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5003274)

作品数:15 被引量:32H指数:4
相关作者:郭开华刘杰裴念强何振辉李廷勋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4篇氧化碳
  • 4篇二氧化碳
  • 3篇机械泵
  • 3篇机械泵驱动
  • 3篇CO2
  • 2篇动力机械
  • 2篇动力机械工程
  • 2篇热管
  • 2篇两相回路
  • 2篇两相流
  • 2篇毛细力
  • 2篇接触角
  • 2篇航天
  • 1篇电子学
  • 1篇动力学
  • 1篇多传感器
  • 1篇压力脉冲
  • 1篇液滴
  • 1篇蒸发
  • 1篇制冷

机构

  • 13篇中山大学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青岛理工大学

作者

  • 9篇郭开华
  • 9篇刘杰
  • 7篇何振辉
  • 7篇裴念强
  • 7篇李廷勋
  • 3篇肖文佳
  • 3篇顾建明
  • 2篇李庭勋
  • 2篇余国保
  • 2篇黄臻成
  • 2篇孙西辉
  • 2篇倪江群
  • 2篇唐承佩
  • 1篇王自鑫
  • 1篇冯国聪
  • 1篇陈粤
  • 1篇潘志文

传媒

  • 3篇工程热物理学...
  • 3篇制冷学报
  • 1篇量子电子学报
  • 1篇半导体技术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核动力工程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传感技术学报
  • 1篇Scienc...

