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676099)
-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刘相丽李广平赵颖倪燕平张维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北京积水潭医院天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害的体外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的机制和改善其损伤的方法。方法:体外培养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用RT-PCR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在不同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或同时加入氟伐他汀孵育24h后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0S)的mRNA表达。结果:同型半胱氨酸实验组的LOX-1 mRNA表达增多,其中100μmol/L组显著增多(P<0.05);各组之间eNOS的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加入氟伐他汀后,LOX-1和eNOS的mRNA表达均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通过提高血管内皮细胞的LOX-1水平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如何防治尚需进一步研究。
- 刘相丽赵颖倪燕平李广平
- 关键词:血管脂蛋白类LDL一氧化氮合酶信使
- 末端功能化的树枝状聚合物载体与质粒组装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被引量:4
- 2013年
- 通过二代和四代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G2和G4表示)末端分别修饰苯丙氨酸和色氨酸合成了多种新型聚合物载体,进而考察了其与质粒的组装行为.研究结果显示,Phe-G4和Trp-G4与质粒组装为结构致密的纳米粒子,其中Phe-G4与质粒形成的纳米粒子更加紧密.这一过程是由聚合物载体与质粒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和结构重排共同驱动的.此外,末端修饰方法显著降低了载体的细胞毒性.细胞转染结果表明,Phe-G4和Trp-G4成功介导质粒pEGFP-CL在COS-7细胞中表达,Phe-G4/pEGFP-CL的转染效率提高到作为阳性对照的脂质体组的4倍以上.因此,Phe-G4载体是一种有应用潜力的新型基因传递系统.
- 张维刘相丽张猛史清洪
- 关键词:基因传递光散射转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