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833500)

作品数:15 被引量:277H指数:8
相关作者:于贵瑞张黎何洪林方华军石培礼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通量
  • 3篇千烟洲
  • 3篇人工林
  • 2篇蒸散
  • 2篇生态系统
  • 2篇涡度
  • 2篇涡度相关
  • 2篇利用效率
  • 2篇陆地生态
  • 2篇陆地生态系统
  • 2篇光能
  • 2篇光能利用
  • 2篇光能利用效率
  • 2篇高寒草甸
  • 2篇CO2通量
  • 2篇藏北高原
  • 2篇草甸
  • 1篇氮沉降
  • 1篇氮素
  • 1篇冬小麦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1篇于贵瑞
  • 5篇何洪林
  • 5篇张黎
  • 4篇方华军
  • 4篇石培礼
  • 3篇任小丽
  • 3篇王辉民
  • 3篇武建双
  • 3篇孙晓敏
  • 3篇张宪洲
  • 2篇周宇庭
  • 2篇闵程程
  • 2篇何永涛
  • 2篇盛文萍
  • 2篇周磊
  • 2篇付刚
  • 2篇沈振西
  • 2篇刘敏
  • 2篇刘敏
  • 1篇付超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 3篇Journa...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草业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广东林业科技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的关键耦合过程及其生物调控机制探讨被引量:74
2013年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是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三大主题,而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过程及其生物调控机制则是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的前沿性科学问题。目前,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过程及其调控机制认识的不足是制约评估陆地增汇/减排效果,预测分析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固碳功能影响的瓶颈性问题。本文在综合分析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的耦合过程基础上,论述了制约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空间格局耦联关系的生物地理学机制,制约典型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耦合关系的生物生理生态学机制,以及典型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的关键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过程。重点评述了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的主要过程及其生物调控机制研究进展,包括:(1)植物叶片冠层生物学过程和根系冠层生物学过程及其对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控制机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联与互作关系;(2)土壤微生物功能群网络及其对碳氮循环过程的影响;(3)生态系统碳氮水交换通量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生态系统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与实践。本文最后还简要介绍了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项目"森林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的生物控制机制"的研究思路及其主要研究内容。期望能够通过这些探讨对推动我国该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建设和新技术发展有所贡献。
于贵瑞高扬王秋凤刘世荣申卫军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
数据处理方法不确定性对CO_2通量组分估算的影响被引量:13
2010年
基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4个站点(2个森林站和2个草地站)的涡度相关通量观测资料,分析了CO2通量数据处理过程中异常值剔除参数设置、夜间摩擦风速(u*)临界值(u*c)确定及数据插补模型选择对CO2通量组分估算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数据处理方法均对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年总量估算有显著影响,其中u*c确定是影响NEE估算的重要因子;异常值剔除、u*c确定及数据插补模型选择导致NEE年总量估算偏差分别为0.62~21.31 g C.m-2.a-1(0.84%~65.31%)、4.06~30.28 g C.m-2.a-1(3.76%~21.58%)和0.69~27.73 g C.m-2.a-1(0.23%~55.62%),草地生态系统NEE估算对数据处理方法参数设置更敏感;数据处理方法不确定性引起的总生态系统碳交换量和生态系统呼吸年总量估算相对偏差分别为3.88%~11.41%和6.45%~24.91%.
