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3034260)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顾安忠郑青榕郑超瑜蔡振雄林文胜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集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碳纳米材料
  • 2篇纳米
  • 2篇纳米材料
  • 2篇
  • 1篇多壁碳纳米管
  • 1篇碳纳米管
  • 1篇炭吸附
  • 1篇氢气
  • 1篇温度
  • 1篇吸附热
  • 1篇纳米管
  • 1篇活性炭
  • 1篇活性炭吸附
  • 1篇充气
  • 1篇储氢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集美大学

作者

  • 3篇郑青榕
  • 3篇顾安忠
  • 2篇廖海峰
  • 2篇蔡振雄
  • 2篇郑超瑜
  • 1篇鲁雪生
  • 1篇林文胜

传媒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化学工程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氢在多壁碳纳米管上的等量吸附热
2007年
为说明氢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上所受吸附作用的强弱,文中基于氢和77 K氮的吸附数据,比较了由非局域密度泛函理论(NDFT)、等量吸附线和归一化等温线线性化确定的等量吸附热。结果表明,氢在MWCNTs上等量吸附热随温度变化且表现出在弱的能量不均匀表面吸附的特点,平均值约为3—4 kJ/mol;由77 K氮吸附等温线确定的孔大小分布(PSD)和比表面积影响NDFT计算初始吸附时的精度;在吸附量和吸附温度都较低时,等量吸附线标绘结果与归一化等温线线性化方程确定的等量吸附热之间的偏差较小,在200—290 K温度区间则与ND-FT计算结果更为接近。然而,当温度大于310 K时,3种方法计算结果间的偏差较大。
郑青榕顾安忠蔡振雄廖海峰郑超瑜
关键词:储氢吸附热碳纳米材料
温度对碳纳米材料储氢行为的影响
2004年
提出了一基于格子理论的通用吸附等温方程,从吸附氢分子间作用能随温度的变化中分析温度对碳纳米材料储氢行为的影响。应用通用吸附方程和由容积法测定的氢在多壁碳纳米管上的吸附数据,确定了氢在多壁碳纳米管上与最大吸附容量对应的最大表面浓度。引入维里吸附方程,并由第二维里吸附系数和亨利定律确定了吸附氢分子在多壁碳纳米管上受到的壁面吸附势和极限吸附热。结果表明,氢分子吸附主要发生在多壁碳纳米管孔内的势阱处,并以类似于压缩气体的状态聚集。氢在此多壁碳纳米管试样上并未发生显著吸附,分析氢分子间作用能随温度变化趋势无法确定适于氢分子吸附的最佳温度范围。
郑青榕顾安忠鲁雪生林文胜
关键词:碳纳米材料
活性炭吸附储氢罐充放气过程的试验研究
为研究充放气压力、充放气方式对活性炭储氢罐工作特性的影响,首先根据容积法的原理,在测定的氢在YK-1活性炭上吸附等温线的基础上,由等量吸附线标绘确定氢在该吸附剂上的平均等量吸附热为4.5 kJ/mol。其次,在室温、10...
郑青榕顾安忠蔡振雄廖海峰郑超瑜
关键词:氢气充气活性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