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432030) 作品数:71 被引量:834 H指数:17 相关作者: 赵玉英 石建功 杨永春 李帅 王素娟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大学 中国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生物学 化学工程 更多>>
高尚芦荟中具有β-分泌酶抑制活性的色酮苷类成份研究 β-secretase (BACE) is believed to be a new target related to the pathogenesis and progress of Alzheimer’s dise... 吕亮 姚春所 方唯硕关键词:Β-分泌酶 文献传递 海洋褐藻叉开网翼藻中的单萜成分研究 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研究中国沿海海藻中的活性化学成分,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HPLC及重结晶等手段,从采自青岛的褐藻叉开网翼藻(Dictyopteris divaricata Okam.)中首次分离得到了6个单萜类化合物,经红外波谱(IR),质谱(MS)及核磁共振波谱(1H NMR、13C NMR)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为loliolide(1),isololiolide(2),3β-hydroxy-5α,6α-epoxy-7-megastigmen-9-one(3),dehydrovomifo-liol(4),(3R)-4-[(2R,4S)-2-hydroxy-2,6,6-trimethylcyclohexylidene]-3-buten-2-oneiol(5),(3R)-4-[(2R,4S)-4-acetoxy-2-hydroxy-2,6,6-trimethylcyclohexylidene]-3-buten-2-one(6)。并通过MTT法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通过比色法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筛选。 徐秀丽 印丽媛 宋福行 范晓 石建功关键词:化学成分 活性筛选 A New Diels-Alder Type Adduct and a New Flavone from the Stem and Root Bark of Morus mongolica 被引量:4 2005年 A new Diels-Alder type adduct mongolicin G (1) and a new flavone 5'-(1", 1"-dimethylallyl)-5,7,2',4'-tetrahydroxyflavone (2) were isolated from the stem and root bark of Morus mongolica. 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spectroscopic analysis and chiroptical methods. Jie KANG Ruo Yun CHEN De Quan YU关键词:FLAVONE 芦荟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 被引量:12 2006年 芦荟是一种应用范围广泛、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广泛地供作药用及食用。本文从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两方面综述了芦荟属(Aloe)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为芦荟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杨庆云 方唯硕关键词:芦荟属 化学成分 蒽醌类 药理活性 柳叶金叶子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研究柳叶金叶子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MS和NMR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柳叶金叶子根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槲皮素-3-O-鼠李糖苷(2),槲皮素-3-O-阿拉伯呋喃糖苷(3),(-)-表儿茶素(4),proanthocyanidin A-2(5).procyanidin B-2(6),(-)-isolariciresinol-2a-O-β-D—xylopyranoside(7),lyoniside(8),sitosteryl-3β-glucoside-6’-O-palmitate(9),β-谷甾醇(10),胡萝卜苷(11),二十八烷酸(12)。结论:化合物1—1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黄相中 刘悦 庾石山 胡友财 屈晶关键词:杜鹃花科 黄酮 木脂素 微花藤乙醇提取物水溶性部位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研究微花藤Iodes cirrhos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现代波谱学和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微花藤根95%乙醇提取物的水溶性部分分离得到2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R,8S,7′E)-4,7,9,9′-四羟基-3,3′-二甲氧基-8,4′-氧木脂烷-7′-烯-9′-O-β-D-吡喃葡萄糖苷(1),(-)-(7S,8S,7′E)-4,7,9,9′-四羟基-3,3′-二甲氧基-8,4′-氧木脂烷-7′-烯-9′-O-β-D-吡喃葡萄糖苷(2),(+)-(7S,8S)-3,5-二甲氧基-4-羟基苯基丙三醇-8-O-β-D-吡喃葡萄糖苷(3),(+)-(7S,8S)-3-甲氧基-4-羟基苯基丙三醇-8-O-β-D-吡喃葡萄糖苷(4),(-)-(7S,8S)-4,7,9,9′-四羟基-3,3′-二甲氧基-8,4′-氧木脂烷-7-O-β-D-吡喃葡萄糖苷(5),(-)-(7R,8S)-4,7,9,9′-四羟基-3,3′-二甲氧基-8,4′-氧木