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机三项工程项目(NJ2010-02) 作品数:11 被引量:74 H指数:5 相关作者: 尹文庆 钱燕 王川 杨志军 张美娜 更多>> 相关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农机三项工程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江苏省农机局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机械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交通运输工程 更多>>
基于激光传感器的稻种轮廓形状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2017年 稻种轮廓形状测量是稻种基于形状特征识别的前提条件。以激光传感器采集到的稻种表面点云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平面剖视图投影的稻种轮廓形状测量方法。通过主成份分析法校正点云模型的坐标系,利用主平面投影法获取稻种的六视图投影模型,应用Alpha Shape算法提取投影点云模型的边缘轮廓,并计算稻种投影模型的周长、面积、长、宽、长宽比、最大半径、最小半径、半径比、圆形度等9个形状特征参数。选取大华香糯、豫粳6号、新稻10号3大类,每种各200粒稻种作为试验样品,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模型对提取到的形状特征进行训练识别,识别率分别达到96%,94%,98%。结果表明:基于激光传感器的稻种轮廓形状测量方法能够较好地适用到稻种识别中。 曹鹏 尹文庆 吴林华 王川 范丽 杨志军关键词:激光传感器 稻种 无损检测 点云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液态肥扭力靶式流量计的研制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实时检测液态肥变量施肥系统中排肥口的流量,研制了一种液态肥扭力靶式流量计。采用力-扭力管-应变电压的转换方式设计了流量计结构,建立了流量与应变电压的数学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分析了不同靶片形状和不同直径比对扭力靶式流量计性能的影响;制作样机并对扭力靶式流量计的性能进行了校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扭力靶式流量计测量结果稳定可靠,可测流量范围为0.2 m3/h^3.9 m3/h,误差小于2.0%FS。满足液态肥变量施肥系统中流量测量的要求。 吴林华 尹文庆 王川关键词:液态肥 变量施肥 基于虚拟现实的拖拉机遥操作系统设计 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改善农田作业环境、减轻劳动强度、弥补劳动力的不足,以拖拉机为例,介绍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遥操作系统设计。系统采用3DS Max进行三维建模,基于VC++开发语言和OpenGL图形库对虚拟场景进行了构建,通过DirectInput技术实现了人机交互功能。讨论了地形、天空体、农作物的建模与显示,通过读取3DS Max制作的3DS文件重构了拖拉机模型,采用粒子系统对自然现象进行了模拟;同时为了增强系统的真实感,增加了碰撞检测功能,通过对游戏杆编程使用户可以具有真实的驾驶体验。该设计方法通用性好,虚拟环境具有较好的沉浸感,逼真地再现了实际农田场景;系统交互性好,可有效实现人机互动。 王迎迎 尹文庆 钱燕 张美娜关键词:粒子系统 碰撞检测 人机交互 拖拉机 遥操作系统 基于序列图像三维重建的稻种品种识别 被引量:5 2014年 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识别稻种表面形态,从而识别种子纯度,可以为种子品质确定提供一种快速精确的技术方法。该文应用序列图像聚焦测度法进行了稻种三维重建,在稻种的品种识别中,将三维特征作为识别依据,相对传统方法仅采用二维图像特征作为识别手段,具有稻种形态测量参数值更精确,外观特征及缺陷表达更全面的优势。该方法通过分析显微镜平台获取的多幅不同对焦距离的图像序列,计算聚焦测度和焦点深度值。结合序列图像聚焦测度法与表面纹理重现,实现稻种形态表面三维重建。通过构造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测量所得三维立体特征值进行稻种的品种识别,筛选适合稻种检测的BP神经网络算法。试验结果表明,序列图像方法应用于稻种三维重建,其测量精度可达到5μm,将测量所得的三维特征值作为参数进行5个稻种的品种识别,识别率在90%以上。该研究可为农作物品种识别中三维形态及纹理特征的研究提供参考。 钱燕 尹文庆 林相泽 丁永前 冯学斌关键词:机器视觉 图像识别 序列图像 三维重建 稻种 两种植物电信号的自适应AR参数模型分析 被引量:1 2012年 根据植物电信号非平稳、非线性等特点,以盆栽植物君子兰和观音莲为研究材料,对采集的两种植物电信号进行自回归模型(AR模型)分析,并采用自适应技术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首先采用Akaike信息检验准则估计植物电信号的模型阶次,然后基于最小二乘参数估计法建立植物电信号模型并拟合,最后利用自适应AR参数算法对两种植物电信号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基于最小二乘法的AR模型对植物电信号进行短期预测是可行的。