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特色临床医学技术发展研究项目(Z090507017709005)
-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 相关作者:于炎冰张黎解飞桑林周峰更多>>
- 相关机构:中日友好医院北京丰台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特色临床医学技术发展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选择性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选择性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SPR)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6例脑瘫性下肢痉挛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SPR治疗和康复训练,并采用相应量表评估病人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 406例获随访6~36个月,平均28.8个月。随访期间,痉挛状态缓解378例(93.3%),维持术前水平28例(6.7%);肌张力缓解362例(89.2%),维持术前水平44例(10.8%);步态功能改善370例(91.3%),维持术前水平36例(8.7%);生活质量提高378例(93.3%),无明显改善28例(6.7%)。术后发生下肢感觉障碍54例(13.3%),肌力下降72例(17.7%),一过性尿潴留9例(2.2%),一过性体温升高31例(7.6%)。结论 SPR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的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严格掌握适应证且术后坚持长期正规康复训练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 桑林马延山郑重周峰解飞葛留锁于炎冰张黎
- 关键词:痉挛
- 选择性腰骶段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的长期疗效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选择性腰骶段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状态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采用SPR治疗的1455例痉挛型脑瘫下肢痉挛状态患者,对手术后除解除下肢痉挛之外的其他伴随疗效进行长期随访。结果对1455例患者进行平均21.8个月(12~44个月)的随访。随访期间在统计手术解除下肢痉挛状态疗效(总痉挛缓解率为94.8%,步态功能改善率为85.6%)同时发现患者其他伴随症状的改善:流涎改善率64.5%(300/465),口运动及构音障碍改善率39.1%(135/345),上肢痉挛改善率33.3%(240/720),斜视改善率33.3%(225/675)。结论SPR在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的同时可使33.3%-64.5%的患者流涎、口运动及构音障碍、上肢痉挛、斜视等伴随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 张哲于炎冰张黎袁越赵奎明
- 关键词:痉挛型脑瘫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疗效
- 脑性瘫痪:神经外科治疗的现状与未来被引量:11
- 2012年
-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类疾病的总称,指在妊娠到新生儿期之间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脑瘫的患病率通常以每1 000名活产儿中脑瘫病儿的数目来表示;在西方国家其患病率为2‰~3‰,我国为1.2‰~2.7‰。
- 于炎冰
- 关键词:脑性瘫痪脑深部电刺激术
- 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治疗肢体痉挛的效果
- 2011年
- 目的探讨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治疗肢体痉挛的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8月—2010年10月采用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治疗的376例肢体痉挛患者,回顾性分析术后立即与随访期间痉挛程度、肌张力、步态功能的改善、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平均随访22.4个月,100.0%患者术后立即感觉痉挛状态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93.2%。术后3个月步态功能改善率为76.3%,术后12个月为84.4%。随访期间生活质量提高率为93.2%。术后发生肢体感觉障碍者54例(17.5%),肌力下降者48例(15.6%),随访期间均见好转。随访期间肢体痉挛复发者15例(4.9%)。结论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治疗肢体痉挛状态是安全有效的。
- 郑重马延山桑林周峰解飞葛留锁于炎冰张黎
- 关键词:周围神经神经切断术痉挛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