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100102)
- 作品数:13 被引量:348H指数:8
- 相关作者:刘录祥郭会君赵林姝赵世荣古佳玉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法国小麦种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为了解从法国引进的小麦种质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给小麦亲本选配提供参考依据,利用SDS-PAGE电泳对从法国引进的118份小麦种质进行了HMW-GS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法国小麦种质材料在Glu-A1位点具有Null、1和2*三种亚基类型;在Glu-B1位点具有五种亚基类型,7、6+8、7+8、7+9和17+18;在Glu-D1位点具有四种亚基类型,2+12、3+12、4+12和5+10,其中优质亚基5+10的频率为62.7%。共检测到32种HMW-GS组成类型,出现较多的是"Null,6+8,5+10"、"Null,7,5+10"、"Null,17+18,5+10"和"Null,17+18,2+12"这四种组合类型,频率分别为11.0%、13.6%、11.9%和8.5%。法国小麦种质大多含有优质亚基,可作为亲本材料用于我国小麦的品质改良。
- 李鹏孙明柱张锋张凤云李新华丁祥祺
- 关键词: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 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植物种子的空间辐射剂量分析被引量:29
- 2008年
- 为了探明植物种子在空间搭载后发生一系列改变的原因,尤其是探寻空间辐射与突变发生的内在关联,设计了"照相定位"实验法,采用CR-39固体核径迹探测器来探测空间重离子,并利用空间重离子径迹与植物种子的相对位置,来确定被重离子击中的种子及其击中部位;同时用LiF热释光片测量种子所受的较低LET空间辐射的剂量。结果表明,"照相定位"法简便易行,经济实用,并极大地缩短镜下分析时间;最终测得空间重离子注量率为4.44个/cm2.d,种子所受较低LET空间辐射的平均剂量为4.79mGy。
- 吕兑财黄增信赵亚丽郭会君王根良贾向红李春华张龙刘录祥
- 关键词:植物种子CR-39核径迹
- 一个空间诱变的温度敏感型冬小麦叶绿素突变体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1
- 2010年
- 通过空间诱变创制的冬小麦叶绿素突变体Mt18的叶色表现为对温度敏感的绿-白-绿的变化过程,能够正常成穗结实,但其株高、有效株穗数、穗长、株粒数、株粒重、千粒重都显著低于原始亲本。电镜观察表明,变白前期突变体叶绿体数目和结构与原始亲本未见明显差异;变白期突变体叶绿体内基粒类囊体数和基粒片层数较少,甚至完全消失,基质类囊体清晰可见;复绿期突变体叶绿体数目少于原始亲本,细胞内大部分叶绿体结构恢复正常。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分析表明,当光照强度为110μmol.m-2.s-1时,突变体Mt18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显著低于原始亲本,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显著高于原始亲本,而光系统Ⅱ的最大量子产量、光系统Ⅱ的潜在活性、光化学猝灭系数、实际量子产量和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在不同时期变化不同。另外,不同的光照强度条件下,突变体的电子传递速率、光化学淬灭系数、实际量子产量的变化也不相同。上述结果证实,温度敏感型冬小麦叶绿素突变体Mt18的叶片颜色和光合特性随着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而相应改变,变白期叶绿体超微结构存在明显缺陷,光合效率显著降低,较高的光照强度对突变体影响较大,导致产量相关性状显著降低。
- 赵洪兵郭会君赵林姝古佳玉赵世荣李军辉刘录祥
- 关键词:AESTIVUM空间诱变农艺性状超微结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
- 航天搭载小麦种子SP_3代的遗传变异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为探讨航天搭载对小麦籽粒的诱变效应,给航天诱变育种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电泳和SRAP技术对航天搭载小麦品种白硬冬2号SP3代种子的醇溶蛋白和基因组DNA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航天诱变能够诱发醇溶蛋白和基因组DNA发生变异。在15个SP3代材料中,有8个材料的醇溶蛋白组成发生了变异,醇溶蛋白4个分区对航天诱变的敏感程度不同,以ω区最为敏感,产生的变异最多。利用25对SRAP引物对15个SP3代材料的基因组DNA变异进行了分析,共扩增出227条多态性条带,15个小麦航天诱变后代材料与对照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21~0.937。
- 李鹏张锋孙明柱张凤云高国强李新华
- 关键词:小麦航天诱变醇溶蛋白SRAP
- 植物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0年
- DNA双链断裂(DSBs)是细胞最严重的损伤形式之一。高等动植物中主要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途径进行DNA双链断裂修复。该途径不依赖DNA同源性,由一些修复因子如:Ku蛋白异二聚体、DNA-PKcs、XRCC4和ligaseⅣ等,将断裂末端直接连接进行修复。综述了植物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的主要途径及其相关基因研究的进展,探讨了植物DNA损伤修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 朱彩霞古佳玉邵群王晶刘录祥