为了解决预测中误差随预测点数增加而增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Kalman滤波算法的AR模型参数估计法,使得预报精度以及收敛速度得以优化。进一步预报的数据可作为温室或塑料大棚控制系统中重要的输入参数,该方法为植物生物信息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基础。 陆静霞 丁为民关键词:自回归模型 自适应 差动式无级调速耦合传动试验台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纯电动动力传动研究中,单个小功率电机因动力不足、调速范围小造成电机损坏和单个大功率电机自身负载大、能量损耗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差动式并联耦合输入单输出的差动式耦合传动试验台,研究了试验台在不同工作模式下,负载变化时,输入输出转速和功率损失的变化关系。通过仿真试验与试验台测试运行表明,当电机达到稳定运行状态时,额定功率为0.49 k W,差动式耦合传动下平均输出功率约为0.482 k W,功率损失小于10 W,调速范围增大29.17%,传动效率大于81.7%,输出动力得到有效提升且重复性好。为后续继续研究耦合传动系统的动力优化提供了试验研究平台。 刘凯 李玉民 杨志军 尹文庆关键词:无级调速 SIMULATION X 基于无线传输的鸡舍环境远程监测系统 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为了实现鸡舍环境远程实时监测,设计了基于无线传输的鸡舍环境远程监测系统。[方法]基于丢失恢复策略设计采集数据无线传输协议,确保采集数据的可靠传输。针对网关节点无法过滤重复数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时间识别的重复数据过滤方案,有效地过滤了重复数据。根据采集数据的时间相关性,采用三次多项式插值算法对缺失数据进行估算,保证了采集数据的连续性。在中心服务器上开发了基于Java Web的远程监测系统,鸡舍管理人员和异地用户可以通过PC或智能终端的浏览器查看鸡舍环境实时数据。[结果]系统在封闭式鸡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测量误差较小,采集数据传输可靠,节点平均丢包率为1.74%,缺失数据估计误差较小,温度估计最大误差0.5℃,相对湿度估计最大误差2.3%,CO2浓度估计最大误差54μmol·mol-1,氨气浓度估计最大误差0.2μmol·mol-1。[结论]系统满足鸡舍环境远程实时监测的要求,为鸡舍环境远程实时监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技术解决方案。 王欢 李骅 尹文庆 李勇伟 钱燕 胡飞关键词:鸡舍 无线传输 远程监测 基于性能指标的农用车辆路径跟踪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6 2012年 该文以农用车辆为控制对象,设计了路径跟踪PID控制器。基于性能指标—ISE、IAE、ITAE和ITSE分别整定了PID控制器参数,给出了最优PID控制器,同时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以超调量和调节时间这2个时域指标为评价标准,基于上述4种性能指标准则,系统在所给控制器作用下均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动态和稳态性能。ISE准则整定的PID控制器使闭环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为25.55%,调节时间为5.07s。相比ISE准则,由IAE、ITAE和ITSE准则整定的控制器使闭环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更小,为10.03%,调节时间更短,为3.95s。利用本文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PID控制器参数,可为农用车辆控制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张美娜 林相泽 丁永前 尹文庆 钱燕关键词:导航 跟踪控制 性能指标 PID 农机作业现场视频无线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2013年 为解决农业机械作业信息滞后、时效性差的问题,基于嵌入式技术和3G通信技术设计一套应用于农机作业现场的视频无线传输系统。系统中制定了一种可靠的进程间通信规约,采用H.264视频编码技术编码视频,根据RTP协议封装编码后的视频数据,使用3G无线网络作为通信信道传输视频数据给远程监控中心。试验表明,系统工作稳定可靠,能够实现每秒25帧720×576分辨率大小的实时视频的传输。 田野 钱燕 张美娜 冯学斌 尹文庆关键词:RTP 多线程 作物营养液电导率传感器及其测量系统设计 被引量:3 2016年 针对作物营养液电导率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与电极组合的电导率传感器及其测量系统。阐述了该组合式电导率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并选取了传感器最优参数。针对温度对电导率的影响,提出了软件自动温度补偿法,并利用电导率标准液对传感器进行了标定。实验结果表明:该电导率传感器测量的相对误差小于1%,满足作物营养液电导率的测量要求。 范丽 尹文庆 王川 曹鹏 杨志军关键词:营养液 电磁感应 温度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