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KM200810025017)
-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 相关作者:宫丽平高子芬周小鸽张丹丹金哈斯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衣原体等感染因子与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眼部慢性炎症相关病原微生物:鹦鹉衣原体(Cps)、沙眼衣原体(Ctr)、肺炎衣原体(Cpn)、单纯疱疹病毒(HSV)1和2及腺病毒(ADV)8和19与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MALT淋巴瘤)之间的关系,为探寻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提供线索。方法收集原发性眼附属器淋巴增生性病变石蜡包埋组织标本68例,其中MALT淋巴瘤38例,非MALT淋巴瘤3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例,滤泡性淋巴瘤1例),慢性炎症27例。提取以上组织的DNA,并以PCR扩增来控制质量,选取质量合格的DNA,应用touchdown enzyme time—release PCR(TETR—PCR)法,分别检测Cps、Ctr、Cpn、HSV1和2及ADV8和19的感染状况。结果所有样本的DNA长度均达100bp,适用于TETR—PCR法检测感染源。其中,Cps、Ctr及ADV19在38例MALT淋巴瘤、3例非MALT淋巴瘤及27例慢性炎症中的感染率均为0;Cpn在MALT淋巴瘤中有2例为阳性(5.3%,2/38),但在非MALT淋巴瘤和慢性炎症中均为阴性(P〉0.05,Fisher确切概率法);HSV1和2及ADV8在慢性炎症中均有1例阳性(1/27),但在MALT淋巴瘤及非MALT淋巴瘤中均为阴性(P〉0.05,Fisher确切概率法)。结论中国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发生与Cps、Ctr、Cpn、HSV1和2及ADV8和19的感染无明显相关性。
- 张丹丹刘红刚李海燕高子芬周小鸽金哈斯董丽娜张婧宫丽平
- 关键词:眼肿瘤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衣原体鹦鹉
-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ALK和c-myc基因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探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中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与c-myc基因的分子遗传学改变.方法 收集原发系统性ALCL石蜡包埋组织标本72例,利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ALCL肿瘤组织中ALK和c-myc基因结构与数目的变化.结果 72例ALCL中,ALK阳性者42例,40例存在涉及ALK基因的染色体易位,其中17例同时伴有ALK基因的多拷贝;ALK阴性的30例均未发现ALK基因的易位,但其中14例存在ALK基因的多拷贝.ALK基因多拷贝的发生率在ALK阳性与阴性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例病例中,均未发现涉及c-myc基因的染色体易位,但其中24例存在c-myc基因的多拷贝.结论 大部分ALCL伴有ALK基因的异常(75.0%).以涉及ALK基因的染色体易位最为多见(55.6%),ALK基因多拷贝也是ALCL较为常见的遗传学改变(43.1%).前者只出现于ALK阳性ALCL中,后者既可出现在ALK阳性也可出现在ALK阴性的ALCL中.ALCL中不见或罕见涉及c-myc基因的染色体易位,但c-myc基因多拷贝的现象较为常见(33.3%).
