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555)
- 作品数:75 被引量:555H指数:13
- 相关作者:郭万柱倪学勤曾东宋振辉吴德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教育部西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荣昌猪白细胞介素15成熟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表达产物活性检测被引量:5
- 2007年
- 运用RT-PCR技术从由刀豆蛋白(ConA)诱导培养的荣昌猪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扩增出猪白细胞介素15(pIL-15)完整开放阅读框(ORF),共489 bp,编码162 aa。与已公布的2个猪IL-15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均为99.4%。分子进化分析表明其与人及哺乳动物IL-15基因的进化关系较近,而与鸡的IL-15基因进化距离较远。运用PCR技术从含荣昌猪IL-15开放阅读框序列质粒中扩增其成熟蛋白编码基因,共345 bp。将其定向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后在E.coliBL21中诱导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的融合蛋白约为34 ku,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表达产物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8.7%;Western blot分析表明,在相对分子质量34 ku处有一条特异性带;对诱导重组菌进行转录检测得到约356 bp的特异性片段。MTT法试验证实,表达产物初步纯化、透析复性后,可明显增强淋巴细胞的增殖。荣昌猪IL-15成熟肽成功在体外表达,获得的高效表达的产物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活性。
- 骆爱芳郭万柱韩国全宋振辉
- 关键词:原核表达生物学活性
- 肉兔纤维营养研究进展
- 2008年
- 综述了植物细胞壁化学组成、纤维分析方法以及各类纤维多聚体对肉兔的营养生理功能。
- 彭全辉王之盛
- 关键词:植物细胞壁分析方法肉兔纤维营养
- PCR-DGGE技术分析蛋鸡MHC基因对肠道细菌种群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研究蛋鸡MHC(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基因对不同周龄和不同部位肠道细菌种群结构的影响。【方法】使用基于16S rDNA的PCR-DGGE技术,结合特异性和共性条带割胶回收DNA进行克隆和测序,对2,4,6和8周龄商品蛋鸡和15I5系蛋鸡嗉囊、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内含物细菌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进行比较,鉴定8周龄蛋鸡部分特异性和共性群落成员。【结果】商品蛋鸡和15I5系蛋鸡盲肠细菌的多样性最高,其次是回肠和空肠,嗉囊和十二指肠的细菌多样性比较低,且随着蛋鸡周龄增加,各肠段细菌多样性呈上升趋势,MHC基因对细菌多样性无显著影响。DGGE图谱聚类分析表明,蛋鸡MHC基因对4、6周龄肠道细菌的影响最大,对2周龄影响最小;而且MHC基因对消化道前段细菌的影响小于对后段影响。序列分析发现,8周龄商品蛋鸡和15I5系蛋鸡均有大量的三得利乳杆菌(Lactobacillus suntoryeus),是蛋鸡消化道前段的优势细菌;商品蛋鸡空肠、回肠和盲肠中的特异性条带主要是Ochrobactrum spp,索氏梭菌(Clostridium sordellii),超巨巨单胞菌(Megamonas hypermegale)和大量不可培养的细菌;15I5系蛋鸡的特异性条带主要是不可培养的细菌。【结论】蛋鸡MHC基因可影响不同周龄、不同肠段细菌群落的结构。
- 倪学勤Joshua GongHai YuShayan Sharif曾东
- 关键词:变性梯度凝胶电泳蛋鸡
- 不同脂肪源对哺乳母猪繁殖性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1年
- 试验旨在研究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不同脂肪源对母猪繁殖性能和饲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选取第3胎次PIC母猪30头,随机分配到3个处理,即对照组、2%大豆油组和2%脂肪粉组,每个处理10个重复。试验从母猪分娩开始,到仔猪21日龄断奶时结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脂肪粉组第3周平均日增重(ADG)和第3周窝增重分别提高了26.29%(P<0.05)和23.93%(P>0.05),大豆油组分别提高了19.72%(P>0.05)和17.85%(P>0.05)。且脂肪粉组的提高幅度最大。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不同脂肪源可提高饲粮养分消化率,改善哺乳仔猪的生产性能,且脂肪粉优于大豆油。
- 李波陈代文雷晓娅张娟陈洪毛倩余冰
- 关键词:大豆油脂肪粉养分消化率哺乳母猪
- 米曲霉发酵豆粕营养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3
