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AA001)
- 作品数:14 被引量:24H指数:3
- 相关作者:邹淑琴王敏王梦娇更多>>
- 相关机构:新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唐诗中的胡姬:被塑造的“他者”形象被引量:3
- 2015年
- 胡姬是指唐代中原地区的西域民族的女性。唐诗中的胡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异域女性的风貌,但作为异域文化形象,她们往往是作家基于自身文化立场塑造而成的文化"他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诗人的创作心理。
- 邹淑琴
- 关键词:唐诗
- “巴扎”(集市)里的族性认同与认同变形被引量:2
- 2012年
- 文章旨在探讨"巴扎"(集市)作为原生族群日常生活与传统文化的处所空间之于原生族群族性的复杂作用,指出"巴扎"(集市)一方面通过与熟人世界的货物交易、坐贾经商的手艺传承和店铺继承、货物买卖中单一族群语言的不可翻译性以及对巴扎空间的占有观念不断地巩固自身的文化边界进而增强族性认同;另一方面"巴扎"(集市)也通过与生人世界的货物交易、流商营销的瞬时流动、讨价还价中多元族群语言的可翻译性以及对巴扎空间的寄居观念渐进地模糊原生族群的文化边界进而造成原生族群族性认同的变形。
- 王敏
- “巴扎”(集市)里的空间与文化含义被引量:1
- 2013年
- 本文通过梳理、归纳巴扎(集市)里的多种空间元素,论述了新疆维吾尔族乡村的巴扎作为一个处所所具备的基本空间结构,并通过拆解空间结构中不同的空间单元,结合笔者在喀什乡村巴扎实地田野调查的观察日志以及赶巴扎的人在巴扎内不同空间单元中的不同行为,探讨了空间结构背后的文化寓意,揭示出:作为处所的巴扎,其内部空间区域的划分界限本质上完全是人的行为轨迹的结果,也是一种社会化的产物,是"赶巴扎的人"主观意志的外在物理形态。
- 王敏
- 关键词:空间结构维吾尔族
- 胡姬形象与西域文化的传播被引量:1
- 2012年
- 唐朝时期,胡姬作为流入内地的西域艺人的代表,其展示的西域乐舞为中原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本文借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诗作笔录以及历史文献,探讨胡姬作为文化交融的使者在传播西域文化、塑造西域形象、促进西域与唐朝文化交融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 王敏
- 关键词:胡姬西域文化文化边界
- 新疆民族一体多元文化格局论被引量:2
- 2013年
-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历史上新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形成了以汉文化为基础的稳固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新疆多元一体、和谐共存的现状,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具有深广的历史内涵与现实意义。
- 邹淑琴
- 关键词:文化
- “巴扎”(集市)、隐形时间与维吾尔人的文化心理被引量:4
- 2012年
- 文章通过梳理归纳维吾尔族巴扎(集市)的时间集合,论述了维吾尔人在巴扎日中存在的三种隐形时间集合,进而分析了这三种隐形时间集合背后所蕴含的历史、现实意义,认为巴扎日的隐形时间不仅在建构维吾尔人的日常生活进程里扮演了重要角色,更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约定性、控制性与多重性,在揭示维吾尔人的观念意识和文化心理方面彰显重要意义,从而得出结论:维吾尔族巴扎正是通过其隐形时间背后的文化模式成为维吾尔人独特生活方式的标志。
- 王敏
- 关键词:维吾尔族
- 唐前文学中的胡姬形象及其反映的文化观念
- 2013年
- 唐代诗歌中对来自西域的异族女性胡姬形象的描写随处可见,李白、杜甫、自居易、元稹等数十位诗人写过几十首刻画胡姬形象的诗。在诗歌中,胡姬不仅具有不同于中原汉族女性的如花容颜,而且她们热情奔放,能歌善舞,倾倒了唐代的文人墨客。追根溯源,“胡姬”作为一个异域文化符号,早在唐代之前的文学中就已经出现,但是,汉魏六朝诗文中的胡姬形象却与唐代诗歌中对这一形象的描写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
- 邹淑琴
- 关键词:唐代诗歌文化观念文学文化符号汉魏六朝自居易
- 唐诗中胡姬形象的文化传播与民族融合的媒介价值探析被引量:1
- 2014年
- 胡姬是指来自西域的异族女性。唐诗中的胡姬形象往往是满面春风、歌舞飞扬,她们带来了西域特有的文化艺术,成为唐代盛行一时的风景。在一定程度上,胡姬起到了传播西域文化、促进民族融合的媒介作用。
- 邹淑琴
- 关键词:唐诗胡姬文化传播民族融合媒介
- 唐诗中的胡姬之“姬”
- 2013年
- 唐诗对来自西域的异族女性进行称呼时,大都使用"胡姬"一词,而"姬"字从其作为姓氏本源上来讲,是与古代西北地区的异族有关的;同时,"姬"字所蕴女子貌美而赋才艺之意,恰好能表现出西域各民族擅长歌舞技艺的特点。
- 邹淑琴
- 关键词:唐诗胡姬
- 唐诗中的柘枝舞及其艺术流变被引量:1
- 2014年
- 唐诗中描写柘枝舞的诗句有近百首之多,对这些诗作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尽可能地发现和还原柘枝舞的原貌,探究柘枝舞从西域传入中原后受到广泛喜爱的社会状况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柘枝舞的舞蹈艺术流变,探析中原与西域乐舞艺术的交融与创新。
- 邹淑琴
- 关键词:唐诗柘枝舞艺术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