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11531291)

作品数:5 被引量:102H指数:4
相关作者:焦晓光隋跃宇魏丹王贵强张兴义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土壤
  • 3篇施肥
  • 3篇酶活性
  • 2篇土壤酶
  • 2篇农田
  • 2篇农田黑土
  • 2篇黑土
  • 2篇长期施肥
  • 1篇养分
  • 1篇有机无机
  • 1篇有机无机肥
  • 1篇有机质
  • 1篇有机质含量
  • 1篇施肥处理
  • 1篇土壤肥力
  • 1篇土壤酶活
  • 1篇土壤酶活性
  • 1篇土壤温度
  • 1篇土壤养分
  • 1篇土壤有机

机构

  • 5篇黑龙江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黑龙江省农业...

作者

  • 5篇焦晓光
  • 3篇隋跃宇
  • 2篇王贵强
  • 2篇魏丹
  • 1篇范晶
  • 1篇张兴义
  • 1篇张少良
  • 1篇程伟
  • 1篇林智慧
  • 1篇郑刘涛
  • 1篇杨欢
  • 1篇赵武雷
  • 1篇张翠翠
  • 1篇陈一民
  • 1篇邓莹

传媒

  • 2篇中国土壤与肥...
  • 2篇黑龙江大学工...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白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2
2011年
以小白菜为试验材料,利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小白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施肥处理对小白菜产量影响的顺序为有机无机配施>化肥>有机肥处理;对硝酸盐含量影响的顺序为有机无机配施>有机肥>化肥处理;3种施肥处理间Vc、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其中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含量最高。本试验条件下,有机无机配施既可以提高小白菜产量,又能明显改善小白菜营养品质。
焦晓光邓莹赵武雷杨欢郑刘涛张翠翠王贵强
关键词:小白菜硝酸盐有机无机肥
长期培肥对农田黑土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5
2009年
以黑龙江省农科院"黑土肥力与肥效长期定位试验"的农田黑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和转化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无机肥处理能显著增加土壤酶活性,比氮磷钾、有机肥、对照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分别平均增加7.99%、13.78%、18.25%;比氮磷钾、有机肥、对照处理的土壤磷酸酶活性分别平均增加23.63%、12.79%、29.72%;比氮磷钾、有机肥、对照处理的土壤脱氢酶活性分别平均增加21.12%、13.11%、27.32%。5种酶的相关分析表明,各种土壤酶活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土壤酶活性能有效地反映农田黑土在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质量的变化。
焦晓光魏丹
关键词:长期施肥农田黑土土壤酶活性相关系数
长期施肥对薄层黑土酶活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20
2011年
利用29年的长期定位试验,对不同的施肥方式下薄层黑土酶活性及肥力进行了研究,探讨长期施肥对土壤酶活性及与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增强土壤脲酶、磷酸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活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脲酶、磷酸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活性与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脲酶、磷酸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综合活性可以反映长期施肥后薄层黑土质量的变化趋势。
焦晓光隋跃宇魏丹
关键词:长期施肥土壤酶土壤肥力
空间移位下农田黑土过氧化氢酶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空间移位试验为平台,以5种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农田黑土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5种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农田黑土过氧化氢酶活性在玉米生育期内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且5种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农田黑土的过氧化氢酶活性高峰值均出现在拔节期。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容重、含水率之间均呈显著相关。过氧化氢酶对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有直接正效应。
陈一民焦晓光王贵强林智慧隋跃宇范晶程伟张少良
关键词:过氧化氢酶农田黑土土壤养分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脲酶活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2
2008年
利用空间移位长期定位试验,开展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脲酶活性及土壤铵态氮含量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脲酶活性、土壤铵态氮含量在玉米生育期的变化是:灌浆期>大喇叭口期>收获期;在5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中,土壤脲酶活性、土壤铵态氮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北安>嫩江>海伦>德惠>梨树。
焦晓光隋跃宇张兴义
关键词:土壤脲酶活性有机质土壤温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