- 2011年
- 通过米曲霉对豆粕进行发酵,对发酵后豆粕的常规营养组成,粗蛋白质的组成、蛋白质的营养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校正至发酵前的底物含量,探讨微生物发酵对豆粕中各营养组分的改造程度。结果表明:经检测,与未发酵豆粕相比,发酵豆粕中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但其组成发生了改变,真蛋白质降低了19.19%(P<0.05),生成了2.02%的微生物蛋白,非蛋白氮水平增加了369.08%(P<0.05);发酵豆粕中大分子蛋白(>60 ku)和中分子蛋白(30~60 ku)被降解为小分子蛋白(<30 ku),有效消除了大豆抗原和抗营养因子。同时,发酵使豆粕中NDF、ADF和NFE的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16.77%(P<0.05)、12.57%(P<0.05)、22.25%(P<0.05),粗脂肪含量增加了179.25%;但豆粕发酵后底物重量、蛋白质和总能分别损失了5.14%、3.06%和3.86%。这表明米曲霉发酵过程中以损耗一部分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作为代价,使豆粕本身蛋白质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解,从而获得了一种饲用特性更高的蛋白饲料。
- 陈中平周安国王之盛刘大春彭点懿
- 关键词:豆粕米曲霉固态发酵营养特性
- 几株益生菌对鲤前肠黏液的体外黏附特性被引量:2
- 2010年
- 采用体外固定鲤前肠黏液,结合细菌同位素示踪的方法,对来源于鲤肠道的2株肠球菌和1株柠檬酸杆菌以及养殖水体的2株芽孢杆菌的细菌表面凝集素和黏液蛋白受体的化学组成、对病原菌附着鲤前肠黏液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株菌经高碘酸钠和蛋白水解酶修饰后,高碘酸钠能极显著降低芽孢杆菌、肠球菌和柠檬酸杆菌的黏附率(P<0.01),而蛋白水解酶对多数菌株的影响不显著(P>0.05),推测细菌表面的凝集素主要为具糖蛋白性质的物质。黏液蛋白经蛋白水解酶处理后,部分菌株的附着数量显著降低(P<0.05),但经高碘酸钠处理后,5株菌的黏附率均显著上升(P<0.05),提示黏液蛋白上存在的5株细菌的特异性受体物质可能为蛋白质。益生菌通过排斥、竞争和取代作用能够显著降低部分病原菌的黏附率。取代作用对病原菌黏附的抑制效果最好,但具有菌株特异性。
- 曾东王益平倪学勤汪开毓吴梦
- 关键词:黏液益生菌
- 宿主 共生细菌及抗生素肽的相互作用
- 2009年
- 宋振银倪学勤刘晓冬曾东
- 关键词:共生细菌相互作用宿主肠道细菌微生物细胞生物学特征
- DGGE技术分析接种菌剂在猪粪堆肥中的动态变化
- 通过 PCR-DGGE 技术研究接种菌剂和自然发酵的猪粪堆肥中细菌群落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自然发酵的猪粪堆肥中土著细菌的种类较丰富,到堆肥结束时,与接种菌剂的堆肥相比其细菌群落组成变化不大;而在堆肥中接种菌剂后,堆肥第...
- 王芳倪学勤曾东白林马志勇
- 关键词:堆肥复合菌剂DGGE微生物群落
- 文献传递
-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C-Y株全基因组克隆及特性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参考Genebank上收录的PUR46-MAD株(NC-002306)、TS株(DQ201447)和Purdue-115株(Z34093)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16对引物,应用RT-PCR技术成功地分16个片段扩增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C-Y株全长基因组序列,将这16个基因片段克隆,并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应用生物软件BioEdit对各测序结果进行序列拼接,确认SC-Y株基因组全长cDNA28590bp(GenBank收录号DQ443743),共包含7个开放阅读框.基因组5端非编码区长315nt,3端非编码区长277nt.与MillerM60株、MillerM6株和TS株相比,SC-Y株S基因缺失6个碱基.通过构建结构蛋白基因(S、sM、M和N)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SC-Y株可能与美国Purdue株来源于共同的祖先病毒.密码子偏爱性分析结果认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对以T和A结尾的密码子表现轻微的偏爱性,病毒基因表达选择酵母等真核系统可能更为合适.
- 宋振辉郭万柱殷华平
- 关键词: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全基因组系统进化树密码子
- 猪营养与肠道健康
- 肠道不仅在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是机体的重要免疫屏障,肠道健康水平决定着动物的健康状况。肠道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的正常发挥均需要通过获取各种营养物质来维持,因此,日粮中各种营养成分对肠道健康十分重要。本...
- 陈代文余冰张克英郑萍毛湘冰葛素云
- 关键词:肠道营养肠道健康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