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08GWQ075)

作品数:4 被引量:53H指数:4
相关作者:洪武李则挚方贻儒王勇苑成梅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抑郁
  • 3篇抑郁症
  • 1篇单相抑郁
  • 1篇单相抑郁症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抑郁发作
  • 1篇营养因子
  • 1篇源性
  • 1篇源性神经营养...
  • 1篇神经营养
  • 1篇神经营养因子
  • 1篇首发
  • 1篇双相
  • 1篇双相障碍
  • 1篇自杀
  • 1篇自杀风险
  • 1篇脑源性
  • 1篇脑源性神经
  • 1篇脑源性神经营...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方贻儒
  • 4篇李则挚
  • 4篇洪武
  • 3篇黄佳
  • 3篇陈俊
  • 3篇苑成梅
  • 3篇王勇
  • 2篇胡莺燕
  • 2篇吴志国
  • 2篇曹岚
  • 1篇易正辉
  • 1篇张晨
  • 1篇汪栋祥
  • 1篇禹顺英
  • 1篇卢卫红

传媒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汉族人群抑郁症的关联性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N5,N10_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汉族人群抑郁症发生的关系。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402例和正常对照者600名,均为汉族。入组时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MTHFR基因C677T的多态性。结果抑郁症组与对照组基因型(CC、CT、TT)分布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抑郁症组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CT和TT基因型患者的HAMD-17评分均显著高于CC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抑郁症关联,且TT基因型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相关。
李则警禹顺英张晨苑成梅洪武王勇陈俊黄佳汪栋祥方贻儒李则挚
关键词:抑郁症基因多态性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抑郁症发作病理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9
2010年
抑郁症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假说认为,BDNF减少在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其恢复可能与抗抑郁治疗有关。该理论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新证据证明。BDNF能通过多种途径调控神经细胞的发生、生存、生长、分化和凋亡,并直接参与了神经突触的可塑性和重构,这可能是BDNF参与抑郁症发病和治疗的重要机制。该文就近来的BDNF与抑郁症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李则挚洪武方贻儒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抑郁症病理机制
SSRI治疗首发为抑郁发作的双相障碍患者对自杀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首次抑郁发作使用SSRI类抗抑郁剂治疗后,出现自杀风险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记录177例以抑郁发作为首次发作形式的双相抑郁障碍患者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并比较它们在没有出现自杀组和出现自杀组之间的差异,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与Hosmer-Lemeshow分别评估危险因素模型的准确度和拟合优度。结果没有出现自杀风险患者154例,出现自杀风险患者23例。出现自杀风险的患者组中饮酒史、心境障碍家族史、有易激惹症状、绝望感和伴随精神病性症状的比例高于未出现自杀风险的患者组(均P<0.05)。进一步回归分析显示,使用SSRI类抗抑郁剂治疗而导致自杀风险的相关因素为:易激惹(OR=4.04,95%CI:1.40~11.67,P<0.05),有精神病性症状(OR=6.23,95%CI:1.41~27.56,P<0.05)。ROC为0.71。Hosmer-Lemeshow为0.58。结论易激惹症状、精神病性症状是双相障碍首次抑郁发作予SSRI治疗出现自杀风险的潜在预测因素。
李则挚苑成梅黄佳洪武胡莺燕曹岚卢卫红王勇吴志国陈俊方贻儒
关键词:双相障碍自杀风险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比较被引量:22
2011年
目的从临床现象学角度分析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症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对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n=200)与单相复发抑郁组(n=563)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研究,对与双相障碍相关的临床特征进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患者起病年龄早于单相复发性抑郁组(P<0.001);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首次发病年龄<25岁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单相复发性抑郁组(P<0.01);不典型抑郁症状中,性欲亢进者的比例在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中较高(P<0.01);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中伴精神病性症状、精神运动迟滞、心境不稳定、每次抑郁发作<3个月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单相复发性抑郁组(P<0.05);双相抑郁障碍发作组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的认知障碍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单相复发性抑郁组(P<0.05)。进一步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起病年龄、首次发病年龄<25岁、双相障碍家族史、性欲亢进、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精神运动迟滞、心境不稳定、每次抑郁发作<3个月、认知障碍因子分与双相障碍独立相关,优势比(OR)分别为1.54、1.50、3.25、1.99、1.89、1.48、1.63、1.63、1.42。结论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症是两类疾病,在抑郁发作时存在显著差异的临床特征可能是双相障碍的潜在预测因素。
李则挚苑成梅吴志国易正辉洪武陈俊王勇胡莺燕曹岚黄佳方贻儒
关键词:单相抑郁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