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03317110001)
- 作品数:15 被引量:41H指数:5
- 相关作者:于凤文计建炳姬登祥艾宁高明辉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创新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微波对生物质原料预处理及热解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3年
- 综述了生物质通过微波裂解转化制备生物燃料的新方法,重点比较了微波干燥预处理与常规干燥方法,分析了微波干燥后的生物质特性、微波作为热源对生物质裂解的影响及微波裂解机理.对生物质微波裂解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预测,包括寻找低耗的生物质原料、高效的催化剂、开发高品位的生物油及对微波裂解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 曾庆倬于凤文盛佳峰聂勇卢美贞计建炳
- 关键词:微波裂解催化剂生物质
- 熔盐热裂解生物质制生物油被引量:6
- 2011年
- 为探讨热裂解条件对熔盐中生物质热裂解制生物油的影响,在自行设计的反应器中,以摩尔比为7∶6的ZnCl2-KCl混合熔盐作为热裂解的热载体、催化剂和分散剂,考察了500℃时添加的金属盐和生物质原料的影响,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对生物油的主要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的金属盐显著影响热裂解产物得率,稀土金属盐显著提高生物油得率,降低生物油的含水率,添加摩尔分数为5.0%LaCl3时生物油得率为32.0%,含水率为61.5%;水稻秸秆热裂解的生物油和焦炭得率较高,稻壳热裂解的气体得率较高;金属添加盐对生物油组成有较强的选择性,LiCl和FeCl2对生物质向小分子裂解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而CrCl3、CaCl2和LaCl3对生物油二次裂解具有抑制作用。研究结果为熔盐热裂解生物质制生物油提供了参考。
- 姬登祥蔡腾跃艾宁于凤文姜洪涛计建炳
- 关键词:熔盐热裂解生物质生物油
- 熔融ZnCl_2-KCl作用下生物质热裂解制生物燃料被引量:5
- 2015年
- 在自制的热裂解装置中,以氮气(N2)为载气,研究物质的量之比为7∶6熔融Zn Cl2-KCl作用下生物质热裂解过程,考察无机添加剂、生物质原料及进料速率对生物质热裂解产物产率的影响,并采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液相产物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e Cl3、Co Cl2和Ni Cl2分别对热裂解的气相、液相和固相产物生成的促进作用明显;在相同热裂解条件下,红木屑热裂解液相产物产率高于秸秆、果壳和油菜花;进料速率增加能促进固相和液相产物的生成,抑制气相产物的生成;热裂解液相产物主要以酮类、酯类、酚类和羧酸类为主,含氧量较高,需精制。
- 姬登祥高明辉于凤文崔丽艾宁计建炳
- 关键词:熔盐热裂解
- 生物油模型化合物催化共裂解制烃的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以愈创木酚为生物油模型化合物,正丁醇为共裂解物,利用GC-MS等方法研究了共裂解产物中的有机物含量、油相产物的热值和含水量,分析了共裂解物原料比和原料含水量对共裂解反应的影响,探究了以愈创木酚为代表的生物油模型化合物的催化共裂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共裂解法可提高油相产物的品质及烃类收率,当m(愈创木酚)∶m(正丁醇)从2∶1降至1∶2时,油相产物中含氧化合物相对含量(w)从35.7%降至12.7%,但烃类总收率从19.5%降至15.0%,油相产物热值最高为43.1 MJ/kg、含水量(w)从2.73%降至0.91%。共裂解物的烃类总收率随原料含水量的增大而快速降低,油相产物中的含氧化合物含量逐渐增大,品质快速下降。生物油高含水量是阻碍生物油通过共裂解法提质改性的主要原因。
- 毛陈于凤文聂勇宋锵计建炳
- 关键词:愈创木酚正丁醇共裂解烃类
- 熔融碱裂解硬脂酸钠制备烃类液体燃料油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以硬脂酸钠为原料,在熔融氢氧化钠体系中,以制备含氧化合物含量低的烃类液体燃料油为目标进行裂解实验,分别考察反应温度、载气流速和进料速率对裂解液组成的影响。对所得裂解液采用GC-MS进行分析,可得其成分主要为烷烃、烯烃、部分芳香烃及少量含氧化合物。在反应温度425℃,载气流速0.7 L/min,进料速率1.4 g/min的条件下,裂解液中各组分的含量为烷烃60.2%,烯烃32.5%,芳香烃4.2%,含氧化合物3.1%。
- 于凤文王玮瑾高龙超章国栋刘学军计建炳
- 关键词:硬脂酸钠裂解氢氧化钠烃类燃料
