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CMATG2006M02)

作品数:6 被引量:140H指数:5
相关作者:李劲郑媛媛姚叶青郝莹俞小鼎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雷达
  • 1篇低涡
  • 1篇地理分布
  • 1篇迭代
  • 1篇迭代算法
  • 1篇多模式集合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雷达
  • 1篇多普勒雷达资...
  • 1篇多普勒天气
  • 1篇多普勒天气雷...
  • 1篇闪电
  • 1篇神经元
  • 1篇天气雷达
  • 1篇天气学
  • 1篇天气学特征
  • 1篇统计特征
  • 1篇气旋
  • 1篇中气旋
  • 1篇误差分析

机构

  • 2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安徽省气象局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气象局培...
  • 1篇南京军区气象...
  • 1篇贵州省人工影...
  • 1篇鞍山市气象局

作者

  • 2篇王学忠
  • 2篇胡邦辉
  • 2篇吕梅
  • 1篇俞小鼎
  • 1篇倪东鸿
  • 1篇文继芬
  • 1篇郝莹
  • 1篇姚叶青
  • 1篇郑媛媛
  • 1篇李劲
  • 1篇谭言科
  • 1篇李东辉
  • 1篇邹力
  • 1篇刘明
  • 1篇陈金龙

传媒

  • 3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气象
  • 1篇气象科技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2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CINRAD/CC雷达探测冰雹云特征个例分析被引量:13
2007年
利用马鞍山C波段多普勒雷达对2005年6月15日凌晨发生在安徽省江淮地区的冰雹云进行追踪观测,应用探测获得的资料结合大气层结热力结构,分析了产生冰雹云的大气稳定度和对流不稳定能量(CAPE)。雷达回波分析表明,这次冰雹云在平面位置显示(PPI)上具有入流缺口和辉斑回波(TBSS),在垂直剖面上具有强大的回波悬垂和有界弱回波区的回波墙等特征。对气象产品如风暴跟踪信息(STI)、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IL)和中气旋的分析,证实了这次降雹的最大直径为50 mm左右。
李新麟郑媛媛陈金龙刘明
关键词:冰雹云
重庆开县雷击事件天气背景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利用卫星、雷达、闪电定位仪、地面自动站等常规和非常规资料对2007年5月23日重庆开县雷击事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雷击事件与α中尺度对流系统(M_α在CS)发展密切相关,对流单体最早在四川东北部生成,并强烈发展东移,最终发展成MCC,并伴有强降水,雷击事件就发生在M_αCS强烈发展的阶段。(2)高分辨率FY双星对此次强对流天气提供了有利的监测手段和工具,而由于开县处于雷达探测的边缘,雷达的监测能力显得不足。(3)闪电资料也显示强对流活动的发展具有局地特征,起初正地闪频次较多且集中,表明对流活动强。密集的正地闪出现在负地闪的周边地区,可能与新生对流强烈发展有关。(4)西南涡是主要的影响系统,由于冷空气东移南下,加强了低涡北部的偏东风分量,是对流发展的一个重要触发机制。M_αCS发生在弱对流不稳定环境中,但对流层中下层大气近饱和且湿层较厚。
孙军周兵宗志平郑永光陈涛谌芸
关键词:雷击闪电
沙瓦特指数的一种迭代算法被引量:4
2009年
为了提高沙瓦特指数的计算精度,在沙瓦特指数计算方案中引入二分法:先用于计算抬升凝结高度上的要素,进而计算假相当位温,再依据假相当位温守恒性质用于计算500 hPa气块温度。与其他方案对比表明,该迭代算法计算的沙瓦特指数精度较高;与查表法所得的气块温度对比表明,该迭代算法得到的气块温度的最大绝对误差为1.36℃,平均误差(-0.68℃)与平均绝对误差(0.69℃)数值接近;迭代算法与查表法之间以系统性偏差为主;此外,该迭代算法计算量小,收敛速度快,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王学忠胡邦辉吕梅邹力倪东鸿
关键词:查表法误差分析
2004年渝北川东大暴雨环流及其非绝热加热特征被引量:17
2006年
2004年9月上旬渝北川东发生了一次持续性大暴雨天气过程,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局地洪涝灾害。应用国家气象中心实时加密观测降水资料,结合多卫星微波反演的降水资料及高分辨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对西南低涡等主要影响系统的分析,揭示暴雨次天气尺度环流特征,探讨高层非地转平流风分量与暴雨落区的关系,比较第1暴雨阶段(9月2日)和第2暴雨阶段(9月3日)大气非绝热加热的差异,发现前者以稳定性降水为主,后者则为显著的对流性降水。北方弱干冷空气和南方水汽输送在西南低涡暴雨持续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周兵文继芬
关键词:西南低涡大暴雨非绝热加热
多模式集合预报技术及其分析与检验被引量:36
2006年
基于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业务平台,对德国、日本、欧洲中心数值预报模式和我国T213模式的夏季预报产品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模式对目标区域预报能力的分析,分别应用神经元网络预报技术和基于Ts评分的客观多模式权重系数法(ME),建立了4个模式的集合预报方法,并应用于2005年汛期业务运行。结果表明:ME对短期降水预报技巧高于简单集合平均,因此具有一定的业务应用前景。
周兵赵翠光赵声蓉
关键词:神经元降水预报
2002—2005年我国夏半年雷暴的统计特征
为了解雷暴的天气学特征及其地理分布。利用国家气象中心预报系统实验室2002-2005共4a夏半年(4-9月)的雷暴观测资料,对雷暴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从雷暴频次看,我国存在3个主要的雷暴活动中心,分别位于...
王学忠胡邦辉谭言科李东辉吕梅周兵
关键词:雷暴天气学特征地理分布
文献传递
两次强龙卷过程的环境背景场和多普勒雷达资料的对比分析被引量:58
2007年
通过分析发生在安徽省灵璧县(2005年7月30日)和无为县(2003年7月8日)的两次强龙卷过程的环境背景场和雷达资料发现:(1)在环境背景场方面,两次过程都发生在高空有低槽和切变线、地面较为暖湿的环境中,且龙卷发生地附近都有低层边界(冷锋或雷暴外流边界等),低层垂直风切变较大。不同之处是灵璧县龙卷0~1 km的平均垂直风切变较大,0~6 km的平均垂直风切变较小,而无为县龙卷的高、低层的平均垂直风切变都很大。进一步分析得出,在对流有效位能达到一定值后,密度加权垂直风切变对对流的组织和维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在雷达特征方面,两次龙卷过程的母体雷达反射率因子回波不同于经典超级单体。虽然回波形态、强度和高度各异,但都存在强的中气旋,且其强核都出现在雷达可探测的最低高度。中气旋内部的垂直涡度都很大,达到2~6个中气旋单位(一个中气旋单位=10-2 s-1)。另外,雷达导出产品中的中气旋识别产品对强对流天气的监测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雷达超前于龙卷发生约半小时识别出中气旋,这对龙卷的预警非常有意义。
姚叶青俞小鼎郝莹李劲郑媛媛
关键词:龙卷多普勒天气雷达中气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