- 于冉周春菊陈刚高子芬时云飞石岩谢建兰周小鸽宫丽平
- 关键词: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分子生物学
- 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分析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分子遗传学特征及其意义。方法收集1995—2007年37例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石蜡组织标本(其中5例为反应性增生性病变,32例为淋巴瘤),依据2001年WHO肿瘤分类标准对32例淋巴瘤标本重新诊断分类。采用IgH、MALT1、bcl-6、c—Myc、bcl-2、CCND1、bcl-10、FOXP1双色分离重排探针、IgH/bcl-2双色融合易位探针和18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利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方法检测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分子遗传学特点。结果32例淋巴瘤均为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其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28例(87.5%),滤泡性淋巴瘤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例。60.7%(17/28)的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携带分子遗传学异常。其中,IgH基因断裂1例,但未找到与其发生相互易位的伙伴基因;基因3拷贝者16例,其中MALT1基因、bcl-6基因和c-Myc基因3拷贝的发生率分别为25%(7/28)、43%(12/28)和7%(2/28)。16例基因3拷贝病例中,两种基因3拷贝合并存在者5例,其中bcl-6基因合并MALT1基因3拷贝者4例,bcl-6基因合并c-Myc基因3拷贝者1例。进一步研究显示,MALT1基因3拷贝者均存在18号染色体三体。2例滤泡性淋巴瘤都携带t(14;18)(q32;q21)/IgH—bcl-2。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均存在遗传学异常,1例表现为bcl-6基因3拷贝合并18号染色体三体,另1例表现为bcl-6基因3拷贝合并IgH和c-Myc基因双断裂。5例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性标本均未见分子遗传学异常。结论MALT淋巴瘤是眼附属器最常见的淋巴瘤类型;间期FISH有助于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及淋巴瘤的分类;MALT1基因3拷贝者由18号染色体三体所致;18号染色体三体和bcl-6基因3拷贝(可能为3号染色体三体所致
- 董丽娜刘红刚金哈斯叶洪涛高子芬周小鸽董格红张丹丹宫丽平
- 关键词:眼肿瘤原位杂交
- 儿童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点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分析总结中国儿童各类型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点,为其诊断的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97例儿童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包括伯基特淋巴瘤(BL)8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8例、介于BL和DLBCL间的不能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BL/DLBCL)8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其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结果BL的bcl-2和MUM1的阳性率分别为3%(2/66)和17%(12/71),DLBCL分别为50%(4/8)和63%(5/8),BL/DLBCL分别为50%(4/8)和63%(5/8)。BL、DLBCL和BL/DLBCL的Ki-67平均值分别为(93±4.4)%、(83±14.3)%和(80±11.5)%。BL、DLBCL和BL/DLBCL的c—myc基因易位的比例分别为98%(79/81)、38%(3/8)和50%(4/8)。38%(3/8)的DLBCL和25%(2/8)的BL/DLBCL存在bcl-6基因的多拷贝,BL与DLBCL之间、BL与BL/DLBCL之间bcl-2、MUM1和Ki-67平均值的差异及c—myc基因易位和bcl-6基因多拷贝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和分型需要综合分析形态学、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儿童BL/DLBCL可能是DLBCL的一个亚型。CD10^+、bcl-6^+、bel-2^-.Ki-67〉90%、伴有IGH/c-myc重排、不伴有bcl-2和bcl-6重排时,支持BL的诊断;bcl-2^+、Ki-67为50%-90%,同时伴有bcl-6基因的多拷贝时,支持DLBCL或BL/DLBCL的诊断。
- 吕蓓蓓周春菊杨文萍高子芬薛学敏宫丽平
- 关键词:伯基特淋巴瘤儿童
- BIOMED-2聚合酶链反应Ig基因重排对成熟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诊断的价值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BIOMED-2聚合酶链反应(PCR)在成熟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B-NHL)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成熟B—NHL组织标本72例,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7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35例为研究对象,并以反应性增生病变25例作为对照。提取以上组织的DNA,并以PCR来检测其完整性和可扩增性,选取质量合格的DNA。85.6%(83/97)的样品DNA长度〉300bp,其中60例成熟B—NHL和23例反应性增生可用于BIOMED-2 PCR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和kappa轻链(IgK)基因重排的克隆性。结果利用BIOMED-2 PCR检测的60例成熟B—NHL中,57例存在Ig基因的克隆性重排,其检测敏感性为95%,23例反应性增生病例中未出现Ig基因的克隆性重排,其检测特异性为100%。结论BIOMED-2 PCR适用于石蜡包埋组织。该方法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成熟B—NHL诊断的辅助价值很高。
- 张婧吴迎辉孔海鹰周小鸽金哈斯吴晓明张丹丹宫丽平
-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G基因重排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