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808105)
- 作品数:3 被引量:35H指数:3
- 相关作者:耿建梅唐树梅吴露露余爱王蓓蓓更多>>
- 相关机构:海南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两个水稻品种富硒特性比较研究被引量:13
- 2014年
- 以前期田间试验筛选出的富硒能力较强的水稻品种捷丰优629和谷丰优8312为材料,采集硒含量不同的稻田土壤,通过盆栽试验进一步研究了两个水稻品种对土壤硒的吸收、分配及其糙米和精米中无机硒与有机硒含量的组成特点。结果表明:两个水稻品种植株的硒累积量、糙米和精米的硒含量与有机硒含量都是高硒土壤极显著高于低硒土壤,表明高硒土壤有利于稻米硒的累积与有机硒的合成,因此生产优质富硒大米最好选择硒含量较高的稻田土壤。无论在高硒土壤还是低硒土壤上,捷丰优629植株中硒累积量和籽粒中硒累积量与谷丰优8312的差异都不显著,但捷丰优629的糙米和精米中硒含量以及有机硒含量都极显著高于谷丰优8312,表明捷丰优629吸收的硒易分配到可食用部位(糙米和精米),而且其无机硒向有机硒的转化能力较强,因此综合比较来看捷丰优629富硒特性优于谷丰优8312。
- 耿建梅王文斌吴露露王蓓蓓唐树梅
- 关键词:水稻品种土壤硒无机硒有机硒
- 不同早稻品种对喷硒的响应被引量:6
- 2011年
-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海南省主栽的12个早稻品种对叶面喷施亚硒酸钠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硒分别提高糙米和精米平均硒含量43%和34%,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种对喷硒的响应不同,与对照相比,喷硒显著提高丛优629和特优5735的糙米硒含量,因此,在海南低硒地区可选择种植这两个水稻品种生产富硒大米。
- 耿建梅秦俊豪张小亮梁权辉唐树梅
- 关键词:早稻富硒大米
- 海南省富硒杂交水稻品种筛选被引量:19
- 2010年
- 水稻累积硒的基因型差异非常明显,筛选出富硒能力较强的杂交水稻品种,对开发海南富硒土壤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田间试验对海南杂交晚稻品种(主栽品种和一些即将推广试种的品种共63个)和早稻品种(主栽品种共12个)进行富硒品种筛选,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不同晚稻和早稻品种的糙米、精米平均硒含量差异都极显著,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4倍,表明进行富硒品种筛选的必要性。以精米的硒含量达到富硒食品标准(0.1~0.3mg/kg)作为富硒品种筛选指标,富硒晚稻品种主要有'谷丰优8312''、博Ⅱ优510''、南丰优61208''、捷丰优629''、京5优182''、热香1号''、南丰优/6256'和'博Ⅱ优629';富硒早稻品种主要有'红泰优996''、Ⅱ优128''、丛优629''、Ⅱ优202'和'特优57353'。
- 耿建梅吴露露余爱唐树梅
- 关键词:晚稻早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