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7JJD770105)

作品数:15 被引量:26H指数:4
相关作者:肖玉秋岳巍阎国栋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济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语言文字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历史地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主题

  • 5篇东正教
  • 5篇正教
  • 5篇传教
  • 3篇中俄
  • 3篇中俄关系
  • 3篇文化
  • 3篇文化交流
  • 2篇文化观
  • 1篇订立
  • 1篇新教
  • 1篇新教传教士
  • 1篇学堂
  • 1篇医典
  • 1篇远征
  • 1篇中俄文化
  • 1篇中俄文化交流
  • 1篇中国观
  • 1篇中国历史
  • 1篇生平
  • 1篇十月革命

机构

  • 15篇南开大学
  • 1篇济南大学

作者

  • 12篇肖玉秋
  • 3篇阎国栋
  • 1篇岳巍

传媒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史学月刊
  • 2篇世界近现代史...
  • 1篇世界宗教文化
  • 1篇史学集刊
  • 1篇俄罗斯文艺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南开学报(哲...
  • 1篇世界历史
  • 1篇清史研究
  • 1篇湖北第二师范...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17年前俄国关于驻北京传教团政策的演变被引量:2
2013年
从1715年向中国派出首届传教团,俄国政府即开始了对这个特殊驻华机构长达两个多世纪的经营。18世纪圣务院和外务院的指令以规范传教团成员行为和责成其学习满汉语及搜集情报为主旨。从第十届起传教团的活动主要以外交部1818年指令为依据,重心转向中国研究和情报搜集。1861年俄国驻华公使馆设立后,传教团专由圣务院领导,传教布道成为其主要使命。1902年外交部和圣务院等部门决定将第十八届传教团领班晋升为主教,意在满足中国东北地区俄国侨民的宗教需求,同时不放弃北京这个东正教据点。事实表明,占领中国领土和攫取贸易利益始终是俄国政府制定传教团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其在中国的宗教存在不过是实现核心利益的手段而已。
肖玉秋
关键词:中俄关系
《中俄天津条约》中关于俄国在华自由传教条款的订立与实施
2010年
1858年俄国胁迫中国签订的《中俄天津条约》首次赋予了俄国人自由在华传教的权利。俄国全权代表普提雅廷不仅是该条约的签订者,而且是在华传播东正教的积极推动者。然而,由于对传教可能对俄国侵占中国领土和攫取贸易利益产生消极影响的顾虑以及对中国传教环境缺乏信心,俄国政府没有立刻在中国开始大规模传教进程。在1902年俄国在华建立主教区之前,东正教在中国的影响一直很小。
肖玉秋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留俄学生被引量:1
2014年
中国国门被打开之后,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人逐渐意识到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学习的重要性。从1896年开始,官费留学生和自费留学生赴俄国学习语言和"实学"。留俄期间,他们接受俄国校方与驻俄公使、游学监督的双重管理。学成归国后,经考试合格者被委以官职。尽管留俄学生人数不多,但在对俄外交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肖玉秋
关键词:中俄关系文化交流
17~19世纪俄国人对中医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医学是中俄早期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俄国人自17世纪便开始了对中国的医学理论、医疗体制、医学教育以及医疗方法的认识历程,撰写了一系列介绍文章和研究论著。19世纪中期俄国政府组织权威专家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中药进行了临床试验、药学描述和化学成分分析。俄国人搜集的大量珍贵的中医典籍至今保存在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和圣彼得堡大学等机构,成为清代中俄医学交流的实物见证。
肖玉秋
关键词:中医医典
沟通中俄文化的先驱——张庆桐生平事迹补苴
2009年
张庆桐以与托尔斯泰通信的首住中国人的角色而被载入中俄文学关系史。然而少为人知的是,他还做过北洋政府的外交官和地方要员,后因一次兵变而被削职弃用.他著有《俄游述感》,生动记录了俄国的历史、政治、社会、文化以及与托翁的通信经过;他译有梁启超的《李鸿章》,开国人俄译汉籍之先河。他对托尔斯秦崇敬有加,对其作品和思想的认识也颇有心得。
阎国栋
关键词:生平著述托尔斯泰
试论清代中俄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性被引量:4
2008年
中俄文化关系历史悠久。在1917年前,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是中俄两国文化交流最主要的渠道。由于文化交流主体和交流渠道相对单一,俄国向中国传播俄国文化以及俄国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在深度上和广度上都大大超过了中国向俄国传播中国文化以及中国对俄国文化的研究和引入。清代中俄间文化交流所呈现出的不平衡态势与两国外交政策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密切相关。
肖玉秋
关键词:中俄关系文化交流不平衡
程耀臣与国人所编首部俄文词典
2009年
程耀臣是20世纪初中国著名的俄语专家,1917年以其编写的《华俄合璧商务大字典》结束了清代以来俄汉双语词典主要由俄国人编写的历史,开创了国人编纂俄语辞书的新时代,并在1925年出版由教育部审定颁布的《教育部审定增补华俄大字典》,在中国俄语教育史上实有开拓之功。
阎国栋
关键词:俄语教育
20世纪初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宗教活动分析
1900—1917年是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在华宗教活动的第三个时期。俄国传教士团在义和团运动期间遭到焚堂毙徒的沉重打击。出于继续侵略瓜分中国的目的,俄国政府在短暂动摇后不仅保留了传教士团,而且于1902年在中国设立主...
肖玉秋
关键词:东正教宗教活动
文献传递
晚清赴俄使臣的俄国历史文化观
2013年
当中国的国门被西方坚船利炮打开之后,清廷先后派遣张德彝、缪祐孙、王之春亲赴俄国,以了解俄国情形和办理外交事务。其间三位使臣对俄国独特的历史文化进行了考察。他们撰写的旅俄游记,有助于改变国人对俄国认识不足的被动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俄文化交流。
肖玉秋
关键词:晚清使臣历史文化观
1917年前俄国驻北京传教团办学活动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1822年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团开办了第一所针对满洲镶黄旗俄罗斯佐领子弟的学校。虽然1858年俄国通过《中俄天津条约》攫取了在华自由传教的特权,但在此后的几十年的时间里俄国传教团仅在北京地区增开了两所学校。庚子之变以后,为适应在华传教活动的需要,俄国传教团不断扩大办学地域,增加学校数量。然而,由于俄国政府对在华传教投入不足,加之这些学校办学目的单一,缺乏有效管理,无力与西方教会学校和新式学堂竞争,往往难以为继,无果而终,其通过办学活动向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目标与实际效果相差甚远。
肖玉秋
关键词:东正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