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6102) 作品数:16 被引量:56 H指数:5 相关作者: 严涛 曹文浩 王建军 胡煜峰 韩帅帅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天文地球 金属学及工艺 更多>>
海水管道系统大型污损生物特点与防除对策 引言——以海水替代淡水作为工业用水是解决沿海城市利地区淡水资源贫乏的重要途径,然而,海洋生物在海水管道系统内壁的附着生长,会导致阀门无法关严或引发堵塞,减少冷却水流量,降低冷却器热交换效率,甚至损坏设备仪表,造成严重事故... 严涛 胡煜峰 王建军 曹文浩 郑成兴 林岳光文献传递 热带、亚热带近海设施生物污损特点与研究展望 引言—国际上通常将离岸3海里以远或水深超过50 m的海域定义为近海海区。在低纬度的热带、亚热带海区,水温较高,生物种类繁多,生长迅速,附着期长,生物量大,对船舶和各类海上设施危害极大,严重影响海洋设施的安全与使用寿命。了... 杨天笑 曹文浩 陈池 胡煜峰 陈如江 张慧 欧阳雄 严涛文献传递 中国沿海污损性双壳类特点分析 双壳类软体动物的附着污损会对人们的海洋经济活动造成严重的危害。中国沿海污损性双壳类以紫贻贝(Mytilus edulis)、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褶牡蛎(Alectryonella plicatula)... 王涛 严涛 曹文浩 张慧 岳维忠 程志强 谢恩义关键词:双壳类 文献传递 开放海区养殖鲍新技术效益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为发展离岸开放海区鲍养殖产业,拓展养殖空间,对兴化湾新近开发的开放海区与传统遮蔽海区,延绳式PVC管养新技术与传统筏架式筐养技术的效益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经济效益以开放海区PVC管最高,其次为开放海区塑料筐,最差为遮蔽海区塑料筐,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78、1∶2.23、1∶1.07。遮蔽海区塑料筐和开放海区塑料筐需要再延长272 d和136 d才达到开放海区PVC管商品规格,其预计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82、1∶2.73。养鲍主要成本为人工费和饲料费,通过养殖容器改造,可节约人工费33.3%;实施鲍藻可节约饲料成本28.1%~34.77%,投入产出比可达到1∶3.61~3.71。延绳式PVC管鲍养殖新技术,既可克服开放海区养鲍技术问题,又可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其模式值得应用推广。 王春忠 严涛 曹文浩 胡煜峰海洋污损生物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被引量:3 2016年 固着或栖息在船舶和人工设施水下部位的海洋污损生物,会对人们的涉海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其群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与温度、盐度、深度、季节、海域、浸海时间、离岸距离和附着基类型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为便于系统分析和综合处理各海区污损生物资料,理清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需要一个能将上述因子与生物群落参数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数据平台,将分散、零星的资料予以归纳整合并通过网络共享,以更好地为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服务。本研究采用Internet技术,应用ASP.NET框架和My SQL数据库,使用MS Visual Studio 2013设计并开发了服务端部署在Windows 7或Windows Server 2008 R2(推荐)操作系统上的海洋污损生物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了基于网络的海洋污损生物数据集成、储存与管理,可完成来源不同、时相变化和海区多样的污损生物数据资料的集成与储存,能通过单一或多种组合条件进行查询和检索,并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导出多种格式的检索结果报表。该系统具备操作简便、方便网络共享、易于升级更新和开拓新功能等特点,能有效满足科研、生产和管理部门的需要。 冯华 曹文浩 田晓阳 程志强 严涛关键词:污损生物 数据库 生态 生物地理 大型海洋污损生物对金属材料腐蚀影响及研究展望 被引量:11 2013年 生物污损和腐蚀是海洋环境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会妨碍人们开展各种海洋活动。综述了藤壶、牡蛎、苔藓虫、蜾蠃蜚和海藻等大型海洋污损生物的附着对金属材料腐蚀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理,并对进一步的问题进行探讨。 