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6-03)

作品数:24 被引量:195H指数:8
相关作者:牟宇峰孙伟李静宋伟轩白彩全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经济管理
  • 3篇历史地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三江平原
  • 4篇就业
  • 4篇垦区
  • 4篇城镇化
  • 3篇长三角
  • 2篇影响因素
  • 2篇人口
  • 2篇生产函数
  • 2篇生态
  • 2篇农垦
  • 2篇农垦区
  • 2篇情景
  • 2篇情景模拟
  • 2篇粮食安全
  • 2篇长江
  • 2篇长江三角
  • 2篇长江三角洲
  • 1篇都市
  • 1篇都市区
  • 1篇新型城镇化

机构

  • 23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南昌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西昌学院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国土资源

作者

  • 6篇牟宇峰
  • 5篇孙伟
  • 4篇李静
  • 3篇刘文新
  • 3篇何秀丽
  • 3篇方一平
  • 3篇袁丰
  • 3篇白彩全
  • 3篇宋伟轩
  • 3篇张平宇
  • 2篇程叶青
  • 2篇王艳飞
  • 1篇宋雪茜
  • 1篇杜宏茹
  • 1篇陈诚
  • 1篇李平星
  • 1篇楚新正
  • 1篇刘运伟
  • 1篇杨晶
  • 1篇吴加伟

