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542)

作品数:12 被引量:56H指数:6
相关作者:潘亚萍陈旭李琛林莉宗志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单胞菌
  • 12篇牙龈
  • 12篇牙龈卟啉单胞...
  • 12篇卟啉单胞菌
  • 7篇基因
  • 6篇青春期龈炎
  • 6篇龈下
  • 6篇龈下菌斑
  • 6篇龈炎
  • 6篇菌斑
  • 4篇牙周
  • 4篇基因型
  • 3篇蛋白
  • 3篇蛋白酶
  • 3篇牙周炎
  • 3篇牙龈蛋白酶K
  • 3篇紫单胞菌
  • 2篇杂交
  • 2篇慢性
  • 2篇慢性牙周炎

机构

  • 12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潘亚萍
  • 7篇陈旭
  • 6篇李琛
  • 5篇林莉
  • 3篇宗志红
  • 2篇赵戬
  • 1篇高玉琴
  • 1篇钟鸣
  • 1篇潘春玲
  • 1篇张冬梅
  • 1篇程睿波
  • 1篇刘洁
  • 1篇许学斌
  • 1篇李彦君

传媒

  • 4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上海口腔医学
  • 2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5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牙龈蛋白酶K-caspase样亚基的表达与青春期龈炎的临床相关性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检测并比较青春期龈炎的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临床分离株的分泌蛋白和菌体蛋白中牙龈蛋白酶 K(gingipain K,Kgp)-caspase 样亚基的表达强度及酶活性,揭示 Kgp 与青春期龈炎之间可能存在的致病关系。方法检测并记录36例14~17岁的青春期龈炎患者的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及探诊深度,取龈下菌斑进行 Pg 的分离培养,16S rRNA PCR 法鉴定。将获得的10个 Pg 临床分离株复苏,在对数生长期末提取分泌蛋白和菌体蛋白,测定其酶活性,并用Kgp-caspase 样亚基的单克隆抗体进行 Western blot 检测。Kgp 的表达强度及酶活性与各牙周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用等级相关系数。结果青春期龈炎的 Pg 临床分离株的分泌蛋白和菌体蛋白中,Kgp-caspase 样亚基的表达强度及酶活性与各牙周指数的大小呈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春期龈炎龈下菌斑中 Pg 的 Kgp 十分复杂,存在表现为低相对分子质量形式的caspase 样活性分子,这些细胞内功能蛋白分子将影响 Pg 和宿主间的相互作用;Kgp 对青春期龈炎有一定的致病作用。
陈旭宗志红潘亚萍
关键词:龈炎牙龈蛋白酶K
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牙龈蛋白酶K活性与青春期龈炎的临床相关性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检测并比较青春期龈炎患者的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临床分离株的分泌蛋白和菌体蛋白中牙龈蛋白酶K(Kgp)的活性,探讨Kgp在青春期龈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受试对象为36例14~17岁青春期龈炎患者,检测并记录受检者的各牙周临床指标GI、SBI、PD的测值,取龈下菌斑进行P.gingivalis的分离培养,16S rRNA聚合酶链反应(PCR)法鉴定。将P.gingivalis临床分离株复苏,在对数生长期末提取分泌蛋白和菌体蛋白,用N-p-硝基苯胺乙酸盐分析Kgp的氨基酸溶解活性。采用SPSS11.0软件包,分泌蛋白与菌体蛋白的Kgp活性比较用t检验;Kgp活性与各牙周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用秩相关检验分析,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青春期龈炎的P.gingivalis临床分离株的分泌蛋白中Kgp的活性高于菌体蛋白(P<0.01),Kgp的活性与GI、SBI、PD之间有正相关关系,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Kgp酶活性的高低与青春期龈炎的严重程度有关。
陈旭潘亚萍宗志红
关键词:青春期龈炎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蛋白酶K
牙龈卟啉单胞菌不同毒力株基因差异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比较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高毒力株W83与低毒力株标准参考菌ATCC 33277之间的差异基因。方法采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HH)对比牙龈卟啉单胞菌高毒力株W83与低毒力株标准参考菌ATCC 33277的基因差异。以高毒力株W83为被检菌,低毒力株ATCC 33277为参考菌,将提取的基因组DNA用内切酶Rsa Ⅰ酶切,连接特殊设计的接头进行两次消减杂交和PCR扩增,得到消减混合物,与TA克隆载体连接,转化到JM109中,建立消减文库,经PCR筛选鉴定阳性克隆,进而对部分片段进行测序和同源分析。结果经SSH筛选鉴定得到36个片段大小为88~372bp的阳性克隆基因片段。结论从全基因角度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高毒力株W83与标准株ATCC 33277之间的分子遗传差异,为牙龈卟啉单胞菌致病基因的筛选及今后牙周病预防、诊治的靶标提供依据。