杨天笑 严涛 陈池 曹文浩 陈如江 程志强 胡煜峰关键词:金属 北部湾海区污损生物特点及研究展望 2014年 北部湾污损生物全年均可附着,主要种类为网纹藤壶、高峰星藤壶、褶牡蛎、齿缘牡蛎、覆瓦牡蛎、翡翠贻贝、多室草苔虫、华美盘管虫和褶瘤海鞘等种类。生物污损状况与附着基材质、浸海时间、幼虫附着季节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密切相关。今后应加强该海区水产养殖设施生物污损研究,推进近海设施污损生物调查进程,深入探讨顶级生物群落结构特点和构建生态数学模型。 黄立 张慧 王建军 曹文浩 吴民 林岳光 汤治中 严涛美丽海绵提取物防污损作用初步探讨 海洋环境复杂多变,各物种间对空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任何大型动、植物都是营固着或附着生活种类的潜在附着污损对象,为避免其他生物附着可能产生的危害,海洋中一些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自我保护机制来保持自身体表的... 曹文浩 严涛 刘永宏 黄日明 杨斌 胡煜峰 董钰 严文侠关键词:海绵 提取物 藤壶 幼虫 文献传递 雷州半岛东南海域污损浮标的大型藻类 被引量:4 2017年 大型藻类是海洋污损生物群落中的常见类群,其附着会破坏浮标防护涂层,增加浮体重量,增大水流拖曳力,导致腐蚀危害风险升高,甚至可能造成浮标移位,从而缩短相关设施的工作时间。为探讨热带海区冬季浮标大型藻类附着污损状况及其与浮标布设时间的关系,于2015年2月初,对布设在雷州半岛东南海域2个近岸浮标上附着的大型海藻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浸海时间6个月的浮标A,浮体侧面仅附着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和石莼(Ulva lactuca)2种大型绿藻,而在浸海时间19个月的浮标B上,共采集到绿藻门的浒苔、肠浒苔(E.intestinalis)、石莼、裂片石莼(U.fasciata)和红藻门的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 livida)、柔质仙菜(Ceramium tenerrimum)6个种类。浮体侧面下部和浮底没有采集到大型污损藻类。浒苔、肠浒苔、石莼、裂片石莼为喜强光藻类,繁殖力强,配子或孢子在浮体固着形成一定生物量的种群后,不太喜光的舌状蜈蚣藻和柔质仙菜才出现,表现出先附着绿藻后附着红藻的着生规律,且浮标浸海时间越长,污损藻类的种类越多。浮体水线部位的污损主要由绿藻引发,而红藻则多出现在浮体侧面浸没区域略深的部位,这种格局应与藻类所含色素的种类和比例及光线在海水中的穿透性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航标污损生物防治和南海大型藻类生态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曹文浩 严涛 谢恩义 郑志平 韩帅帅 张慧 陈迪关键词:雷州半岛 浮标 大型附着生物对近海圆盘浮标污损的特点 被引量:2 2020年 为了解大型附着生物对近海圆盘浮标污损的特点,对布设在珠江口东南海域和北部湾东北部海域的4个圆盘浮标的大型附着生物群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浮标侧壁大型附着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400.00~78 296.00 ind./m2和659.42~62 276.00 g/m2,底部的丰度和生物量则为412.00~66 585.00 ind./m2和1 861.60~60 784.00 g/m2,多数情况下浮标底部大型附着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高于侧壁。浮标底部的香农-威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介于2.39~3.06之间,马格列夫(Margalef)丰富度指数(d)为4.02~6.98,皮洛(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88~0.91;而浮标侧壁的H′为0.64~2.79,d为1.10~4.89,J′为0.58~0.96,其中H′和d均表现出底部高于侧壁。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结果表明,在30%的相似性水平上,可将各站位浮标侧壁和底部的大型附着生物群落分为4个群组,其中浮标底部基本上可归成1个群组,但浮标侧壁之间差异较大。单因子相似性分析和相似性百分比结果则显示,浮标侧壁和底部的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蔓足类和刺胞动物应是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因素。总体来看,浮标底部相对于浮标侧壁更易被大型附着生物污损。 林明晴 严文侠 曹文浩 严涛关键词:群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