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60413)

作品数:17 被引量:45H指数:4
相关作者:胡竹林朱勤刘海杨忠昆胡敏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角膜
  • 9篇内皮
  • 9篇角膜内皮
  • 8篇细胞
  • 7篇内皮细胞
  • 7篇恒河猴
  • 6篇角膜内皮细胞
  • 5篇血管
  • 3篇血管内皮
  • 3篇内皮移植
  • 3篇角膜内皮移植
  • 3篇角膜移植
  • 2篇血管内皮细胞
  • 2篇移植术
  • 2篇皮移植术
  • 2篇细胞移植
  • 2篇离心
  • 2篇离心沉淀
  • 2篇疗效
  • 2篇角膜内皮移植...

机构

  • 14篇云南省第二人...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慈溪市人民医...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5篇胡竹林
  • 9篇朱勤
  • 6篇刘海
  • 5篇杨忠昆
  • 5篇胡敏
  • 4篇肖中男
  • 3篇韦春玲
  • 1篇张书林
  • 1篇徐文荣
  • 1篇唐静
  • 1篇黎铧
  • 1篇孙晓梅
  • 1篇李妍
  • 1篇张虹
  • 1篇周虹
  • 1篇张利伟
  • 1篇代解杰
  • 1篇吉祥
  • 1篇李娟娟
  • 1篇赵珍

