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海相油气勘探前瞻性项目(C0800-07-ZS-164)

作品数:20 被引量:272H指数:10
相关作者:梅冥相孟庆芬高金汉郭荣涛郭丽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海相油气勘探前瞻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层序
  • 9篇地层
  • 9篇层序地层
  • 7篇地层学
  • 7篇层序地层学
  • 5篇元古界
  • 4篇中元古界
  • 4篇微生物
  • 3篇沉积学
  • 2篇叠层石
  • 2篇剖面
  • 2篇前寒武纪
  • 2篇科学命题
  • 2篇灰岩
  • 2篇海平
  • 2篇海平面
  • 2篇海平面变化
  • 2篇海侵
  • 2篇寒武纪
  • 2篇寒武系

机构

  • 19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江苏建筑职业...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7篇梅冥相
  • 4篇高金汉
  • 4篇孟庆芬
  • 3篇郭荣涛
  • 3篇郭丽娜
  • 2篇刘智荣
  • 2篇陈留勤
  • 2篇霍荣
  • 1篇杨锋杰
  • 1篇刘自亮
  • 1篇文立坤
  • 1篇岳亮

传媒

  • 7篇古地理学报
  • 4篇地层学杂志
  • 3篇地学前缘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白云岩成因及...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5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沉积层序形成机制的海平面变化解释:层序地层学的重要科学命题之二被引量:9
2012年
从早期的"层序"概念到"沉积层序"概念的最大变化,表现为从一个只是由不整合面所限定的单位演变为一个由不整合面及其可以对比的整合面所限定的单位;"可以对比的整合面"这个术语的增加促使"沉积层序"成为一个在一系列构造—沉积背景中的实用单位。但是,这个"可以对比的整合面"又被刻画为一个时间面,一个等同于Exxon层序地层学模式中的基准面下降开始的时间变化面。这种把层序界面作为概念性时间面的使用,导致了层序地层学等同于年代地层学,最终造成了层序地层学中与界面识别和单位定义相关的一系列问题的误解。基于把"可以对比的整合面"刻画为一个时间面,对"沉积层序"提出的一个大胆的解释:即在世界的大多数地方,那些在地震剖面上所识别出的、造成层序界面重复性发育的基准面变化应该归因于海平面变化。这个大胆解释在掀起了全球海平面研究高潮的同时,又造成了层序地层学的一些概念体系的不协调,主要表现在层序界面在海平面变化曲线中位置标定的剧烈争论:1)下降拐点;2)海平面变化的最低点;3)海平面变化的最高点。就像不整合面作为一个地层的时间屏障而成为层序界面一样,层序形成的海平面变化解释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概念体系的不协调就成为层序地层学的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命题。追索前辈学者对该问题的认识和争论,不但有利于了解三十余年以来层序地层学所取得的许多重要进展,而且有助于层序地层学的进一步发展而成为具体的地层学分支。
梅冥相
关键词:海平面变化层序地层学
微生物席沉积学:一个年轻的沉积学分支被引量:42
2011年
现代实例和岩石记录的研究表明,微生物席是一个特别的微生物群落,这个特殊的微生物群落就像一个复杂的食物网一样,群落中的每一个组成成员紧密相互依赖,从而构成了地球上形成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生态系。微生物席在沉积岩中留下了丰富而且复杂的记录,在碳酸盐岩中最为典型的产物就是叠层石,在碎屑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产物就是"微生物诱发的沉积构造(M ISS)"。对这些特殊沉积记录的长期研究和探索,产生了沉积学在地球生物框架下的一个年轻分支——"微生物席沉积学";这个以微生物席为研究对象的年轻的沉积学分支,在研究地球早期生命演变、探索生物圈对水圈和大气圈的长时间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若干的新概念和新思维,赋予这个年轻的沉积学分支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代表了沉积学在近年来的一个重要进展之一。
梅冥相
