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CB910600)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汪思应杨晓明王晓辉唐刘君王敏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RAF6截短体的构建及其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构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截短体,鉴定TRAF6截短体及对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区域。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TRAF6 4个截短体(N1、N2、N3、C1)编码基因,分别将其构建在pFlag-CMV2重组载体,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对TRAF6 4个截短体功能活性进行验证。结果成功将TRAF6截短体编码基因构建至pFlag-CMV2载体,截短体命名为N1、N2、N3、C1,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TRAF6N3对NF-κB信号通路有增强效应。结论 TRAF6通过截短体N3区域对NF-κB信号通路产生增强效应。
- 王敏王晓辉唐刘君李长燕董晓明周扬帆杨晓扬杨晓明汪思应
- 关键词:NF-ΚBTRAF6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家族成员间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RAFs)各成员间的相互作用及各成员间的关系。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出TRAFs;构建到pDBLeu、pPC86载体上,分别形成诱饵、猎物质粒;转化,扩增酵母菌;将诱饵、猎物菌液结合酵母双杂交阵列组合(Mating)技术筛选相互作用。最后用免疫共沉淀技术进行验证。结果成功构建TRAFs的酵母双杂交载体,酵母双杂交Mating技术筛选出11对相互作用,免疫共沉淀技术验证出,TRAF1和TRAF2、TRAF6有相互作用。结论 TRAFs各成员间存在着相互联系;TRAF1通过和TRAF6的相互作用可能直接影响TRAF6介导的通路。
- 周扬帆王晓辉唐刘君李长燕王敏杨晓扬杨晓明汪思应
- 关键词:相互作用
- TRAF3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3(TRAF3)在肝细胞癌(简称肝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12例癌旁肝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TRAF3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癌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TRAF3在肝癌高分化细胞系HepG2、低分化细胞系SMMC7721和人正常肝细胞系L-02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TRAF3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其阳性率在正常肝组织(100%)及癌旁组织(91%)明显高于肝细胞癌组织(52%)。TRAF3在肝癌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相关,与患者性别、年龄、癌灶数目、肿瘤大小、瘤栓有无、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阳性、甲胎蛋白(AFP)、肿瘤包膜是否完整均无关。TRAF3总蛋白在正常肝细胞系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肝癌细胞系,且在肝癌高分化的细胞系中表达量高于低分化细胞系。结论 TRAF3在肝癌中的表达明显下调,且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与肝癌的侵袭程度相关,提示TRAF3可能抑制肝癌的浸润和转移。
- 查欣王晓辉唐刘君李娟邢小翠胡中倩杨晓明汪思应
-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