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014131642)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4
相关作者:王鸿鹏杨孝宗戴博闫晓伟张帆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心电
  • 2篇心电监护
  • 2篇远程
  • 2篇远程心电监护
  • 2篇CDMA1X
  • 1篇电图
  • 1篇心电图
  • 1篇信道
  • 1篇信道接入
  • 1篇信道接入协议
  • 1篇信号
  • 1篇移动计算
  • 1篇移动计算环境
  • 1篇移动数据
  • 1篇移动数据库
  • 1篇隐藏终端
  • 1篇数据库
  • 1篇数据预取
  • 1篇退避算法
  • 1篇终端

机构

  • 6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6篇杨孝宗
  • 6篇王鸿鹏
  • 4篇戴博
  • 3篇闫晓伟
  • 2篇张帆
  • 1篇张铁军

传媒

  • 3篇北京生物医学...
  • 3篇计算机工程与...

年份

  • 2篇2007
  • 4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新的Ad Hoc信道接入协议被引量:1
2006年
AdHoc网络是共享无线传输媒体的多点网络,首先研究了AdHoc网络存在的特有的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围绕结点信息栈,提出了一种新的AdHoc网络信道接入协议——NISCAP(nodeinformationstackchannelaccessprotocol)。其中,包括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的解决方案,以及基于结点信息栈的一种新的随机退避算法,以达到在保证多个结点公平接入共享信道的基础上提高信道利用率的效果。最后,从理论上和具体应用两方面,分析了这种新的接入协议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王鸿鹏戴博杨孝宗
关键词:HOC网隐藏终端暴露终端退避算法
移动计算环境中的数据有效访问技术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频繁断连性、通信不对称性、用户数据访问模式多变性、移动终端能源有限性是移动计算环境的典型特征。如何能在如此“苛刻”的条件下保证移动终端的数据访问高效性、时效性是研究重点。从数据广播技术、数据预取技术和数据缓存技术3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提高移动计算环境中数据访问的性能。
张铁军王鸿鹏杨孝宗
关键词:移动计算移动数据库数据预取缓存替换算法
基于CDMA1X的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被引量:15
2006年
近年来,远程心电监护技术不断发展,但国内现有的远程心电监护系统仍然存在诸如实时性差,患者的活动范围受限,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差等问题。基于CDMA1X(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CDMA)的远程心电监护系统充分利用CDMA1X网络的技术和资源优势,采用便携式心电监护终端,可以随时随地监护,提高了监护的实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框架、软硬件的设计与实现,对该系统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论述,并对该系统的应用前景作了预测。
王鸿鹏闫晓伟杨孝宗
关键词:远程心电监护
基于模板匹配和改进的快速LADT结合的心电数据压缩算法被引量:3
2006年
性能优越的心电数据压缩算法,必须具备较快的处理速度、较高的压缩比和较理想的恢复精度,而三者通常是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的,实际应用中只能取折衷方案。现有的心电数据压缩算法不能在这三方面同时取得理想的效果,只能根据需要满足某一方面的需求。基于模板匹配和改进的快速LADT结合的心电数据压缩算法,吸收了模板匹配和改进的快速LADT算法的优点,并对算法实现的关键技术作了进一步的改进。介绍了模板匹配和改进的快速LADT算法的基本原理,实现步骤和关键技术,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预测。
王鸿鹏闫晓伟杨孝宗戴博张帆
关键词:残差信号相关系数
心电自动分析系统被引量:11
2007年
心电图的自动分析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分析和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心电图在临床中日益广泛的应用,如何对海量的心电图数据记录进行更加精确和快速的计算机自动分类就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重视。心电自动分析系统实现了对心电数据的自动分类和智能诊断,并具备对心电数据、病人信息、医生诊断分析等数据管理功能。本文介绍了系统所涉及到的算法,系统的框架、功能与实现,并对系统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预测了系统的应用前景。
王鸿鹏戴博杨孝宗
基于CDMA1X的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的研制被引量:4
2006年
近年来,远程心电监护技术不断发展,但国内现有的远程心电监护系统仍存在诸如实时性差、患者的活动范围受限、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差等问题。基于CDMA 1X(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的远程心电监护系统充分利用CDMA 1X网络的技术和资源优势,采用便携式心电监护终端,可以随时随地监护,提高了监护的实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本文介绍了系统的基本框架、软硬件的设计与实现,分析论述了系统的技术特点,并对系统的应用前景作了预测。
王鸿鹏闫晓伟杨孝宗戴博张帆
关键词:远程心电监护心电图CDM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