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9451064201003751)
-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春远林永成丁唯嘉周世宁黎荣棠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广东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2株红树内生真菌共培养产生的甾醇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被引量:5
- 2013年
- 将来自南海红树林的内生真菌E33和K38混合发酵共培养,从菌丝体中分离到9种代谢产物,利用波谱技术确定它们为:24-甲基胆甾-5,24(28)-二烯-3β,15β,19-三醇(化合物1)、24-甲基胆甾-5,24(28)-二烯-3β,19-二醇(化合物2)、3β,11α-二羟基麦角甾-8,24(28)-二烯-7-酮(化合物3)、(22E,24R)-麦角甾-5,22-二烯-3β-羟基-7-酮(化合物4)、(22E,24R)-6β-甲氧基麦角甾-7,22-二烯-3β,5α-二醇(化合物5)、22E,24R-25α,6α-环氧麦角甾-8(9)22-二烯-3β,7α-二醇(化合物6)及麦角甾醇、过氧化麦角甾醇和(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其中化合物1、2为首次从海洋红树林真菌里分离得到.化合物1~6以往未从单独发酵的两菌中分离得到.
- 丁唯嘉陈洁怡王锦华李春远林永成周世宁
- 关键词:共培养甾醇
- 2株红树内生真菌混合发酵培养液中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被引量:5
- 2011年
- 将混合发酵技术应用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E33和K38代谢产物的培养,从该提取物中分离到5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分别为2-甲酰基-3,5-二羟基-4-甲基苯甲酸(化合物1)、6,8-二羟基-4-乙酰基异香豆素(化合物2)、5-羟基-6,8-二甲氧基-2,3-二甲基-4H-萘-[2,3-b]-吡喃-4-酮(化合物3)、7,22-(E)-二烯-3,5,6-三羟基麦角甾醇(化合物4)、甘露醇(化合物5).其中,化合物1、2和3以往鲜见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到的报道.
- 李春远张杰钟嘉升何炳坚黎荣棠梁煜潮林永成周世宁
- 关键词:海洋真菌内生真菌混合发酵代谢产物
- 球毛壳素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固相萃取研究
- <正>分子印迹技术是在分子识别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通常采用天然有机化合物或有机药物单体为印迹分子,将印迹分子与功能单体在适当的溶剂中通过特定的反应相互结合形成单体-印迹分子复合物;然后功能单体与交联剂共聚,...
- 李芬琪夏坤坤李铭徐莉汤日元李春远
- 文献传递
- 一株小菜蛾内生Bacillus sp.菌代谢产物的研究
- <正>小菜蛾Plutella xyllostella(Linnaeus)属于鳞翅目菜蛾科,别名小青虫、两头尖,是世界性迁飞害虫,主要为害甘蓝、紫甘蓝、青花菜、薹菜、芥菜、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由于小菜蛾...
- 丁唯嘉李文生汤日元李春远
- 文献传递
- 两株海洋植物内生真菌共培养产生的甾醇类化合物
- <正>将来自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E33和K38使用大米培养基进行共培养,从该培养物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到(22E,24R)-3β-羟基麦角甾-5,8,22-三烯-7-酮(1),(22E,24R)-61β-甲氧基麦角甾-7,22...
- 丁唯嘉龚兵王锦华黄素萍李春远
- 文献传递
- 两株红树林真菌共培养液抗植物病菌成分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E33和K38混合发酵液提取物中寻找有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的化合物,利用硅胶柱层析共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用波谱技术分别鉴定后,确定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4-甲氧酰基苯甲酸乙二醇酯、4-甲基-2-甲酰基-3,5-二羟基苯甲酸乙酯、rubramin、对羟基乙酰苯乙胺和尿嘧啶。4-甲基-2甲酰基-3,5-=羟基苯甲酸乙酯首次以天然产物的形式被发现,并首次报道了其2D-NMR数据,生测结果表明其对小麦赤霉、大豆疫霉具有中等的抗菌活性。
- 丁唯嘉黎荣棠李春远佘志刚林永成
- 关键词:海洋真菌共培养抗真菌作用
- 红树林内生真菌K38和E33混合发酵代谢产物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将混合发酵技术应用于来自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E33和K38的培养,其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有较强抑制活性,从该提取物中分离到deoxyscytalidin(1),1-甲氧基-2-羟基-3-甲基蒽醌(2),5-丁基-2-吡啶甲酸甲酯(3),5-(3-丁烯基)-2-吡啶甲酸甲酯(4),sescandelin(5)五个单独培养未能得到的代谢产物,其中化合物1,2,3,4为首次从海洋真菌里得到。
- 李春远佘志刚林永成周世宁
- 关键词:混合发酵抗真菌活性
- 两株红树内生真菌混合发酵液提取物抗植物病原菌活性及LC-MS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将混合发酵技术用于南海红树内生真菌E33和K38的培养,发酵液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显示强烈抑制作用,抑制率比单独发酵平均增加1~3倍。LC-MS检测显示混合发酵时代谢物种类显著增加,表明两菌发展出不同于单独发酵的代谢途径,产生了强效抗菌活性物质。
- 丁唯嘉张杰黎荣棠李春远
- 关键词:混合发酵抗真菌活性
- 一株苦槛蓝内生真菌Trichoderma sp.09抗植物病菌产物的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从一株苦槛蓝内生真菌Trichoderma sp.09中寻找有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的化合物,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到6个化合物,用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N-2’-羟基-3'E-十八碳烯酰基-1-O-β-D-吡喃葡萄糖基-9-甲基-4E,8E-sphingadiene(1),(4E,8E)-1-O-(β-D-吡喃葡萄糖)基-2-(2’-羟基-(E)-3’-十七碳烯酰胺)-3-羟基-9-甲基-4,8-十九碳二烯(2),麦角甾-7,24(28)-二烯-3β-醇(3),胆甾-4-烯-3-醇(4),正癸酸甲酯(5),正十六碳酸甲酯(6)。化合物1、2为首次从Trichoderma sp.中分离得到,生测结果表明,在0.5μmol/mL浓度下化合物1对小麦赤霉、香蕉炭疽和柑橘青霉有中度抗菌活性,化合物2对小麦赤霉、香蕉炭疽有中度抗菌活性,对柑橘青霉具有轻度抗菌活性。
- 龚兵张穗强林悦霞王秀芳丁唯嘉李春远
- 关键词:苦槛蓝内生真菌代谢产物抗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