年份

  • 2篇2009
  • 5篇2008
  • 7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垂滴法测量CO2与不锈钢表面的接触角
2008年
为测量CO2与固体表面的接触角,研制了一台可视化的高压测试釜,并搭建一套完整的恒温控制系统.实验中使用垂滴法表现不同温度液体CO2在其蒸气环境中与不锈钢表面的接触角.液滴图像被工业摄像机采集到计算机中,利用3次样条的主动轮廓线法计算接触角的大小.根据实验结果给出了一组可靠的接触角测试数据,实验数据表明CO2对不锈钢表面具有良好的浸润性,而且该方法可以作为高压液体与固体表面接触角测量的一套标准测试方法.
裴念强郭开华刘杰李廷勋
关键词:CO2不锈钢接触角
二氧化碳在金属丝网的毛细动力学实验与分析
2007年
二氧化碳(CO2)作为制冷剂具有环保及良好的热力特性,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将率先应用在航天毛细驱动的两相循环冷却技术(CPL)和环路热管(LHP)中,但是由于它的工作压力较高,对其毛细动力特性研究还没有实验支持。文章的目标是通过实验测量CO2在不锈钢丝网爬升的动态结果,进行毛细上升的动力学分析,并将实验结果与几个经典的公式进行比较,找出最佳适用公式。
裴念强刘杰郭开华李廷勋余国保
关键词:二氧化碳毛细力毛细作用丝网
二氧化碳两相回路启动时的压力脉冲现象及其抑制被引量:2
2008年
机械泵驱动的二氧化碳两相回路热控系统在热载荷启动时,由于蒸发段的液-汽相变需要形核而容易造成过热。本文介绍了这部分的启动实验,结果发现,采用长程毛细管结构的蒸发器对分布式热源进行集热时,在冷工况、高热载荷、低热流密度的情况下会因液—汽相变导致压力脉冲。实验还给出了简单有效的方法抑制这种脉冲的影响。
黄臻成肖文佳孙西辉潘志文郭开华何振辉
关键词:压力脉冲
航天探测器CO2两相主动热控系统试验及分析
2009年
本文设计了一种以机械泵驱动的CO_2两相散热系统,用于高热流密度航天探测器的高精度温度控制。分别对其稳态特性包括散热热流密度、流动阻力特性和动态性能包括启动特性、控温特性试验研究发现:机械泵CO_2两相控温系统控温精度不低于1.5℃,启动性能和控温实时性能良好。
李廷勋刘杰肖文佳何振辉
关键词:CO2航天
Measurement of contact angle between stainless steel surface and carbon dioxide by pendant drop method
2008年
To measure contact angle between CO2 and solid surface, in this study a visual high-pressure vessel has been developed, with a corresponding well-controlled constant temperature system. Pendant drop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tact angles of CO2 on a stainless steel surface in its own vapor. The image of the pendant drop is recorded by a camera, and a B-Snake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contour and the contact angle of the drople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have provided a set of well tested data, which show that CO2 has good infiltration into stainless steel surface and the de- veloped method can be used as a standard testing one for measuring the contact angle between high-pressure liquid and solid surface.
PEI NianQiangGUO KaiHuaLIU JieLI TingXun
关键词:二氧化碳温度系统
半导体制冷在机械泵热管控温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机械泵驱动环路式热管冷却系统是近年来空间散热的研究热点,其工作点的温度控制,特别是对降温速率的控制一直是一项技术难题。新型的设计结构将系统回路同半导体制冷片有机结合,既可以保证热端热量即时释放,又能对储液器有效冷却。通过验证,该方法切实可行且效率较高。
刘杰裴念强郭开华何振辉李庭勋顾建明
关键词:半导体制冷机械泵驱动环路热管储液器温度控制
AMS-02中的TTCS系统及其监控策略研究
2007年
硅微条探测器热控制系统(Tracker thermo control system,TTCS)是阿尔法磁谱仪(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AMS)内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其主要任务是将AMS-02内部硅微条探测器产生的热量传导到辐射板以排散到太空,并维持探测器内部温度高度稳定。为提高可靠性,TTCS运行过程监控采取了结合自保护机制的分层监控实现策略.首先介绍了TTCS系统总体架构及组成;在此基础上着重描述了TTCS监控硬件平台,并分析了分层监控策略的模型结构和功能分配,硬件实现的自保护机制(Health-guard)进一步提高了系统运行安全度,最后结合地面模拟测试平台,给出了系统运行测试结果.该监控策略已成功应用在TTCS原型件设计中.
唐承佩王自鑫倪江群
关键词:光电子学阿尔法磁谱仪
并行蒸发器机械泵驱动两相冷却系统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机械泵驱动两相流冷却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航天电子发热元件的冷却环路,其实验研究较少。文章通过启动实验和周期性边界实验对系统基本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启动过程蒸发段上下两侧保持稳定状态,工质在各蒸发器支路温度都呈现从液态单相到过热液态再到两相的变化趋势,并且过热时间略有不同,这主要是由于管路布局不同和以及重力作用的影响;周期边界温度变化实验表明即使在冷凝器的边界温度波动超过30℃的条件下系统仍然保持良好的散热,并且在总长度约12米的蒸发段保持小于0.5℃温差。
刘杰李廷勋郭开华何振辉
关键词:热工学热控系统机械泵驱动航天
基于FPGA的多传感器融合单元的设计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面向空间探测应用的电子系统设计对有效载荷温度采集值的可信度要求较高.首先分析了常用的静态TMR(Triple Modular Redundancy)模型的特点,并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简要描述了传感变送部分电路设计,并着重阐述了基于FPGA的数据采集和表决模块的硬件实现;最后结合测试数据证明了该数据融合单元设计实现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唐承佩冯国聪吕嘉昕倪江群
关键词:数据容错三模冗余自重构现场可编程阵列
CO2两相回路启动过程阶段蒸发和干烧现象分析
2009年
采用并联蒸发器作为传热元件,并联冷凝器作为散热部件,建立了包括热量收集、传递与排散的机械泵驱动两相回路集成试验系统,并对该系统的热启动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在冷工况、低热流密度的情况下,采用长程毛细管结构的蒸发器对分布式小热源进行集热时,会出现阶段性形核沸腾蒸发,并且上游过热液体形核沸腾后会导致下游出现干烧现象。(2)对于该系统,并联蒸发器相同热量同时启动是相对较好的启动方式。
孙西辉黄臻成陈粤肖文佳何振辉J Van EsA Pauw
关键词:干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