- 关键词:DNA双链断裂KU蛋白
- 高能混合粒子场辐照小麦的突变效应分析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分析高能混合粒子场(CR)辐照冬小麦所产生的突变效应,并与60Co-γ射线处理相比较,研究其诱变效率。【方法】以0、145、195、284和560Gy剂量的CR和γ射线分别处理两个冬小麦品种ZY9和ZH7,室内发芽鉴定处理当代的损伤效应,田间筛选表型变异突变体并做考种分析。【结果】高能混合粒子场与γ射线处理对这两个小麦品种的生长抑制均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并且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的损伤效应明显高于γ射线,ZH7的辐射敏感性大于ZY9,处理小麦的适宜剂量在200~300Gy之间。M2代群体中出现了包括株高、穗型、生育期等多种性状变异,在适宜或稍高剂量时可以引起明显高于γ射线处理的有益突变。CR诱变ZY9的总突变频率和有益突变频率分别为5.42%~11.68%和2.75%~7.29%,ZH7则分别达到10.35%~22.12%和6.62%~10.49%,均高于γ射线处理频率。【结论】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小麦能够产生比γ射线更高的相对生物学效应,而且辐射敏感性较高的品种,经处理后其后代诱发有益突变的频率较高,获得优良变异的几率也相对较高。
- 郭会君刘录祥韩微波赵世荣李家才赵林姝王晶
- 关键词:小麦高能混合粒子场突变体突变频率
- 我国作物航天育种20年的基本成就与展望被引量:187
- 2007年
- 航天育种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开创的农作物诱变遗传改良的一种有效新途径。经过20年的探索发展,已建立了全国航天育种研究协作网,航天育种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水稻、小麦、棉花、青椒、番茄、芝麻、牧草等作物上育成和审定了40多个高产、优质、多抗的农作物新品种,并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获得了一批有可能对产量和品质等重要经济性状有突破性影响的罕见突变;航天诱变与地面模拟诱变育种技术创新取得显著进展;航天育种技术及其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与产业化、航天诱变机理探索等方面研究得到稳步推进。本文系统评述了我国航天育种20年来的基本成就,并根据当前研究和应用形势提出了发展战略。
- 刘录祥郭会君赵林姝古佳玉赵世荣
- 关键词:作物航天育种
- 实践八号卫星飞行环境中不同因素对小麦的诱变效应被引量:17
- 2010年
- 以实践八号育种卫星1×g离心机、铅屏蔽室和卫星舱内同时搭载处理的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分别分析同一飞行环境下空间辐射、空间微重力和空间综合环境作用对小麦的损伤特点,比较研究其对小麦品种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空间综合因素处理抑制了小麦轮选987和新麦18当代(SP1代)的苗期生长,而对周麦18没有显著影响,空间辐射单因素处理只对轮选987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空间微重力对3个品种的抑制作用都不显著;成熟后3种处理对各农艺性状的影响都不存在显著差异。3个小麦品种SP2代均出现株高、穗长、千粒重等多种表型性状突变;轮选987和新麦18都表现空间综合环境因素诱发的突变频率高于其他2个单一因素,而空间微重力的突变效应最小。在新麦18空间综合因素处理的群体中,还发现了叶片条纹状白化突变体(0.48%)并可以遗传到后代。上述结果证实,在空间条件下宇宙射线和微重力的共同作用具有累加的效应,宇宙射线是产生变异的主要因素,空间微重力的单独作用也可以导致变异的产生。
- 郭会君靳文奎赵林姝赵世荣赵洪兵刘录祥
- 关键词:小麦空间飞行宇宙射线微重力诱变效应
- 小麦TaKu70和TaKu80基因的克隆和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Ku蛋白与动植物细胞DNA损伤修复和辐射敏感性有着密切联系,其功能及表达正常与否,关系到细胞DNA双链断裂(DSBs)的修复能力。为研究Ku蛋白在小麦DNA损伤修复和对辐射敏感性中的作用,本实验室克隆了完整的小麦Ku70和Ku80 cDNA序列,分别命名为TaKu70和TaKu80。小麦TaKu70和TaKu80分别编码626个和706个氨基酸残基的Ku70/Ku80蛋白序列。多重序列分析表明小麦Ku70蛋白与水稻Ku70和拟南芥Ku70蛋白的同源性分别为94%和78%;小麦Ku80蛋白与水稻Ku80和拟南芥Ku80蛋白的同源性分别为85%和69%。结构域和功能分析表明小麦Ku70/Ku80蛋白含有Ku蛋白的核心组分———Ku70/Ku80-core结构域,以及只有真核生物Ku蛋白才有的vWA结构域。
- 朱彩霞古佳玉郭会君赵林姝赵世荣邵群刘录祥
- 关键词:AESTIVUMKU蛋白基因克隆
-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9
- 2009年
- 本研究对小麦品种白硬冬2号航天搭载SP2代单株籽粒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进行了SDS-PAGE电泳分析,在92株材料中发现了2个突变体mut1和mut2,突变频率为2.17%,并利用醇溶蛋白电泳验证了航天诱变引发HMW-GS变异的真实性。在突变体mut1中发现了4种HMW-GS组成突变类型,突变发生在Glu-1B和Glu-1D位点。突变亚基是由航天诱变引发相关编码基因突变形成的,它们的电泳迁移率发生了明显变化,为新的亚基类型。本研究表明,航天诱变能够诱导产生新的HMW-GS,是丰富HMW-GS基因资源的有效途径。
- 李鹏孙明柱张锋张凤云李新华
- 关键词:小麦航天诱变谷蛋白突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