了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招投标机制的社群型协同产品设计网络组建方法,给出了基于扩展合同网协议的招投标流程。基于投标信息,同时考虑投标方的虚报利润,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多轮二次招投标求解满足项目周期前提下项目总支付款最低的子项目最优分配方案,使协同产品设计网络的组建成本最低。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消除投标方的虚报利润,为面向社群的协同产品设计网络的组建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方法。
- 赵灿灿罗乐张晓冬邱君降
- 关键词:协同产品设计网络组织招投标合同网遗传算法
- 面向产品开发过程的多主体仿真系统被引量:3
- 2010年
- 为研究设计者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建立了产品开发过程的多主体仿真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开发了产品开发过程多主体仿真系统。给出了多主体仿真的实现原理,描述了仿真系统的功能结构,并从主体封装、主体行为函数的调用、图形化仿真建模界面等方面给出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对某摩托车发动机项目的开发过程建立了多主体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仿真实例表明,产品开发过程多主体仿真为协同产品开发过程中人与组织因素的分析提供了一种量化和动态的研究方法。
- 张晓冬李英姿张硕赵灿灿
- 关键词:摩托车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