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640401)

作品数:32 被引量:656H指数:15
相关作者:吴树仁张春山孙炜锋王涛石菊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8篇地质
  • 16篇地质灾害
  • 13篇滑坡
  • 5篇地震
  • 4篇地质灾害风险
  • 4篇危险性
  • 4篇风险评估
  • 3篇易损性
  • 3篇石流
  • 3篇泥石
  • 3篇泥石流
  • 3篇汶川地震
  • 3篇黄土
  • 3篇发育
  • 3篇发育特征
  • 3篇崩塌
  • 2篇地震地质
  • 2篇地震地质灾害
  • 2篇地质灾害发育
  • 2篇地质灾害风险...

机构

  • 29篇中国地质科学...
  • 14篇国土资源部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天津地质矿产...
  • 2篇中化岩土工程...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重庆工程职业...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北京市水利规...
  • 1篇联合工程公司

作者

  • 20篇吴树仁
  • 14篇张春山
  • 11篇孙炜锋
  • 9篇王涛
  • 8篇谭成轩
  • 8篇辛鹏
  • 8篇石菊松
  • 8篇王涛
  • 7篇王涛
  • 5篇孟庆华
  • 5篇韩金良
  • 4篇刘鑫
  • 4篇何淑军
  • 4篇石玲
  • 3篇汪华斌
  • 2篇叶思源
  • 2篇李滨
  • 2篇王继明
  • 2篇杨为民
  • 2篇郑达兴