林莉潘亚萍李琛
关键词:紫单胞菌杂交基因
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在青春期龈炎患者中的分布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分析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在青春期龈炎患者和青春期牙周健康者中的分布。方法:收集51例青春期龈炎患者和46例青春期牙周健康者的龈下菌斑,采用16SrRNA PCR检测P.gingivalis,并根据各fimA基因型的特异引物,用PCR检测不同fimA基因型菌株的分布。结果:龈炎组各fimA基因型P.gingivalis的总检出率:Ⅰ型34.2%,Ⅱ型55.3%,Ⅳ型18.4%,Ⅲ型和Ⅴ型未检出;另有7例(占18.4%)未分出型别。健康组各fimA基因型P.gingivalis的总检出率:Ⅰ型14.3%,Ⅱ型85.7%,Ⅲ型14.3%,Ⅳ型28.6%,Ⅴ型未检出;另有2例(占14.3%)未分出型别。结论:青春期龈炎和青春期牙周健康者龈下菌斑中的P.gingivalis存在fimA基因多态性。fimA基因Ⅱ型是其主要存在的基因型,其次是Ⅰ型和Ⅳ型,Ⅲ型和Ⅴ型较少或不能检出。
李彦君潘亚萍陈旭李琛程睿波
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青春期龈炎聚合酶链反应
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rgpB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不同rgpB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在慢性牙周炎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择不同牙周状态下的龈下菌斑样本104个,设计引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rgpB催化域基因进行扩增,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的方法将牙龈卟啉单胞菌分为4个基因型。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病变重部位rgpB-cdⅣ型检出率最高为52.78%,与Ⅰ、Ⅲ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病变轻部位rgpB-cdⅡ型检出率为75.86%,显著高于其他型(P<0.01)。结论rgpB-cdⅣ型可能与慢性牙周炎的关系最密切,在致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而rgpB-cdⅡ型可能与慢性牙周炎无关,为健康人群或牙周健康部位的定居菌。
李琛潘亚萍林莉
关键词:牙周炎基因型
青春期龈炎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kgp基因型的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青春期龈炎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的特异kgp基因型,评估其与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查并记录青春期龈炎组与牙龈健康组各36例的牙周临床指数,收集龈下菌斑样本,提取染色体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编码牙龈蛋白酶K(KGP)催化域的序列片段。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Mse I消化。结果P.gingivalis有毒株W83表现为kgp-A型,而无毒株ATCC 33277表现为kgp-B型。所有P. gingivalis阳性个体的龈下菌斑中只检测到一种kgp基因型。kgp-A型在青春期龈炎组P.qingivalis阳性个体中的检出率为79.0%,在牙龈健康组为22.2%,两组kgp基因型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青春期龈炎组有P.gingivalis定植的个体中,牙周临床指数与kgp的基因型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青春期龈炎个体定植的P.gingivalis的kgp基因型多与有毒株P.gingivalis W83的表现相同,有必要监测kgp-A型阳性的个体,因其个体发展为牙周疾病的危险度可能会增高。
陈旭刘洁潘亚萍
关键词:龈炎牙菌斑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