传媒

  • 6篇眼科新进展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中华实验眼科...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2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1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角膜内皮移植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角膜内皮移植术是用于治疗角膜内皮失代偿的移植手术,因具有手术快速、安全、损伤小、更符合角膜正常解剖结构、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术后视力较好等优点,使角膜内皮移植术迅速发展成为治疗角膜内皮病变的首选术式。目前,角膜内皮移植术分为4类:后板层角膜移植术、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剥离后弹力层角膜内皮移植术及后弹力层角膜内皮移植术。该文对角膜内皮移植术的分类、手术过程及不同特点、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冯萧萧胡竹林
关键词:角膜内皮移植角膜内皮角膜
利用离心沉淀法移植恒河猴血管内皮细胞替代角膜内皮的可行性分析
2013年
目的分析利用离心沉淀法移植体外培养的恒河猴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VEC)替代角膜内皮细胞(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CEC)的可行性。方法将恒河猴9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6只)、对照组(3只)。实验组:角膜环钻取下中央角膜组织,显微镜下撕除后弹力层,将角膜植片形成约45°倾斜、内表面向上方置于0.6mLEP管中,再向管中加入配置好的密度为40×106L-1的恒河猴VEC悬液0.5mL,管中形成棉球在下、角膜植片在中间、细胞悬液在上面的三明治结构,盖紧EP管,放置于离心机中,以400r·min-1、800r·min-1、1200r·min-1的转速各离心4min后将植片原位缝回植床;对照组:将撕除后弹力层的术眼角膜植片原位缝回植床。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摘取术眼,行扫描电镜观察移植的VEC在角膜植片内表面的分布情况。结果离心沉淀后倒置显微镜观察,可见移植的类圆形细胞均匀贴附于角膜植片内表面;术后1个月扫描电镜显示种植的VEC贴附于角膜内表面,细胞表面积较大,呈长梭形,细胞间连接不紧密,可见细胞间隙及少量裸露的胶原纤维区;随着时间推移,术后2个月时,可见植片内表面的VEC密度逐渐增大,细胞间出现紧密连接;术后3个月时,可见细胞密度进一步增大,大片状均匀贴附于角膜植片内表面,细胞呈不规则多边形,高倍镜下,细胞表面可见典型的长短不一微绒毛。对照组未见纤维裸露区,胶原前表面偶见白细胞及变形红细胞。结论离心沉淀法可以将VEC成功移植于角膜内表面并均匀分布,移植后的VEC可异位生长并大量分裂增殖。
朱勤孙晓梅胡敏刘海胡竹林
关键词:离心沉淀法角膜内皮移植恒河猴
瞳孔成形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瞳孔异常合并白内障、晶状体脱位或无晶状体眼,行瞳孔成形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46例(47眼)均为多种原因导致的伴有虹膜瞳孔异常的白内障、晶状体脱位或无晶状体眼,并行瞳孔成形联合晶状体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和(或)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术后随访7—30d。结果术后44眼视力提高,3眼视力与术前相同。47眼瞳孔均呈圆形或类圆形,瞳孔位于中央或近中央,但瞳孔直径不一。术后1眼继发性青光眼,行手术治疗。手术消除了术前双瞳孔、不规则瞳孔或瞳孔移位,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视力的不良因素,视力显著提高。结论瞳孔成形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提高视力的同时,能消除畏光、眩光症状,最大程度适应自然光线,提高视觉质量。在当今显微手术时代,准确评价虹膜弹性和伸展性后,利用黏弹剂、各种眼内显微器械和缝线恢复虹膜晶状体隔,根据眼部条件植入人工晶状体,改善和恢复视功能是可行的和必要的。
肖中男胡竹林李妍
关键词:瞳孔虹膜瞳孔成形术晶状体
牵牛花综合症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牵牛花综合症的眼底表现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特征.方法收集云南省红十字会医院诊治的牵牛花综合症13例患者,进行眼底照相及FFA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眼底特征性表现为,眼底可见增大的视乳头呈漏斗形凹陷,其被环形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灶包围.视乳头中央为白色簇状白色胶质样组织.视网膜血管自视乳头凹陷边缘呈放射状发出,其数量增加,动静脉难辨.FFA特征为:漏斗状凹陷中心的白色组织遮蔽荧光或弱荧光,其外为环形强荧光,最外圈为透见荧光,一般少见荧光渗漏.结论眼底检查、FFA检查结合患者病史可明确诊断牵牛花综合症.
张书林李娟娟黎铧韦春玲张利伟
关键词: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改良前房注射法移植血管内皮细胞替代角膜内皮细胞的实验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VEC)移植治疗角膜内皮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研究.体外培养增殖VEC.将恒河猴12只,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只)、对照组(6只).实验组通过超声乳化破坏角膜内皮细胞层之后,将体外培养的VEC利用前房注射法移植到恒河猴角膜内表面;对照组超声乳化破坏角膜内皮细胞层后不注射VEC.术后7、14、30、60、90 d分别行术眼前节照相;术前及术后7、14、30、60、90 d分别用A超测量角膜厚度、Goldman眼压计测量眼压,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及方差分析;术后30、60、90 d分别摘取术眼行病理切片HE染色、扫描电镜观察VEC在角膜植片内表面的分布.结果 实验组角膜比对照组有较好的透明度,未出现大泡性角膜病变,术后3个月时实验组角膜缘可见少量新生血管.术眼前房深度均正常;术后3个月时,实验组角膜厚度为(500±14) μm,明显低于对照组角膜厚度[(618±11)μm],同时期实验组和对照之间角膜植片厚度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3个月t值分别为-3.256、-4.419、-12.896,均P<0.05);同时期实验组和对照之间眼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3个月t值分别为-1.179、-2.166、-2.536,均P>0.05);实验组角膜内表面可见细胞层;对照组角膜内表面未见细胞样结构.扫描电镜:实验组角膜植片内表面可见VEC分布均匀,生长良好,呈不规则多边形,表面可见微绒毛,VEC间可见少量白细胞,小梁网处部分细胞碎片聚集;对照组角膜内表面呈纤维物质样,未见细胞生长.结论 超声乳化法能很好的建立恒河猴角膜内皮损伤模型;前房注射法能够将VEC移植到角膜内表面,且细胞能在撕出后弹力层的角膜内表面生长,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屏障作用维持角膜的脱水状态和透明性.移植手术对前房角的组织结构形态在短期内不产生病理性影响.
朱勤胡竹林孙晓梅胡敏刘海杨忠昆
关键词:内皮细胞
