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Z-YW-Z-0932)
-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仁辉朱梦灵虞功亮卫志宏李守淳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大理洱海湖泊研究中心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洱海的浮游蓝藻布氏常丝藻及其分类学的讨论被引量:5
- 2012年
- 常丝藻(Tychonema)是1988年由Anagnostidis和Komárek从颤藻属分离出来而新成立的蓝藻属,以纤细常丝藻(T.tenue)为模式种类。目前确认的常丝藻有纤细常丝藻、博多常丝藻(T.bornetii)和布氏常丝藻(T.bourrellyi)三个种类。我国已经有博多常丝藻的纪录,但是对模式种纤细常丝藻和它的相似种类布氏常丝藻却没有报道。在洱海中采集到布氏常丝藻(T.bourrellyi),研究并描述了该藻的藻丝颜色、藻细胞内含物的结构、藻体形态特征等。同时,通过藻种的分离培养技术,得到了布氏常丝藻的纯培养藻株,编号为CHAB663,并且测定了藻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结果表明,该藻株与T.bouurrellyi/T.tenue聚为一族。洱海分布的布氏常丝藻,是在欧洲以外首次发现此种藻类,也是我国的新纪录种。研究说明布氏常丝藻不仅仅分布在温带欧洲较为寒冷的水体中,在亚热带的水体中也可以存在。布氏常丝藻被认为是出现在轻微富营养化湖泊中,而我国洱海也被认为是富营养化的初级阶段的水体,这也表明,布氏常丝藻的出现对洱海的水环境状况起到了指示作用。此外,研究还对常丝藻属分类学问题进行了讨论。
- 卫志宏朱梦灵虞功亮李仁辉
- 关键词:蓝藻洱海
- 中国鱼腥藻属的两个新记录种被引量:3
- 2012年
- 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共报道出100多种鱼腥藻,中国记录报道的仅有50余种,但有些种类的描述仍较模糊.最近在福建、浙江等地进行野外调查时,发现了多种丝状蓝藻.其中就有2种鱼腥藻在中国尚未报道:威格鱼腥藻(Anabaenaviguieri Denis et Frémy 1923)和史密斯鱼腥藻(Anabaena smithii(Komárek)Watanabe 1992).
- 李守淳柴文波郑洪萍耿军灵李仁辉
- 关键词:鱼腥藻属蓝藻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