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BK2011578)
-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4
- 相关作者:谢旻王体健冯文欧阳琰陈飞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学研究院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 南京地区光化学污染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以高浓度臭氧为主要特征的光化学污染是城市地区主要的大气污染问题之一。利用WRF-CALGRID空气质量模式系统模拟南京地区的光化学污染特征,结果显示前体物的浓度分布与污染物排放的情况较吻合,臭氧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城市的下风方向、源区浓度较低,白天臭氧的浓度普遍大于日平均浓度。利用WRF-CALGRID模拟减少35%前体物排放后臭氧浓度的变化,结果显示前体物浓度减小幅度与35%相差不大,减少NOx时臭氧增加、减少VOC时臭氧减少,说明南京城市区域多为VOC控制区;进一步通过光化产物指示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南京地区的指示因子数值小于敏感性过渡值,控制臭氧浓度要控制VOC的排放。利用WRF-CALGRID模拟未来气温增加条件下臭氧的变化,结果显示南京大部分地区浓度将增高1×10-9以上。城市光化学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 谢旻李明高朱宽广王体健杨浩明胡海波白紫宸
- 关键词:光化学污染臭氧
- 夏季学生公寓热环境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基于AIRPAK软件,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对夏季学生公寓热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壁挂式空调在制冷工况下对温度场的影响;并针对学生在室内活动特征,分别对休息状态和学习状态下热舒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受至出风口距离、室内陈设以及重力影响,温度与热舒适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分布均存在不均匀现象。研究结果为改善学生公寓热环境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冯婧杭建谢旻葛鸣洁韩潇宫艺姝
- 关键词:室内空气质量热环境计算流体力学热舒适
- 区域空气质量模拟中查表法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在自行开发完善的区域空气质量模式系统RegSRRMS中应用查表法,模拟中国典型城市群对流层大气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评估该方法在大气复合污染事件预测和控制中的有效性.首先,利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空气质量模式WRF-CHEM中的化学模块建立了包含完善气相化学、气溶胶过程的箱模式WRFBOX.其次,利用WRFBOX进行化学反应敏感性分析,基于影响污染物的重要因子分别建立了臭氧(O3)及其前体物、无机盐气溶胶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查算表数据库,并检验其有效性.最后,将此查算表数据库引入RegSRRMS,建立简化的查表算法.利用直接耦合机制法和查表法对2000年3月珠三角地区污染个例中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进行模拟.通过比较2种方法的模拟结果,显示查表法计算效率提高了57%,能够反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非线性特征、气溶胶及其前体物的平衡关系,具有高分辨率、高时效性,能够方便快捷地给出源和受体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可靠.在区域空气质量模式中应用查表法有利于大气污染事件的快速预测以及大气污染控制的快速决策.
- 谢旻王体健江飞李树蔡彦枫庄炳亮
- 关键词:空气质量模式查表法大气复合污染大气污染防治光化学反应二次有机气溶胶
- 中国地区人为热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3
- 2015年
- 利用中国统计年鉴中全国各省份的非再生能源消费资料和2.5min×2.5min分辨率的人口格点数据,对中国地区人为热排放的时空分布进行研究,讨论了其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地区人为热通量随时间持续增长,特别是在2000年后增长加速,1985年到2000年从0.09W/m2增长到0.16W/m2,而到2013年已经增长到0.38W/m2.中国地区的人为热排放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在华北、华东和华南,由于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人为热的污染很严重;在华中地区,人为热污染较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以武汉为中心的经济圈;在东北地区,以大连、沈阳、长春和哈尔滨为中心的城市区域人为热污染也较为严重;而在西北和西南的大部分地区,人为热排放量很小,仅在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的区域较大.历年来全国年均人为热的最大值都出现在上海,其中2010年最大,为113.5W/m2,上海人为热排放的年均值增长明显,可达到0.6W/m2/a.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为热的排放愈来愈强,热污染对城市和区域的气候以及空气污染的影响也会越来越重要.
- 谢旻朱宽广王体健冯文朱新胜陈飞欧阳琰刘芷君
- 关键词:能源消费热污染
- 南京一次大雾过程边界层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雾、霾影响空气质量,特定气象条件有利于雾、霾形成。利用南京大学仙林综合观测基地的近地层湍流资料以及MICAPS气象资料,分析了2011年11月18日南京一次大雾过程的边界层特征。结果表明,大雾发生前后南京处于高空低压槽前,西南暖湿气流向南京地区输送充足的水汽,而近地面主要受到低压倒槽的控制,使得近地层相对湿度一直在90%以上。边界层上空(约300~500 m)存在很强很厚的逆温层,近地层动量通量几乎为0,感热通量也几乎为0,表明大雾期间南京地区大气一直处于稳定的边界层中,近地层湍流很微弱,有利于大雾的形成和维持。能谱分析表明,能谱高频段满足-2/3率,但中低频率部分可能由于非均匀下垫面地形的影响,分布比较杂乱。
- 谢旻王明彭珍李明高孙鉴泞戎春波
- 关键词:边界层逆温层湍流通量能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