恒河猴血管内皮细胞离心沉淀移植替代角膜内皮细胞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探讨恒河猴血管内皮细胞(RMVEC)移植替代角膜内皮细胞(CEC)治疗角膜内皮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研究.体外培养增殖RMVEC并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将恒河猴9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6只)、对照组(3只).实验组将体外培养的BrdU标记的RMVEC利用离心沉淀法移植到撕除后弹力层的恒河猴角膜内表面后缝回植床;对照组将撕除后弹力层的术眼角膜植片原位缝回植床.术后观察各组角膜植片透明情况.术后30、60、90 d分别摘取术眼行病理切片、抗BrdU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RMVEC在角膜植片内表面的分布及细胞超微形态结构.结果 在实验观察期内,实验组角膜植片比对照组角膜植片有较好的透明性,未出现新生血管及大泡性角膜病变.病理学检查发现实验组角膜内表面可见细胞层,抗BrdU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证实该细胞为培养的BrdU标记的血管内皮细胞;对照组角膜内表面未见细胞样结构.扫描电镜下可见实验组角膜植片内表面可见RMVEC分布均匀,生长良好,呈不规则多边形,表面可见微绒毛,RMVEC间可见少量白细胞,小梁网处部分细胞碎片聚集;对照组角膜内表面呈纤维物质样,未见细胞生长.透射电镜:培养的RMVEC及实验组角膜内表面的RMVEC呈不规则扁圆状,细胞间大量桥粒链接,胞质内细胞器丰富,可见特征性WP小体,提示其具备活体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征与活性,对照组角膜内表面未见细胞结构.结论 RMVEC能够在撕除后弹力层的角膜内表面生长并替代CEC的功能,可能成为治疗角膜内皮损伤的一种新思路.
朱勤胡敏孙晓梅刘海杨忠昆代解杰胡竹林
关键词:细胞移植恒河猴
BrdU示踪的恒河猴血管内皮细胞移植替代角膜内皮细胞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BrdU示踪标记的恒河猴血管内皮细胞移植替代同种异体角膜内皮细胞后角膜内表面免疫组化染色,探索血管内皮细胞移植替代角膜内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恒河猴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增生至第2代后置于含BrdU(10μg·mL-1)的1640培养液中传代72h,通过离心沉淀法移植到撕除后弹力层的恒河猴角膜内表面,术后取角膜行HE染色及抗BrdU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角膜后表面的细胞分布及有无后弹力膜样组织,并观察角膜后表面细胞能否被抗BrdU染色着染。结果 HE染色显示,实验组角膜内表面可见细胞层生长,细胞后方未见后弹力膜样物质,抗BrdU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示该细胞为培养的BrdU示踪的血管内皮细胞;对照组角膜组织HE染色显示,角膜内表面光滑,未见细胞样结构,BrdU染色呈阴性,未见棕黄色着色的细胞样组织。结论 BrdU可成功示踪标记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恒河猴血管内皮细胞能够在撕除后弹力层的角膜内表面生长。
张虹朱勤胡竹林
关键词: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恒河猴免疫组化染色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眼科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骨髓组织中造血干细胞以外的一类成体干细胞,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潜能及低免疫原性,可在特定的条件下诱导分化为不同的细胞,研究较为成熟的有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在组织工程学及细胞替代移植疗法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BMSCs因其自身的应用优势而成为眼科研究的热点。就BMSCs在眼科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韦春玲胡竹林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细胞移植眼科
恒河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角膜移植后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背景寻求理想的种子细胞是解决角膜移植供体匮乏的研究热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已被成功地在体内或体外诱导为角膜上皮细胞或视网膜神经节样细胞,但尚无诱导为角膜内皮细胞的报道。目的探讨BMSCs移植于角膜内皮表面后的存活和增生情况,进而为BMSCs体内诱导为角膜内皮细胞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健康成年恒河猴4只,分为实验组(3只)和对照组(1只),均取右眼为实验眼。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培养至第3代,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以及对细胞进行脂肪细胞诱导等方法鉴定体外培养的BMSCs,同时用含0.01g/L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的完全培养基增生培养对细胞进行标记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均用7mm环钻钻取恒河猴右眼角膜植片,撕除角膜内皮细胞层,实验组采用离心沉淀法将BrdU标记的BMSCs移植于角膜植片,而对照组未进行细胞移植,最后将角膜植片原位缝合回植床。分别于术后1、2、3个月摘取术眼角膜植片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观察移植后细胞分布及连接情况,同时行BrdU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法可以获得较高纯度的BMSCs,体外培养12~16d细胞90%融合,细胞呈梭形,平行或漩涡状排列。培养细胞的CD29表达阳性率为94.26%,CD45表达阳性率为4.02%,CD34表达阳性率为7.51%。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核质比增大,细胞质内可见丰富的线粒体、高尔基体及粗面内质网。培养的细胞通过脂肪细胞诱导液培养3周后,油红O染色细胞质被染为橘红色,细胞核染为蓝色。实验组术后1个月,右眼角膜植片内皮表面细胞呈短梭形,术后2个月呈梭形及多角形,术后3个月多数细胞呈多角形,细胞数量增多,细胞连接较前紧密,均为单�
韦春玲孙晓梅杨忠昆代解杰刘海吉祥胡竹林
关键词:角膜移植恒河猴超微结构
恒河猴血管内皮细胞移植替代角膜内皮细胞后房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索恒河猴血管内皮细胞移植替代角膜内皮细胞后房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浓度的变化。方法实验组将体外培养增殖的恒河猴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通过离心沉淀法移植到撕除后弹力层的恒河猴角膜内表面;对照组撕除角膜内皮层后,不做任何处理,直接原位缝合角膜植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2周、3周、4周、6周、8周、12周抽取房水,通过ELISA方法检测其中VEGF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1周时VEGF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3周、4周时实验组VEGF浓度分别为(374.74±3.30)ng·L-1、(419.06±1.39)ng·L-1、(481.83±3.36)ng·L-1,同时间点对照组分别为(271.11±1.12)ng·L-1、(345.18±3.27)ng·L-1、(380.33±5.03)ng·L-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相应时间点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1周、2周、3周、4周VEGF浓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时间点与术前(128.75±3.83)n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术后各时间点VEGF浓度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移植到角膜内表面后,房水VEGF浓度在术后4周内持续升高,之后稳定在一较高水平。
朱勤胡竹林杨忠昆
关键词:恒河猴房水角膜移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