传媒

  • 4篇农业现代化研...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3篇山地学报
  • 2篇地理与地理信...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人文地理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经济地理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7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三角县域居民收入差距演变趋势——基于核密度估计的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以长三角74个县域单元1991—2011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密度函数核估计法,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进行了非参数估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长三角县域居民城乡收入差距及其演变趋势。结果表明:长三角县域居民城乡收入均在逐年提高,然而,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高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均不断扩大,同时,城镇居民高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明显大于农村居民高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此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收入分布两极分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巨大差距将成为阻碍长三角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亟待采取相应措施来减缓收入分布两极分化现象,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白彩全王秀梅谢悦青张丽娜宋伟轩
关键词:密度函数核估计非参数估计城乡收入差距长三角
经济发达城市人口承载力预测及其经济合理性评价——以无锡市区为例被引量:8
2014年
在经济发达地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和经济发展转型背景下,开展人口规模预测研究对协调人口、资源、经济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意义。以无锡市区为例,核算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与不同时间阶段经济合理人口规模,分析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与经济合理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解析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无锡市区人口仍将稳步增加,外来人口仍将是常住人口增量的主体,但增速趋缓;2015、2020年经济合理人口分别约为404万和434万人,逐渐超出土地资源承载力所确定的402万人的合理人口规模;经济增长引起的就业人口的需求增长是导致人口总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未来需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劳动生产率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等手段调控人口发展,以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和保障经济发展。
李平星孙伟
关键词:人口预测土地资源承载力经济合理性
长江三角洲产业、就业演进及其耦合性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选取长三角为研究区域,以1978—2009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应用重心法分别描述就业重心和产业重心演变轨迹,总结其演变规律和特征;运用结构偏离度、弹性系数、角度偏移和位置偏移等方法分别从空间和结构两方面确定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①在与几何中心相对位置方面,就业重心位于其正东,产业重心位于其东北部;②在移动方向方面,就业重心主要在东西方向上,产业重心轨迹为东北—西南走向;③在移动速度方面,就业重心快于产业重心;④在位移方面,就业重心大于产业重心;⑤在耦合方面,两者具有一定偏差。位置耦合方面,第一产业耦合性最好,第二产业耦合性最差;角度耦合方面,就业重心与产业重心的多年角度耦合基本为正向,只有第二产业的耦合具有一定的负向性,且程度较弱。
牟宇峰
关键词:就业长江三角洲
南京商业中心演化与布局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商业活动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多和增强,商业中心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商业中心的合理布局不仅可以满足消费需求、促进商业中心繁荣,而且会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和居住区、商业区等的功能布局。为此,本文以南京为研究区域,总结商业发展的现状特征,研究城市商业中心体系的演变过程,分析影响商业中心形成与分布的因素。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圈层距离法和可达性方法,评价南京商业中心布局的合理性,并提出优化空间布局的方案。研究发现南京商业中心的分布具有时代特点,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其规模和等级结构均发生变化。其次,目前南京商业中心布局不合理,中心城区密度过大,郊区数量不足;要通过合理规划和增强交通可达性等方法加以解决。
牟宇峰孙伟吴加伟
关键词:商业中心
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2
2015年
成渝经济区GDP、人均GDP和经济密度空间格局由成都、重庆市中心向外呈圈层状扩散.成都都市区联系量和隶属度圈层分异明显并按轴向延伸,近郊区县联系量较大,辐射范围相对有限.重庆都市区辐射范围广、辐射强度大,联系量和隶属度主要呈扇形扩张.成渝经济区内成都、重庆两大都市区经济腹地各占半壁江山.联系成都都市区与重庆都市区之间的轴线,经历了"连接-断开-再连接"的过程.
刘运伟
关键词:都市区
东北商品粮基地县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及增产途径分析——以德惠市为例被引量:4
2014年
东北地区在中国粮食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决定了研究区域粮食增产因素及途径的必要性。选取东北商品粮基地德惠市作为研究区,在系统分析近30年来粮食播种面积、种粮劳动力、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等主要影响因素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应用C-D生产函数定量测度上述选定4项因素对粮食产量变化的作用关系及作用强度。结果表明,在4项主要影响粮食产量变化的因素中,化肥施用量与机械总动力对粮食产量变化的影响程度最显著,这2项指标每增长1%,粮食产量分别增长0.4944%和0.3113%。最后,依据计算结果,从化肥用量用法、农业机械总动力、水土保护及政策方面提出了促进德惠市粮食增产的途径与对策。
何秀丽刘文新
关键词:粮食生产影响因素C-D生产函数
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质量测度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垦区城镇是我国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以从事专业化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人口聚居地,是一种特殊的城镇聚落形态。以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宝泉岭、红兴隆、建三江和牡丹江管理局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与垦区城镇区位相邻的普通农区城镇以及东部沿海农业大县作为对比样本,并与全国和黑龙江省城镇化质量平均水平横向比较,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生活水平、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特征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组合权重法对城镇化质量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垦区城镇化质量普遍偏差;经济总量增长速度较显著,但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不强,服务业发展均衡性较低,新增服务行业发展速度已经滞后;城镇居民潜在的消费能力较大,消费需求的实现能力相对较小,城镇社会事业建设缺失公共财政保障;城镇形成的历史较短,基础设施建设普遍不足,生态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
李静张平宇
关键词:城镇化城镇化质量垦区三江平原
黑龙江省垦区与普通农区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基于农业生产函数模型,采用岭回归方法,以黑龙江省垦区和普通农区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了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投入对不同类型农区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黑龙江垦区投入要素弹性系数均高于普通农区,科技进步速度快于普通农区,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的生产方式优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2)劳动、资本、土地等投入要素对垦区及普通农区农业产出影响均有显著作用,垦区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普通农区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3)科技进步对垦区与普通农区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5.3%、42.5%,是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垦区应发挥其科技、管理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与周边普通农区的合作,因地制宜培育和形成合理的场县(市)合作模式;普通农区应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优化农业要素投入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王艳飞程叶青
关键词:农业生产函数岭回归影响因素垦区
三江平原城乡聚落的空间格局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以三江平原城乡聚落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定量分析了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布、规模分布和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①三江平原城乡聚落整体分布稀疏,东南部和西部地区聚落分布相对较集中,东北部以及农垦区交错分布的区域聚落分布密度较低。聚落整体趋近于集聚分布,但集聚程度相对较低;②城乡聚落的规模分布存在空间集聚特征,但空间自相关程度不高。聚落规模分布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空间关联类型以正相关("高-高")类型为主;③城乡聚落斑块面积百分比较低,景观要素类型以耕地为主,城乡发展较缓慢。聚落斑块个数呈现出明显的分异特征,多数城乡聚落平均规模较小,离散程度较高,斑块形状较规则,破碎度较低。垦区城乡聚落数量多,规模小,布局分散的分布特征使得垦区难以发挥集聚功能,因此要统筹集中化发展,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李静张平宇刘学伟
关键词:三江平原
中国东北粮食安全评价及政策模拟被引量:12
2012年
系统评价东北地区粮食生产能力,阐释其作为粮食主产区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通过对粮食供给、结构以及耕地压力的研究,得出结论东北地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能力增强且增产潜力较大,但基于消费结构视角,粮食种植结构面临调整压力;近25年来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压力指数均下降1/2,现有单产水平下的耕地资源能够对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效保障。此外,基于粮食生产能力评价角度选取相应情景,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2010-2030年粮食产出状况,根据模拟结果,提出粮食总量安全与结构安全的相关建议。
何秀丽刘文新
关键词:粮食安全情景模拟耕地压力SD模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