牙龈卟啉单胞菌在龈下菌斑和颊黏膜中的检测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检测牙周健康者及牙周炎患者在颊黏膜和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阳性率,探讨其与牙周炎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牙周健康者和39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分别收集颊黏膜和龈下菌斑样本,提取细菌DNA,设计细菌通用引物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特异引物用于PCR扩增,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的阳性率。结果牙周健康组菌斑样本和颊黏膜样本牙龈卟啉单胞菌的阳性率分别为37.5%和32.5%,而牙周炎组菌斑样本和颊黏膜样本牙龈卟啉单胞菌的阳性率分别为69.23%和46.15%。牙周炎组菌斑的牙龈卟啉单胞菌阳性率高于牙周健康组,颊黏膜的牙龈卟啉单胞菌阳性率在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牙周炎组菌斑牙龈卟啉单胞菌阳性率高于颊黏膜,牙周健康组两部位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除在菌斑中有高检出率外,在颊黏膜中也有较高的检出率,提示颊黏膜也是牙周细菌在口腔定植的重要部位,牙龈卟啉单胞菌也可在健康人群中检出,提示其有可能是口腔内固有菌群之一。
潘春玲潘亚萍林莉赵戬张冬梅
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颊黏膜慢性牙周炎
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素基因片段的检测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的2个基因片段kgp-cd和rgpB-cd,探讨2个基因片段的存在和缺失与牙周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84个,对P.gingivalis阳性的龈下菌斑样本进行kgp-cd和rgpB-cd基因片段检测;根据2个基因片段的有无,将P.gingivalis分为A型和B型,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用t检验和X2检验分析不同基因型P.gingivalis与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A型P.gingivalis在慢性牙周炎中的检出率高于B型(P<0.05),分别为85.29%和14.71%。不同基因型P.gingivalis引起的牙周袋探诊深度和牙龈出血倾向存在显著性差异(PD:t=2.85,P<0.05;BOP:P<0.05)。结论: kgp-cd和rgpB-cd基因与P.gingivalis的致病性有关。
李琛高玉琴潘亚萍林莉钟鸣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牙龈卟啉单胞菌
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查具有不同粘附、侵入能力的各fimA基因型P.gingivalis菌体表面结构特点。方法选取临床培养的经PCR鉴定、筛选的fimA基因Ⅰ、Ⅱ和Ⅳ型P.gingivalis野生菌株,制备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进行菌体表面结构观察。结果fimA基因Ⅰ、Ⅱ和Ⅳ型P.gingivalis的菌毛存在差别:Ⅰ型和Ⅱ型菌体表面有放射状菌毛,Ⅱ型略显致密,Ⅳ型表面未见明显菌毛。同时也观察到各型荚膜存在差别:Ⅰ型荚膜最厚,Ⅳ型荚膜较薄,Ⅱ型荚膜最薄。结论fimA基因Ⅰ、Ⅱ和Ⅳ型P.gingivalis的菌毛和荚膜存在较大差别,推测其粘附、侵入或其它致病能力的差异可能不仅与菌毛有关,还与荚膜或其它因素有关。
李彦君潘亚萍李琛陈旭
关键词:菌毛FIMA基因型超微结构透射电镜
青春期龈炎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牙龈蛋白酶K的表达
2007年
目的:检测并比较青春期龈炎的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临床分离株的分泌蛋白和菌体蛋白中牙龈蛋白酶K(Kgp)的表达强度,揭示Kgp与青春期龈炎之间可能存在的致病关系。方法:受试对象为14~17岁青春期龈炎患者36例,检测并记录受检者的各牙周指数GI、SBI和PD测值,取龈下菌斑进行P.gin-givalis的分离培养,16SrRNAPCR法鉴定。将P.gingivalis临床分离株于对数生长期末提取分泌蛋白和菌体蛋白,用抗KgpN-末端IgG亚基的单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blot检测,采用SPSS11.0软件包,秩相关检验分析Kgp的表达强度与各牙周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青春期龈炎的P.gingivalis临床分离株的分泌蛋白和菌体蛋白中,KgpN-末端IgG亚基的表达强度与各牙周指数数值的高低有正相关关系,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Kgp对青春期龈炎有一定的致病作用。
陈旭潘亚萍宗志红
关键词:青春期龈炎龈下菌斑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蛋白酶K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