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AMZ001)
- 作品数:7 被引量:50H指数:4
- 相关作者:汤惠生梁中李一全周春林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青藏高原青铜时代的酋邦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
- 2013年
- 青藏高原在青铜时代时已经发展到一个酋邦社会。史书称其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姓为种号,也就是父子联名命名制度的变体。其社会结构呈现出与游牧的生活方式相呼应的分枝性社会结构:大豪、中豪、下豪。与此相应的考古资料便是季节性的石圈石围遗迹、等级分明并且象征游牧生活的墓葬遗迹,以及其它堆积很薄的居住遗址。
- 汤惠生
- 关键词:青藏高原青铜时代酋邦社会结构
- 青海昆仑山山口发现的细石器考古新材料被引量:24
- 2013年
- 2009年考古学家在通往青藏高原腹地,亦即藏北高原的昆仑山山口地区的野牛沟新发现了一处(海拔3800m)早期人类活动细石器地点.该地点尚有两处保存完好的火塘遗存,对火塘灰烬进行AMS14C测年,其时代为7500aBP左右,这不仅意味着该地区细石器年代的确认,同时也为普遍见诸青藏高原而又缺乏地层与断代的细石器地点提供了可靠的年代参照.在火塘周边还发现一定数量的细石器,包括细石核、石叶、刮削器以及用于加工石器的残石块.石器的质料、组合以及类型等都反映出一定的权宜性,结合火塘的临时性,初步分析认为这是一处全新世早中期游动至此的、主要以采集狩猎为目的的随机性食物搜寻者的遗存.
- 汤惠生周春林李一全梁中
- 青藏高原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初期的考古学文化及经济形态被引量:18
- 2011年
- 一绪言“史前”的概念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时间界定[1]。就本文所涉及的青藏高原而言,传统上将其界定在从距今三万年左右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人类遗迹开始,直到公元7世纪中叶,即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这段时期[2]。从时间上看,这是一个包括旧石器、新石器和青铜三个考古学时代的漫长过程。
- 汤惠生
-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青藏高原经济形态吐蕃王朝松赞干布
- 高原考古学:青藏地区的史前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青藏高原早期人类遗存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不仅不是人类最初的起源地之一,相反却是世界上最后一块被人类占据的土地。最早的人类迁徙到青藏高原的路线及生存环境如何,作者提出可以用高原考古学的体系新辟一个研究方向。
- 汤惠生李一全
- 关键词:青藏高原
- 青藏高原史前的“广谱革命”被引量:3
- 2011年
- 在青藏高原出土的考古材料中发现,大约距今20000-8000年之间,此地的石制工具呈现出小型化的特征,这意味着此时已有了对小型动物的狩猎;与此同时,食物加工和盛放工具(如研磨器、陶器)的出现,成为人类对于食物强化利用的物质证据。对小型动物的狩猎和食物强化利用作为20世纪70年代美国考古学家提出的"广谱革命"的理论特征,不仅适用于北美,同时也适用于青藏高原的史前考古。
- 汤惠生
- 关键词:细石器
- 西藏青铜时代的社会经济类型及相关问题被引量:8
- 2012年
- 目前西藏高原青铜时代考古学材料所能观察到的经济模式有两种:一是以曲贡遗址为代表的农—牧业兼营的经济类型(青铜器早期);二是以加日塘为代表的游牧—猎兼营的游牧经济类型(青铜器晚期)。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或青铜时代早期,西藏腹地的古代居民便已经开始驯化牦牛,通过考古材料推测马的驯化时间,可以证明西藏高原专业化的游牧社会至少在青铜时代晚期便已经出现。
- 汤惠生
- 关键词:游牧经济
- 青藏高原旧石器若干问题的讨论被引量:4
- 2010年
- 青藏高原旧石器的古老性、人类移居的时间及其过程、文化渊源、文化的适应等问题,不是仅靠考古便可解决的,21世纪以后青藏高原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展,越来越多地结合了地质学、分子生物学、高科技断代、古气候与古环境学等相关学科,从而形成了一种跨学科的研究趋势。这种跨学科研究向我们揭示了越来越多有关旧石器时代人类在青藏高原移居和生活的信息。
- 汤惠生
- 关键词:青藏高原旧石器时代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