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9CGYD045YBQ)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咏华项亚量王纪武王竹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旧址
  • 2篇建筑
  • 2篇建筑遗产
  • 2篇建筑遗产保护
  • 2篇保护规划编制
  • 1篇园林
  • 1篇生态敏感区
  • 1篇敏感区
  • 1篇开放空间规划
  • 1篇环境影响
  • 1篇环境影响评价
  • 1篇风景园林

机构

  • 3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美术学院

作者

  • 3篇李咏华
  • 2篇项亚量
  • 1篇王竹
  • 1篇王纪武

传媒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中国园林
  • 1篇国际城市规划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北美线性开放空间规划与管理经验探讨被引量:7
2011年
承载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要素和历史文化信息的线性开放空间因在多个层面影响区域资源利用、城市空间形态和活力而成为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在论述分析北美线性开放空间的功能型态、历史框架、建设与管理等成功经验的同时,指出成功的线性开放空间规划,应该能在保证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同时满足休憩娱乐、游憩健身、邻里交往、遗产保护等人类社会心理需求,其高效的建设管理模式应具多主体协调合作、多尺度交互和成熟的公共信托原则等特征。最后论文基于对我国线性开放空间规划与管理的理性思考,分别从宏观层面、中微观层面和制度层面提出对我国线性开放空间规划与管理的建议。
李咏华王纪武王竹
关键词:开放空间规划
生态敏感区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编制的再思考——以之江大学旧址为例被引量:2
2010年
生态敏感区环境的复杂性对处于区内的建筑遗产保护提出挑战,现行建筑遗产保护规划体现了单纯的文物本位价值观,忽视了生态敏感区的特性及其对保护区划分、空间格局保护及遗产保护策略的主导性和先决性。重新审视处于生态敏感区内的建筑遗产保护问题,认为建筑遗产与特定生态环境具有整体性和高度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对现行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编制流程和技术方法进行再思考。提出了基于遗产保护与生态环境整体性的可辩护的规划框架,将现行保护规划中环境规划部分从一个独立的简单的单项规划转变为生态先导下的一系列规划环节,强调在特定生态敏感区的背景下环境影响评价对以建筑遗产评价为主导的保护区划的修正和补充。最后结合之江大学旧址保护规划对其进行实践验证。
李咏华项亚量
关键词:生态敏感区建筑遗产保护环境影响评价
混合遗产视野下的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初探——以之江大学旧址为例被引量:5
2010年
混合遗产地自然和文化的双重属性和价值对其内的建筑遗产保护提出了挑战。现行建筑遗产保护规划只体现了文物单纯的本位价值观,而忽视了混合遗产地的特性及其对保护区划分、空间格局保护及遗产保护策略的主导性和先决性。重新审视了处于混合遗产地的建筑遗产保护问题,对现行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编制流程和技术方法进行归纳,并提出了"以文化遗产为主导的并行式混合遗产地"的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编制框架,在混合遗产视野下经过对自然遗产的评价和考量,对以建筑遗产评价为主导的保护区规划做出修正和补充,并对自然与文化价值保护中可能存在的利益博弈进行评估,提出兼容性的整体保护措施,并结合之江大学旧址保护规划对其进行实践验证。
李咏华项亚量
关键词:风景园林建筑遗产保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