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6),(-)-(2R)-1-O-β-D-吡喃葡萄糖基-2-{2-甲氧基-4-[1-(E)-丙烯-3-醇]苯氧基}丙烷-3-醇(7),(-)-(2R)-1-O-β-D-吡喃葡萄糖基-2-{2,6-二甲氧基-4-[1-(E)-丙烯3-醇]苯氧基}丙烷-3-醇(8),丁香脂素双葡萄糖苷(9),(-)-(7S,8R)-3-甲氧基-4-羟基苯基丙三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10),(-)-(7R,8R)-3-甲氧基-4-羟基苯基丙三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11),(-)-(7R,8R)-3,5-二甲氧基-4-羟基苯基丙三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12),(-)-(7R,8R)-3-甲氧基-4-羟基苯基丙三醇-7-O-β-D-吡喃葡萄糖苷(13),11,13-二氢去酰基菜蓟苦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14),獐牙菜苷(15),(-)-2-羟基-5-(2-羟乙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6),(-)-(1′R)-1′-(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烷-1′,2′-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17),(-)-4-羟基-3-甲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8),(-)-3,5-二甲氧基-4-羟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9),(-)-3-羟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1-丙酮-3-O-β-D-吡喃葡萄糖苷(20),(-)-2-甲氧基-4-(1-丙酰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21),(-)-4-丙酰基-3,5-二甲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22),丁香酸β-D-吡喃葡萄� 甘茂罗 朱承根 张艳玲 訾佳辰 宋卫霞 杨永春 石建功关键词:茶茱萸科 化学成分 黄蜀葵花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Linn.)Medicus花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化学成分,利用化学方法和现代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23个化合物,10个黄酮... 赖先银 梁鸿 王银叶 赵玉英关键词:黄蜀葵花 黄酮醇 黄酮醇苷 化学成分 文献传递 若干重要药用植物的成分研究 2010年 本项目长期致力于我国重要药用植物成分结构与功能方面的基础研究,旨在揭示其控制疾病和生态适应性的科学内涵并为新药和新资源发现提供重要线索。采用现代波谱和色谱方法与国际公认的分子、细胞和动物水平的功能评价体系高效集成,深入系统地研究了220种传统用途明确且具自然竞争优势重要药用植物的内含物,揭示了它们的物质基础与作用特点,获得了大量重要科学数据。为将药用植物的资源优势及其相关知识积累及时转化成现代新药研究领域急需的新生长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另外,植物不能主动逃避任何威胁,它们可能是靠有关成分来应对干旱、暴晒、昆虫和病菌攻击等多种挑战。本项目对如何有效地分析活性物质特殊性并揭示植物"生态适应力"与"成分"的关联性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研究,发现了大量有生物学功能和/或化学系统学意义的新成分,并阐明了相关化合物的光谱学规律和生物活性特点。此发现既揭示了这些植物的药用价值和化学系统学特征,又为重要成分的新来源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积累了大量重要科学数据,对其它来源的天然产物研究具有广泛的参考价值。 谭仁祥 郑荣梁 贾忠建 孔令东 郑汉其关键词:药用植物 化学成分 毒根斑鸠菊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研究毒根斑鸠菊的活性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和现代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与结论从毒根斑鸠菊中共分离得到11个新甾体皂苷化合物。 索茂荣 刘清华 杨峻山关键词:甾体皂苷 文献传递 三列凹顶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分离鉴定三列凹顶藻Laurencia tristicha中的化学成分,供药理活性筛选。方法:采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应用包括一维和二维NMR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用MTT法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评价。结果:分离得到5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gossonorol(1),7,10-epoxy-arbisabol-11-ol(2),10-epi-7,10-epoxy—arbisabol—11—01(3),3β-hydroxy-5α,6α—epoxy-β-ionone(4),3β-hydroxy-5β,6β-epoxy-β-ionone(5);对所有化合物在人肿瘤细胞株HCT-8,Bel-7402,BGc-823,A549和HELP,模型上进行了细胞毒活性测定,IC50均大于10.0μg·mL^-1。结论: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三列凹顶藻中得到,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对人肿瘤细胞HCT-8,Bel-7402,BGc-823,A549和HELA均无明显活性。 孙杰 韩丽君 史大永 范晓 杨永春 石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