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272083)

作品数:20 被引量:464H指数:11
相关作者:黄茂松魏星李兴照李进军宋修广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荷载
  • 8篇本构
  • 8篇本构模型
  • 7篇边界面
  • 6篇循环荷载
  • 6篇黏土
  • 6篇各向异性
  • 6篇荷载作用
  • 5篇软粘土
  • 5篇边界面模型
  • 4篇软土
  • 4篇软黏土
  • 3篇循环荷载作用
  • 3篇循环加载
  • 3篇加载
  • 3篇饱和软粘土
  • 2篇弹塑性
  • 2篇弹塑性模型
  • 2篇道路工程
  • 2篇地基

机构

  • 20篇同济大学
  • 5篇西南交通大学
  • 4篇河南工业大学
  • 3篇山东大学
  • 2篇华东建筑设计...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华东建筑设计...

作者

  • 20篇黄茂松
  • 8篇魏星
  • 5篇李兴照
  • 4篇李进军
  • 3篇张宏博
  • 3篇王录民
  • 3篇宋修广
  • 2篇王卫东
  • 1篇宋晓宇
  • 1篇钟辉虹
  • 1篇王育德
  • 1篇廖俊展
  • 1篇李永盛
  • 1篇范量
  • 1篇刘明

传媒

  • 4篇岩土工程学报
  • 3篇水利学报
  • 3篇岩土力学
  • 3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重庆建筑大学...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年份

  • 4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饱和多孔介质土动力学理论与数值解法被引量:18
2004年
总结和评价了饱和多孔介质土动力学理论与数值解法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着重讨论了饱和多孔介质土动力学的基本方程、饱和土中弹性波的传播特性以及饱和土体动力分析的时域数值解及地震反应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
黄茂松李进军
关键词:饱和土饱和多孔介质动力方程地震反应
循环荷载作用下流变性软黏土的边界面模型被引量:16
2007年
为了预测交通荷载作用下流变性软黏土的长期运行沉降,提出了一个能够描述循环加载条件下饱和软黏土流变特性的弹黏塑性本构模型。本模型以边界面弹塑性理论为基础,采用滞后变形理论。模型不仅能单独考虑土体的流变效应和循环加卸载效应,还能考虑交通荷载作用下软黏土在循环荷载和流变耦合作用下的变形特性。模型概念清晰,参数少。通过多组上海软黏土循环加载流变试验结果的模拟,初步验证了本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李兴照黄茂松
关键词:循环加载本构模型数值模拟
软土初始应力各向异性弹塑性模型被引量:6
2004年
自然土体处于初始应力状态,其强度和应力-应变关系都呈现出各向异性,而以往广泛使用的剑桥模型是建立在重塑土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的,因此,计算实际问题时有一定缺陷。在总结了一些在修正剑桥模型基础上进行扩展而得到的各向异性模型,尤其是 S-CLAY1 模型。然后,假定了初始屈服面的倾角为 K0线,这样使 S-CLAY1 的计算更加简单。此外,还编制了相关程序,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简单合理,参数正确,可以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魏星黄茂松
关键词:各向异性
软粘土的循环加载边界面模型被引量:1
2006年
基于边界面理论的基本框架建立了一种新的边界面模型,本模型中采用了新的边界面形式和塑性模量插值函数.对多组试验结果的模拟表明所提出的本构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和较为广泛的适用性.
李兴照王录民范量
关键词:软粘土循环加载边界面本构模型数值模拟
交通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累积塑性变形分析被引量:85
2006年
针对交通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的变形问题,采用累积应变的经验公式计算其累积沉降。首先通过确定车辆荷载引起的动偏应力和土层的力学指标计算出静力破坏偏应力,然后通过考虑土物理力学性质、循环荷载次数的累积变形公式计算软土地基中各土层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引起的残余累积应变,最后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总沉降。采用该方法对交通荷载作用下上海地区典型软土地基的累积沉降进行了实例分析。
李进军黄茂松王育德
关键词:道路工程软土地基累积塑性变形交通荷载
饱和软粘土的流变和循环流变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分别对上海淤泥质饱和软粘土进行了长期流变和循环流变试验,得出其在不同围压、不同偏压和不同动应力作用下的变形规律。结果显示,围压相同时,偏压比大,试样的流变变形大,而偏压比相同时,围压大,流变变形也大;循环流变试验总体规律和流变试验相同,但经过一个循环加载阶段之后,随后的流变变形则很小。这些结论对今后软土地区高速公路、铁路和地铁建设提供一些帮助。
李兴照黄茂松王录民
关键词:软粘土
循环荷载饱和土动力学问题稳定有限元解法被引量:8
2005年
使用等阶近似插值函数的常规有限元方法,在求解渗透系数较小且孔隙水压缩性可以忽略不计的饱和土动力学u–p形式时存在数值上的困难。首先讨论分别基于交叉时域解法和对孔隙水流动守恒方程直接修正的两类稳定方法。然后将着重分析这两种方法所得到的稳态形式,根据它们的稳态形式,讨论了关键的单元稳定参数的选取,从而使孔压的计算精度得到大大的提高。最后,给出了两个关于饱和土体受到表面循环荷载的计算实例来说明所提出有限元技术的有效性。
黄茂松魏星
关键词:饱和土体循环荷载
天然状态结构性软黏土的边界面弹塑性模型被引量:21
2003年
在边界面塑性理论的基础上,利用Dafalias的径向映射概念,提出了一个可以描述天然状态结构性软黏土力学特性的各向同性硬化弹塑性模型。在本构方程中引入一组适当的标量形式的硬化变量,从而将黏土结构损伤与累积塑性应变发展联系起来。所提出的模型比Rouainia和MuirWood提出的基于运动硬化准则的边界面模型更简便实用。通过与一维压缩试验以及三轴不排水剪切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这种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天然结构性软黏土的受力特性。
黄茂松钟辉虹李永盛
关键词:本构模型试验验证
考虑土体强度各向异性基坑抗隆起上限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软粘土中深基坑开挖支护系统设计一般由不排水稳定控制。考虑基坑开挖引起土体应力主轴旋转和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各向异性,采用Casagrande&Carillo推荐的土体不排水各向异性强度公式,假定Terzaghi和Prandtl土体滑移破坏形式,运用塑性极限分析上限定理推导两个基坑开挖的抗隆起稳定公式。研究了基坑开挖土体强度各向异性比、平面几何尺寸、坑底硬土层对抗隆起安全系数的影响及其相互影响,并与Terzaghi方法和Bjerrum&Eide方法进行了比较,最后用文献中的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
宋晓宇黄茂松王卫东
关键词:强度各向异性基坑开挖稳定性
饱和软粘土的不排水循环累积变形特性被引量:207
2006年
在上海地区典型饱和软粘土不排水循环三轴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软粘土塑性累积变形的主要因素:循环荷载的作用次数,初始静偏应力和循环加载动偏应力。基于临界状态土力学理论,引入了相对偏应力水平参数,考虑初始静应力、循环动应力和不排水极限强度的相互影响,研究了不同静、循环动应力组合应力历史影响下饱和软粘土的不排水循环累积变形特性。
黄茂松李进军李兴照
关键词:循环荷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