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68)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刘丽萍孙群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幸福感
  • 4篇农村
  • 4篇主观幸福
  • 4篇主观幸福感
  • 3篇实证
  • 3篇金融
  • 3篇金融发展
  • 2篇实证分析
  • 2篇农村居民
  • 2篇金融发展差异
  • 2篇经济增长
  • 2篇村居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发展
  • 1篇贷款
  • 1篇信用
  • 1篇信用风险
  • 1篇因果
  • 1篇因果检验
  • 1篇中国农民

机构

  • 9篇安徽工业大学

作者

  • 8篇刘丽萍
  • 1篇孙群

传媒

  • 4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审计与经济研...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农村大学生发展、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投入青春、经济与个人努力以在身心愉悦中获得发展,即大学生发展与主观幸福感问题是农村学子及其家庭关注的高等教育核心问题。以往有关的政策设计较多地着眼于改善高校软硬件、提高师生思想能动性等,而较少地基于系统学观点,对农村大学生发展中的感受与社会支持的相互关系方面进行考虑。研究引入社会支持因素到以上问题的政策设计中,将有效提升农村大学生发展与主观幸福感。
刘丽萍
关键词:社会支持大学生发展主观幸福感农村大学生
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初探被引量:3
2013年
小贷公司自诞生之际就与风险相生相伴。完善的风险管理能助小贷公司持续经营,稳健发展,然而短期利益倾向严重的小贷公司,其所谓的风险管理也仅仅只是坐而论道,最终难免陷于困境。小贷公司只有通过有效的风险识别、处置与评估来积极管理风险,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孙群
关键词:信用风险操作风险
区域经济差异对农村劳动力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2015年
对安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农村劳动力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主观幸福感在需求层次方面呈现跃升趋势;个人孤独感值、人均公共支出、家庭财产和个人收入是农村劳动力主观幸福感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人均GDP作为影响农村劳动力主观幸福感的基本因素,可能存在门限效应。总体来说,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变量是影响农村劳动力主观幸福感不可或缺的因素;区域经济差异的幸福效应弱于受试个体特征差异的幸福效应,但是区域经济差异对受试个体特征差异存在宏观上的综合性影响。
刘丽萍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主观幸福感区域经济差异
安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实证分析
2012年
采用描述性统计与变异系数理论,对2000~2010年时段内安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金融结构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安徽金融发展迅速、差异显著,皖江区占据优势地位;安徽区域金融结构差异显著,皖江区的金融结构总量水平、层次与效率高于皖北区、皖南区。
刘丽萍
关键词:金融结构金融发展
安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与收敛性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基于经济增长收敛理论对安徽区域金融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2000~2010年间,安徽区域金融发展迅速且差异显著;考虑人口权重因素的Theil系数分解显示,区域金融发展不收敛;而进行α收敛、β收敛检验时,安徽省域内及其子区域内存在收敛;股票市值和保费收入、城镇化率、财政自给率等因素对区域金融收敛影响明显,安徽两子区域内(皖江区、皖北区)存在俱乐部收敛。
刘丽萍
关键词:区域金融统筹发展
安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区域性特征,文章对1996~2010年安徽金融和经济发展相关指标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考察安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带动金融发展不显著,两者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同时为安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提供相关对策建议。
刘丽萍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
安徽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实证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在构建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安徽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安徽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经济因素、亲情因素、理想实现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幸福感影响显著。
刘丽萍
关键词: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
基于空间模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应用生产函数以及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2009—2011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各经济指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在省域上呈现出较强的经济资源竞争关系,在空间溢出效应方面,商务业与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溢出效应显著,而信息业有较弱的负向溢出效应。政府应关注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各项影响,加大知识创新以提升该行业效率,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经济溢出的转化能力,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应用领域以及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等。
刘丽萍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业集聚产业空间集聚产业链
新常态下中国农民主观幸福感态势及对策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中国农民主观幸福感将呈现"新常态"的进化态势。着重从经济增长下行对农民非农就业及其经济收入、区域经济增缓对公共财政支出、经济发展转型对农民工从业素质提升、经济下行对新型城镇化吸纳新居民能力、经济下行对其幸福感内核变化等五个方面开展研究,结合其制约因素,提出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下提升中国农民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对策。
刘丽萍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农村居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