五台山南缘中元古界的层序地层特征及其古地理意义:以山西五台陈家庄剖面为例被引量:2
2010年
中元古代时期的五台山南缘是华北克拉通北部的燕辽裂隙槽与南部的晋豫陕裂隙槽之间的交接地带。在该地区中元古界由常州沟组潮坪沉积体系碎屑岩地层和高于庄组潮坪沉积体系碳酸盐岩地层组成,常州沟组与下伏的早元古界滹沱群为角度不整合接触,高于庄组与上覆的寒武系之间为地层间断时间超过1000 Ma的平行不连续面;残留不全的元古界不但成为前寒武纪层序地层学划分的典型代表,而且成为窥视早期来自南部裂陷槽向北海侵以及晚期来自燕辽裂陷槽向南海侵的宝贵的物质记录,并且成为重新审视晋豫陕裂陷槽与燕辽裂陷槽的争议较大的地层对比的关键地层记录。对山西五台沉积状剖面中元古界沉积序列及其所表征的层序地层学特征的观察和描述,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用的线索,因而具有重要意义。
梅冥相
关键词:层序地层中元古界
从不整合面复杂的地质涵义窥视层序地层学的诞生:层序地层学重要的科学命题之一被引量:17
2011年
不整合是地层记录中最显眼的最壮观的地质现象之一,这种表现为地层的不协调接触关系的地层面具有复杂的地质学涵义。上世纪60年代以前,地质学家对不整合的地质涵义主要集中在构造地质学方面,因为角度不整合明显包含着褶皱幕,这不但产生了构造旋回或构造地层学的概念,而且产生了繁杂混乱的不整合名称。在沉积岩地层中,不整合常常表现为两种:角度不整合面和平行不连续面;前者表明存在明显的构造作用,后者可能意味着构造上升,而且均包含有明显的地层缺失。早期的学者将不整合面所限定的地层序列定义为"层序",代表只是由不整合面所限定的地层单位;随着地震地层学的兴起和广泛应用,地层体内部各种终止现象的发现、以及它们的地层学和沉积学解释,导致了层序地层学的出现,从而产生了"层序"这一术语的变化,即"不整合面及其可以对比的整合面所限定的相对整合的地层序列"为新的"层序"概念。新的定义不但使层序地层学进入了地层学实践的主流,而且赋予了层序地层学新的活力。但是,在基于地震资料的层序地层学模式中,把可以对比的整合面被刻画为等同于基准面上升的时间面。这种将概念性的时间面作为层序界面一部分的使用,导致了层序地层学等同于年代地层学,而且这种解释导致了一系列的误解和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层序地层学中单元的定义和界面的识别。特别有趣的是,基于地震反射终止所提供的地层体内部各种复杂的终止现象,在建立"沉积层序"的地震地层学模式时,地质学家们展现了极为精妙的地层穿时性的实际几何形态。所以,追索不整合面的复杂地质涵义来了解层序地层学的发展和存在问题自然就成为层序地层学的重要科学命题之一,解读前辈学者对这个科学命题的长期探索将有助于层序地层学的进一步发展�
梅冥相
关键词: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不整合面穿时性层序
从旋回的有序叠加形式到层序的识别和划分:层序地层学进展之三被引量:41
2011年
在Exxon层序地层学概念体系中,由不整合面及其可以对比的整合面所限定的地层单位被定义为层序,即三级沉积层序;构成三级层序的单元为体系域,体系域由若干准层序和准层序组所组成。基于海岸沉积的层序地层模式,准层序被定义为"由海泛面所限定的层或层组组成的一个相对整合的序列";作为准层序界面的海泛面被进一步定义为:一个将老地层与新地层分开的面,穿过该面存在一个突然的"水深加深"。因此,从海泛面到准层序,其定义由于不具有普遍性而表现出欠完整性。虽然类似级别的地层单元后来又被Exxon的科学家修改为"高频层序",但是,准层序这个欠完整的概念一直被广泛使用着。与层序地层学的Exxon时代大致同步,或者在更早的时期,地质学家就已经注意到那些由岩层所构成的沉积旋回,以"洛非尔旋回层"为典型代表;这种类似的旋回性沉积记录,后来被进一步定义为"米级旋回",而且将米级旋回进一步解释为异成因机制控制下的自旋回沉积过程(间断—加积—旋回机制;PAC机制)的产物,这种异成因机制是与米兰柯维奇旋回相关的极地冰盖的消长所造成的海水体积变化,以及由这种数万年至数十万年级别的海水体积变化所产生的高频海平面变化旋回。这些厚度为数厘米至数米的沉积旋回,在长周期三级层序中常常构成有序的叠加形式,这种叠加形式成为研究三级层序内沉积趋势变化的主要标志。再者,对与米兰柯维奇旋回存在成因关联的沉积旋回的研究,成为另一个地层学分支——旋回地层学的主要内容。如果说对Exxon层序地层学概念体系不协调的研究是第1个进展、对长周期层序的形成机制的探索为层序地层学的第2个进展,那么,从旋回的有序叠加形式到层序的识别与划分,不但表现出了旋回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的交融,而且也代表了层序地层学的第3�
梅冥相
关键词:准层序沉积旋回沉积层序
从正常海退与强迫型海退的辨别进行层序界面对比:层序地层学进展之一