- 小麦秸秆热解产物逸出特性TG-FTIR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以小麦秸秆为研究对象,采用热重一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TG-FTIR)联用技术和分布活化能模型(DAEM),考察升温速率对其热解产物逸出特性的影响,计算热解过程的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小麦秸秆热解的起始温度和最大失重温度均向高温侧移动,最大失重速率增大,半纤维素热解的肩状峰逐渐出现;热解活化能E介于155~286 kJ/mol之间,指前因子k_0的数量级介于10^(14)~10^(23)之间;热解产物以H_2O、CO_2、CO、CH_4、甲酸和苯酚为主;主要产物的最大吸光度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增大,最大吸光温度向高温侧移动。
- 崔丽姬登祥艾宁盛佳峰高明辉于凤文计建炳
- 关键词:小麦秸秆热解
- LNK三元熔盐热裂解水稻秸秆的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在熔融LiCl-NaCl-KCl(LNK)三元氯化熔盐作用下进行水稻秸秆热裂解的研究,考察了熔盐、裂解温度对热裂解产物产率和气相组成的影响,分别用气质联用仪(GC-MS)和气相色谱分析了液相和气相产物组成。结果表明:在LNK熔盐作用下,液相产物、固相产物和CO2含量增加,气相产物和CH4含量降低;液相产物产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加后降低,460℃时产率最高为14.15%;气相产物以CO2,CH4,H2和CO为主,CO2含量随温度升高逐渐降低,CH4和H2含量逐渐增加;液相产物中的有机化合物以酮类、酚类和醛类为主,酮类随温度升高先增加后降低,酚类在540℃时最高;高温有利于酮类化合物的生成。碱金属盐促进酮类的生成,对酚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为秸秆类生物质资源的能源化和高值化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姬登祥方飞于凤文黄承洁崔丽艾宁计建炳
- 关键词:水稻秸秆熔盐热裂解能源化高值化
- 超临界醇类提质生物油的研究进展
- 2016年
- 综述了超临界醇类提质生物油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反应条件对超临界醇类提质生物油的影响,通过分析酸、醛、酮、酚4种生物油中不稳定组分所发生的反应,探讨了生物油提质中主要的反应机理,总结了催化剂的种类。最后对超临界醇类提质生物油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胡士奇于凤文胡敏雷同计建炳
-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醇类生物油
- 熔盐热裂解大豆油的特性研究
- 2013年
- 以大豆油为原料,在ZnCl2-KCl熔融盐体系中考察了进料速量、载气流量、反应温度及进料量对其热裂解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表征生物油组成。结果表明,进料速量和载气流量主要通过改变大豆油的反应停留时间影响裂解效果。当进料速率为1.2 g/min及不通载气时,大豆油停留时间较长,裂解较充分;随着温度升高,生物油得率增大,含氧化合物含量及酸值上升;随着进料量增大,生物油得率稳定在70%左右,但脱羧效果有所下降。经过催化加氢,生物油性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组分分布与0#柴油分布大体相似。
- 章国栋于凤文高龙超王玮瑾卢美贞计建炳
- 关键词:大豆油裂解熔盐加氢
- 基于TG-FTIR的大豆油热解特性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利用热重-红外分析仪(TG-FTIR)研究了大豆油热解特性。通过大豆油热解产物的在线分析,验证了大豆油的热解机理,大豆油热解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甘油三酯裂解阶段和由第1阶段生成的脂肪酸的裂解阶段。加入两种常用的油脂裂解催化剂碱性氧化物CaO和介孔分子筛MCM-41以考察油脂的催化裂解特性,两种催化剂对大豆油热解反应影响显著,使其热解终止温度升高,主要热解区间扩大,最大热解速率降低;由产物红外光谱图分析可知,CaO有较好的脱氧效果,MCM-41可以抑制酚类物质的生成。利用Coats-Redfern积分法计算大豆油主要热解区间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MCM-41催化下反应活化能降低,而CaO催化过程具有两个失重阶段,第1阶段活化能升高,第2阶段活化能降低。
- 高龙超于凤文高明辉王玮瑾章国栋姬登祥计建炳
- 关键词:大豆油热解活化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