刘敏刘敏何洪林于贵瑞孙晓敏朱旭东张黎赵新全王辉民石培礼
关键词:CO2通量数据处理方差分析不确定性
基于MODIS算法的藏北高寒草甸的光能利用效率模拟被引量:6
2012年
光能利用效率(light use efficiency,LUE)是指初级生产力与植被冠层所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absorbe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APAR)之比,它反映了植被利用光能的能力。定量化生产力的时空变化是定量化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研究内容,而LUE作为光能生产力模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定量化生产力时空变化的基础。因此,定量化全球植被的LUE是定量化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MODIS光能利用效率算法,本研究模拟了2004-2005年藏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光能利用效率(LUEMODIS),并用观测的光能利用效率(LUEEC)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在MODIS算法中,日最低气温(Tamin)和饱和水汽压亏缺(VPD)分别被用来计算温度胁迫因子(Tscalar)和水分胁迫因子(Wscalar)。相关分析和多重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Wscalar,Tscalar更能够解释观测的LUE的季节变化。2004和2005年的模拟值分别高估了约14.97%和16.57%的观测值,但配对T检验显示模拟值和观测值差异不显著,即基于MODIS的LUE算法在模拟藏北高寒草甸LUE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相关分析表明,观测的LUE与Tamin的相关性好于观测的LUE与平均气温的相关性,这表明在反应藏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LUE的季节变异方面,Tamin优于平均气温。总之,基于MODIS算法的LUE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定量化藏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LUE。
付刚沈振西张宪洲石培礼何永涛武建双周宇庭
关键词:光能利用效率高寒草甸MODIS藏北高原
大气氮沉降通量观测方法被引量:26
2010年
工农业的发展引起含氮化合物排放量日益增多,导致大气向地面输入的沉降量相应增加。大气氮沉降是自然生态系统重要的氮素来源,沉降量的增加必然会对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干扰。针对大气氮沉降组成复杂、时空变异性大、观测的技术方法不统一、研究结果之间可比较性差等关键科学问题,本文从大气氮沉降来源和组成出发,综述了过去几十年来国内外大气氮素干湿沉降在观测方法和测试手段方面的重要进展,详细描述了传统雨量计收集法、降水降尘仪法、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法、降尘缸收集法和沉降速率法等干、湿沉降观测方法的原理,对比不同方法存在的优点与不足;简要对比了国内外大气干、湿沉降通量状况,提供了大气氮沉降区域分布格局方面的量化信息;初步阐明了大气氮沉降观测研究的理论基础和观测原理,为对比分析不同观测方法获得的观测结果提供定性参考,并为不同生态系统氮沉降研究选择合理的观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盛文萍于贵瑞方华军姜春明
关键词:湿沉降干沉降沉降通量沉降速率
基于数字相机的冬小麦物候和碳交换监测被引量:14
2012年
利用数字相机自动、连续监测植被冠层物候变化,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依托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探讨了数字相机在监测冬小麦生长状况及生态系统碳交换方面的作用,得到如下结果:(1)利用数字相机图像提取的比值绿度指数G/R能较好地反映冬小麦冠层物候变化,通过分析比值绿度指数G/R的时间序列,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冬小麦关键生育日期(与人工观测数据比较,误差<3 d),表明数字相机可以作为物候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2)数字相机图像获取的比值绿度指数能较好地模拟冬小麦总生态系统碳交换量GEE,R2为0.66,叶片最大光合同化速率与比值绿度指数G/R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利用数字相机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表征作物生理生态过程。从而为我国开展不同陆地生态系统自动连续物候监测,深入研究不同生态系统物候和碳循环的关系提供支持。
周磊何洪林孙晓敏张黎于贵瑞任小丽闵程程赵凤华
关键词:数字相机涡度相关冬小麦CO2通量
基于模型数据融合的千烟洲亚热带人工林碳水通量模拟被引量:19
2012年
人工林生态系统是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碳平衡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通量观测站的碳水通量和气象观测数据,通过模型数据融合方法对碳水循环过程模型——SIPNET模型关键参数进行反演,模拟了2004—2009年千烟洲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水通量。结果表明:仅用碳通量观测数据优化模型参数时,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模拟效果较好(R2=0.934),而生态系统蒸散(ET)模拟效果较差(R2=0.188);同时用碳水通量观测数据优化时,NEE模拟效果稍差(R2=0.929),但ET模拟效果显著提升(R2=0.824),说明利用碳水通量观测数据同时优化,SIPNET模型才能较好地模拟试验站点碳水通量。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人工林生态系统碳通量对降水变化响应的敏感性分析,发现降水量减少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比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更为强烈,且碳水通量同时参与优化时模型才能较好地模拟碳通量随降水减少而快速降低的趋势,表明如果不能同时利用碳水通量进行参数优化,模型无法正确揭示生态系统碳循环对降水变异的响应。
任小丽何洪林刘敏张黎周磊于贵瑞王辉民
关键词:人工林
Impact of Drought Stress on Net CO_2 Exchange above an Alpine Grassland Ecosystem in the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2013年
