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1GXNSFA018086)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1
- 相关作者:吴健敏白安斌赵武曹颖颖覃绍敏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兽医研究所广西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广西伪狂犬病毒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遗传变异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为了更好防控广西伪狂犬病,本研究采集广西北海发生疑似伪狂犬病疫情(AD)猪场的犬和猪样品进行病毒分离,通过动物接种试验、电镜观察及核酸检测,证实分离到2株PRV毒株。2毒株与GenBank上登录的参考毒株gE和gC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4%~100.0%和91.3%~99.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5.1%~100.0%和86.6%~99.5%。基于gE基因和gC基因的进化分析显示,2株分离毒与国内不同时期的毒株在进化树上共同构成一个进化分支,与欧洲和美洲的毒株亲缘关系较远。对氨基酸序列的分析结果显示,2株分离毒的gE基因决定毒力的关键位点未发生突变。基于gE蛋白质与gC蛋白质的分析结果显示,虽然与国外毒株(Rice和Bartha)相比存在多个氨基酸位点的变异,但与国内的分离毒,尤其是2011年后的流行毒株,变异情况基本一致。
- 林俊陈冰覃绍敏曹颖颖刘金凤石永胜白安斌赵武吴健敏
- 关键词:伪狂犬病毒GE基因GC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 自体红细胞凝集试验及其在动物传染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自体红细胞凝集试验(autologous erythrocyte agglutination,AGEN)由澳大利亚学者Kemp等[1]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首次提出,是一种针对血液中被检物快速筛查的方法,已成功应用于人类艾滋病病毒Ⅰ型抗体、的检测。自体红细胞凝集试验的反应原理还是基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能够和凝集反应一样,出现肉眼可见的颗粒凝集。
- 王力波赵武马玲吴健敏
- 关键词:动物传染病
- 伪狂犬病病毒主要抗原表位基因KgE的表达及纯化被引量:1
- 2011年
- 从伪狂犬病病毒(PRV)基因组中克隆出KgE抗原表位基因,并将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Trx中,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Trx-KgE,将pET-Trx-KgE转化至BL21(DE3)plysS中,在IPTG诱导下进行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KgE基因在BL21(DE3)plysS中获得高效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2.8%,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子质量约为36ku。将表达的蛋白以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并通过谷胱甘肽还原法进行复性,纯化后蛋白纯度达到99.2%。Western blot检测发现,表达的KgE蛋白能够与PRV高免血清发生特异反应,但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等阳性血清不发生反应,表明KgE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 周松峰吴健敏关忠宜廖文军白安斌
- 关键词:伪狂犬病病毒原核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