传媒

  • 20篇地质通报
  • 3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地学前缘
  • 1篇地质学报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地质调查与研...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1
  • 1篇2010
  • 9篇2009
  • 10篇2008
  • 2篇200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维地质建模的数据融合与误差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在简述地质三维建模图文数据类型和格式的基础上,对构建模型的基础异构数据的集成融合、精度匹配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由此而引起的模型误差产生、传递与积累进行了评述,最终从建模初始的数据输入、系统运行控制角度给出了一些减少误差产生、提高模型精度的措施和方法。
叶思源吴树仁何淑军
关键词:数据结构数据融合误差分析
陕西宝鸡地区千阳县塌山黄土滑坡稳定性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通过对宝鸡塌山黄土滑坡详细调查和钻探结果表明:具有特殊性的黄土为塌山黄土滑坡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斜坡地形地貌、顺向斜坡结构、黄土节理等为塌山黄土滑坡提供了边界条件;人类活动、降水等是塌山黄土滑坡形成的主导诱发因素;多种因素相辅相成,导致塌山黄土滑坡发生发展。其次,采用SARMA法和FLAC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模拟分析,通过对滑坡体土体应力的分析与滑坡安全系数计算表明,在天然状态下塌山黄土滑坡现今整体稳定,局部(滑坡前缘左侧)有失稳可能,这与野外调查塌山黄土滑坡现今变形特征以及整体稳定局部可能失稳的结论基本一致。而在饱和状态、天然状态+地震、饱和状态+地震3种工况下,塌山黄土滑坡整体失稳的可能性较大。
王继明邹森刘景雷李俊刚
关键词:黄土滑坡SARMA法安全系数稳定性分析
陕西凤县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滑坡易发性评价是滑坡早期预警的基础,为了探索适用于秦岭山区的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本文在陕西凤县1:5万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山区地质灾害调查的特点,对传统信息量模型进行改进,利用ArcGIS软件基于改进的信息量模型完成了凤县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显示:凤县地质灾害分布主要与植被覆盖率、河流侵蚀和人类工程活动相关。根据评价结果将凤县滑坡易发性划分为四个等级:高易发区面积165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5.2%;中易发区面积686 km2,占21.5%;低易发区面积1195 km2,占37.5%;基本安全区面积1141 km2,占35.8%。根据此评价结果,为陕西凤县土地利用规划和滑坡防治提供依据,并为秦岭山区的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提供思路和方法。
孟庆华孙炜锋王涛
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
5.12汶川8级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浅析被引量:57
2009年
5.12汶川8级大地震沿龙门山断裂带形成长350多km,宽约50km的地表破裂带,触发了1万多处崩塌、滑坡、泥石流(碎屑流)地质灾害,其中巨型灾害体87处、大型灾害体606处,形成了136个较大规模的堰塞湖。地震地质灾害的链生特征显著,形成地震-崩塌、地震-滑坡-碎屑流-堰塞湖-堰塞坝溃决-泥石流等典型地质灾害链。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具有分布范围广、数量多、种类全、密度大、强度高、致灾重的特点。在部分地区,崩塌、滑坡和碎屑流的分布面积占地震极重灾区面积的30%~58%,甚至高达80%。据初步统计,崩塌、滑坡和碎屑流共导致大约2万人死亡,其中北川县老县城滑坡导致1600多人死亡。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主要沿断裂带、河谷和交通线分布。崩塌、滑坡的破裂源主要位于河流拐弯处靠近侵蚀岸一侧、山脊两侧及坡肩部位,这与上述部位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放大作用直接相关。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主要受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形控制,其次为岩性、斜坡结构、活动断裂、人类工程活动。许多大型崩塌、滑坡还具有高速远程的特征,部分崩塌、滑坡-碎屑流位移达数km,速度高达100~300m/s,其运动轨迹复杂多变,常常导致多处人员伤亡,是高山峡谷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减灾防灾必须面临的新课题。根据上述情况,文中对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分布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总结,并对地震滑坡的形成机制和运动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首次提出高山峡谷地区单一斜坡上呈阶梯状多级滑动的群发性地震滑坡的形成模式:强烈地震往往引起剧烈的地面震动,而高陡的山脊及其坡肩部位对地震波具有明显的放大作用,因此,上述部位往往是地震滑坡的高易发地段,当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超过不稳定性斜坡的临界峰值加速度时,斜坡失稳破坏形成一系列的群发�
韩金良吴树仁何淑军孙炜锋张春山王涛王涛杨金中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地震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方法研究——以陕西凤县为例被引量:14
2014年
为了探索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方法,文章在综合分析承灾体易损性评价及风险容许标准制定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遥感影像、社会调查等数据,以陕西省凤县为例利用ArcGIS软件和经验方法,分灾种分别对人口及财产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针对区域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减缓措施,为研究区防灾减灾提出了建议,并为秦岭山区城镇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孟庆华孙炜锋张春山
关键词: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风险管理
陕西宝鸡地区千阳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被引量:23
2008年
在对千阳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千阳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行了评价分区。首先初步定性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其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选取斜坡几何形态、工程地质岩组、黄土覆盖层厚度、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5个方面共28个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利用信息量模型对千阳县的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评价分区。评价分区结果表明:高易发区占全区面积的4.89%,主要分布于千河北岸黄土塬区一级支流沟谷两侧的塬边斜坡地区;中易发区占全区面积的24.18%,主要位于千河北岸台塬区一级支流沟谷的两侧,北部山区二、三级支流冲蚀的基岩(白垩系—侏罗系砂泥岩)与黄土的接触区,南部山区局部黄土覆盖的高陡区域;低易发区占全区总面积的41.29%,主要位于千阳北部山区的二、三级河流河道冲蚀区,千河北岸黄土塬区和千河南部的基岩山区。
孙炜锋谭成轩王继明吴树仁张春山
关键词:地质灾害地理信息系统信息量模型
陕西宝鸡地区对滑式黄土滑坡的特征及其碰撞诱发机理被引量:15
2008年
对滑式滑坡是黄土地区滑坡地质灾害的一种独特形式,主要分布于二级支流或三级支流(冲沟)两侧的边坡,两岸滑坡相向滑动。冲沟一般狭窄且较深陡,延伸较远。对滑式滑坡非同时发生,先发滑坡下滑后强烈碰撞对岸的斜坡体,致使受撞斜坡岩土体产生碰撞节理裂隙,力学性质弱化损伤,在坡体内部形成潜在的滑动面。当沟谷中先发滑坡堆积体遭受降雨水浸、流水冲刷后,潜在的滑动面扩展贯通,从而诱发受撞的岸坡失稳下滑。因而,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对滑式黄土滑坡的碰撞损伤效应,为黄土地区群发式滑坡的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杨为民吴树仁谭成轩石菊松张春山李滨向灵芝
关键词:黄土
四川汶川地震地质灾害活动强度分析评价被引量:58
2008年
为了探索区域群发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以汶川地震诱发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评价为例,在简单分析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宏观特征的基础上,利用高精度遥感解译资料和GIS技术,计算汶川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分布最大面密度,结合对近年来陕西宝鸡市地质灾害调查统计的历史资料分析,提出以地质灾害分布最大面密度为衡量区域地质灾害活动强度指标的基本思路和分级标准,初步建立了地质灾害活动强度指数8级划分标准,并计算出汶川地震诱发地质灾害活动强度指数最高为7级,属于极端强烈活动。其中,地质灾害活动最强地段(7级活动区)位于强震震中区映秀镇附近的岷江两岸和绵竹汉旺镇银厂沟上游发震断裂两侧;次强地段(6级活动区)位于北川县城湔河两岸和平武县南坝镇北东小流域两岸。初步揭示:地质灾害活动强度从发震断裂带向两侧具有明显衰减的趋势。最后,简要讨论了汶川地震引发地质灾害活动如此强烈的主要原因及其发展趋势。
吴树仁石菊松姚鑫王涛王涛
关键词:四川汶川地震地震地质灾害
陕西凤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被引量:41
2011年
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地质灾害早期预警的基础。为了探索秦岭山区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文中在陕西凤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利用G IS技术结合信息量模型方法完成了凤县地质灾害的易发性评价区划。结果显示:凤县地质灾害分布主要与河流侵蚀、植被覆盖率及人类工程活动相关。根据评价结果将凤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190.3km2,占全县总面积的6.0%;中易发区面积642.0km2,占20.1%;低易发区面积1314.5km2,占41.2%;基本安全区面积1040.1km2,占32.6%。评价结果可为凤县土地利用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供依据,并可为秦岭山区城镇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提供思路和方法。
孟庆华孙炜锋王涛
关键词:地质灾害信息量模型
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评估的原理、方法和实例被引量:23
2009年
为了探索区域群发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评价的原理、方法和指标体系,从地质灾害强度的基本涵义和快速测量的技术要求2个方面简要地分析了影响群发地质灾害活动强度的主要指标和参数,并参考地震震级计算和划分的(宏观)依据,初步提出了以地质灾害分布最大面密度为衡量区域地质灾害活动强度指标的基本思路和分级标准,建立了地质灾害活动强度指数(GHI—geohazard index)8级划分标准;初步提出了快速统计估算地质灾害最大面密度的2种基本方法,即栅格法和自然斜坡(流域)统计法。结合汶川Ms8.0级地震诱发地质灾害、陕西省宁陕县城2003年暴雨诱发地质灾害和宝鸡市地质灾害活动强度分析评价,简要地讨论了在地质灾害强度评价指标、最大面密度统计测量方法及其代表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强调地质灾害强度(GHI)指标评价分级还处于探索研究的开始阶段,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
吴树仁石菊松王涛汪华斌
关键词:滑坡汶川地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