Drought may impact the net ecosystem exchange of CO2 (NEE) between grassland ecosystems and the atmosphere during growth seasons. Here, carbon dioxide exchange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in alpine grassland under drought stress in the hinterland of Tibetan Plateau (Damxung, Tibet,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Data were obtained using the covariance eddy technique in 2009. Severe drought stress appeared in the early growing season (May to early July) and September. Drought conditions during the early growing season limited grass production and the green leaf area index (GLAD increased slowly, with an obvious decline in June. When encountering severe water stress, diurnal patterns of NEE in the growth season altered with a peak carbon release around 16:00 h or a second carbon uptake period before sunset. NEE variations in daytime related most closely with O other than PAR when daily averaged @〈0.1 m3 m 3. Seasonal patterns of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GPP) and NEE were also influenced by drought: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of daily-integrated NEE were 0.9 g C m-2 d-1 on 3 July 2009, and -1.3 g C m-2 d-1 on 12 August 2009 with a GPP peak (-2.3 g C m-2 d-1) on the same day, respectively. Monthly NEE from May to July remained as carbon release and increased gradually; peak values of monthly NEE and GPP both appeared in August, but that of ecosystem respiration (R^co) was reached in July. Annual NEE, GPP and Reco of the alpine grassland ecosystem were 52.4, -158.1 and 210.5 g C m-2, respectively. Therefore, the grassland was a moderate source of COs to the atmosphere in this dry year. Interannual variation in NEE was likely related to different water conditions in the growing season. The three greatest contributors to seasonal variation in NEE, GPP and R^co respectively were GLAI〉Ta〉O, GLAI〉O〉PPT, and Ta〉GLAI〉PAR. Seasonality of GLAI explained 60.7% and 76.1% of seasonal variation in NEE and GPP, respectively. GPP or NEE was more sensitive than Reco to variation in GLAI, and ecosystem
赵玉萍张宪洲石培礼王景升武建双
关键词:DROUGHT
基于神经网络的杉木人工林碳通量影响因素的选择被引量:2
2014年
对碳循环影响因素的研究是预测碳通量的重要环节,也是研究碳循环的重要基础。利用亚热带地区湖南省会同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08年7—9月的碳通量和环境因子观测数据,采用遗传神经网络模型对碳通量预测因素进行优化选择,并与传统的相关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型CIV.8(输入参数包括空气温度Ta、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CO2浓度ρc、空气相对湿度Rh、风速Ws、土壤温度Ts)是所有模型中模拟效果最好的。光合有效辐射与碳通量的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是-0.704(P=0.000);降雨量与碳通量的相关性最弱,相关系数是0.002(P=0.854)。最多输入变量或最复杂的神经网络结构并不能得到最好的模型。
温旭丁赵仲辉邓湘雯
关键词:遗传神经网络碳通量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集成研究的e-Science系统构建被引量:7
2012年
全球/区域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具有多台站联网观测、多源异构数据、多模型综合分析、跨领域科学家协同工作等特点。以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为基础平台,论述建立碳循环科研信息化环境(e-Carbon Science)的迫切性,系统阐述e-Carbon Science的目标、组成、关键技术及研究进展,构建了由"四环境(碳循环数据集成与服务环境、模型模拟环境、可视化分析环境、科研协同工作环境)、三系统(站点、区域、全国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评估应用系统)"组成的ChinaFLUX e-Carbon Science,形成ChinaFLUX通量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处理—可视化—共享服务的一体化系统,实现不同尺度的碳收支快速评估与模拟,支撑并促进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和生态信息学发展,对我国野外台站网络信息化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何洪林张黎黎建辉周园春任小丽于贵瑞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的主要进展及发展展望被引量:92
2014年
基于微气象学理论的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技术实现了对生态系统尺度的生产力、能量平衡和温室气体交换等功能和过程的直接测定,特别是全球尺度通量塔观测网络的联合观测是实现从生态现象观察和生态要素观测跨越到全球尺度生态系统功能状态变化观测的重大突破。本文回顾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的创建及发展历程,系统介绍了ChinaFLUX的科学目标和设计理念、观测技术体系、观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及长期积累;综合评述了ChinaFLUX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的收支评估和交换过程的环境响应、碳通量时空格局及其形成机制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最后,在探讨未来全球尺度通量塔观测网络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ChinaFLUX的主要发展方向、关键科学问题与未来工作重点,为中国通量观测研究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于贵瑞张雷明孙晓敏
关键词:涡度相关CHINAFLUX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