针对类型1和类型2层序定义过程之中所存在的慨念体系的不协调,1988年以后的层序地层学发生了较多的变化,这些变化代表了层序地层学的重要进展之一。这些变化包括:(1)成因地层层序的提出,表明了一个"水下不整合面"——最大海...
梅冥相
关键词:层序地层模式层序地层学
天津蓟县中元古界雾迷山组微指状叠层石及其对1250Ma±叠层石衰减事件的响应被引量:27
2008年
天津蓟县中元古界雾迷山组是一套厚度超过3000,m的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在该序列中潮下相叠层石生物层、凝块石生物丘与潮坪相泥晶白云岩、潟湖相白云质泥页岩一起构成若干个环潮坪型米级旋回——"雾迷山旋回层"。在雾迷山组下部发育微指状叠层石,并被古生物学家定义为"Pseudogymnosolen mo-panyuensis-Scuphus-Yangzhuang columnaris"组合,即假裸枝叠层石科叠层石,沉积学家将其解释为元古代文石(灰华)海底沉淀物所构成的叠层石,代表从太古代海底结壳状文石沉淀物组成的叠层石到新元古代碎屑结构相的泥晶碳酸盐岩叠层石过渡时期的特殊产物。因此,雾迷山组巨厚的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记录了元古代文石(灰华)海底沉淀物所构成的特殊的叠层石大规模消亡的层位,为研究前寒武纪以叠层石为代表的微生物碳酸盐岩所经历的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历史演变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梅冥相高金汉孟庆芬刘智荣
关键词:雾迷山组中元古界
震动变形构造所表征的震积岩:以河北宣化中元古界高于庄组第三段为例被引量:5
2012年
地震变形构造主要包括小级别的张性或压性断层、不协调的软沉积物变形褶皱等,这些变形构造以震动变形作用为特点从而成为识别和定义地震岩的主要标志。在河北宣化一带的高于庄组第三段下部的白云质灰岩或灰质白云岩层之中,发育了极为典型的地震变形构造,包括层内断层、层内褶皱以及极为典型的碎裂角砾岩等。高于庄组第三段地震变形构造的发现,为探索和研究地震作用对沉积岩层的破坏和改造而区分于其他的事件沉积如海啸沉积和风暴沉积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例,也为更加深入理解高于庄组第三段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的产出背景提供了重要资料。
梅冥相
关键词:中元古界
21世纪初期层序地层学发展的新方向被引量:6
2012年
层序地层学是在年代格架中划分和对比沉积岩的一门分支学科。尽管使用广泛,但是由于多种模式并存,术语使用缺乏规范,所以没有纳入任何地层规范和指南。鉴于此,以Catuneanu为首的地质学家致力于将层序地层学标准化,并且把层序重新定义为"在可容纳空间或沉积物供给变化的一个完整旋回中所形成的地层序列",提出了非依赖模式型(model-independent approach)的标准化工作流程,强调层序地层学的重点是体系域和层序地层界面,并且根据可使用资料的质量选择最佳层序模式(如沉积层序模式、成因层序模式)。层序地层学的标准化不论是否可以引领层序地层学进入国际地层规范和指南,这对于在复杂而不完整的岩石记录中寻求某种普遍规律都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并且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重要线索。
郭荣涛陈留勤霍荣
关键词:层序地层学
关于“超微细菌”的争论:灰岩成因研究的重要驱动力被引量:7
2011年
在高倍(>50000×)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显微镜(AFM)或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下,那些在岩石和矿物中所见到的纳米级别的物体常常吸引了地质学家们的注意。这些物体大小在25~300nm之间,多呈球状、棒状或卵圆状;对这些物体的成因,存在不同的看法而导致了剧烈的争论。因为这些物体与真菌中的球菌和杆菌总体相似,而且它们总是以链状或束状的形式产出,所以被解释为细菌的"侏儒形式"或"超微细菌",或者是它们的化石对等物即"超微化石"。对于超微细菌的存在,来自于地质学角度的反对聚焦在这个级别的特征物可能存在多重成因,如微矿物包裹体或结晶学的边缘效应;从生物学角度看,对于独立生命所必需的所有构成来讲,直径小于140nm的球状体实在是太小了。因此,产生于世纪之交的这场争论,迄今还在持续着。尽管这场争论还没有一个肯定的结论,但是,它却成为研究灰岩成因的重要驱动力。
梅冥相
关键词:超微化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