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015)

作品数:5 被引量:61H指数:4
相关作者:罗征秀符州刘恩梅罗健王莉佳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委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肺炎
  • 2篇动物
  • 2篇球菌
  • 2篇细胞
  • 2篇小鼠
  • 2篇儿童
  • 2篇肺炎链球菌
  • 2篇肺炎链球菌感...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医学生
  • 1篇诱导痰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哮喘
  • 1篇支气管哮喘患...
  • 1篇支原体肺炎
  • 1篇致死
  • 1篇人文
  • 1篇人文素质
  • 1篇人文素质教育
  • 1篇素质教育

机构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刘恩梅
  • 4篇符州
  • 4篇罗征秀
  • 3篇罗健
  • 3篇王莉佳
  • 2篇杨婷
  • 2篇高惠
  • 1篇刘昌林
  • 1篇徐秀娟
  • 1篇蒋永惠
  • 1篇杨宝辉
  • 1篇刘超
  • 1篇田代印
  • 1篇任洛
  • 1篇姜小丽

传媒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浅谈加强儿童呼吸内科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在临床实习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3年
医学是一门特殊的人道主义精神事业,希波克拉底说过医学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医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与道德、良知紧紧融合在一起,医学生尤其应以人文精神作为自己职业的道德主题,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人文素质,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罗征秀符州刘恩梅罗健田代印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呼吸内科儿童人道主义精神希波克拉底医学生
支气管哮喘患儿诱导痰IL-17水平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分析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及临床缓解期诱导痰上清液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水平,探讨其在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25例、慢性持续期15例、缓解期17例及健康对照儿童13例诱导痰,采用ELISA法测定诱导痰上清液IL-17I、L-6及TGF-β水平,比较各组细胞因子水平差异。结果: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诱导痰上清液IL-17浓度为(855.39±46.89)pg/ml,慢性持续期为(705.63±46.29)pg/ml,临床缓解期为(597.09±60.26)pg/ml,健康对照儿童为(434.12±43.63)pg/ml,哮喘患儿诱导痰上清液IL-17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哮喘急性发作期IL-17水平显著高于慢性持续期、缓解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儿急性期IL-6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TGF-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导痰上清液IL-6I、L-17表达增加在哮喘发病中有重要作用。
高惠罗征秀刘超任洛蒋永惠王莉佳刘恩梅符州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诱导痰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6转化生长因子-Β
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早期肺组织细胞因子变化研究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建立非致死性肺炎链球菌肺炎小鼠模型,探讨感染后72 h内肺组织细胞因子变化在清除肺炎链球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用灭菌PBS稀释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肺炎链球菌标准株D39,对SPF级雌性Balb/c鼠(6~8周,15~18 g)滴鼻,收集Balb/c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进行菌落计数、细胞分类计数,取肺组织进行菌落计数、病理学检查及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感染2 h后BALF中细菌数量逐渐下降,72 h基本清除。肺匀浆细菌量于感染后6 h达高峰,6~24 h明显下降,72 h大部分细菌已清除。BALF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感染后2 h开始增加,12 h达高峰,48 h降至正常水平;淋巴细胞百分比在感染后2 h开始增加,6 h达高峰,24 h逐渐降至正常水平。肺组织在感染后6 h出现炎症细胞浸润,48 h达高峰,随后炎症逐渐减轻,肺组织结构开始恢复。肺组织匀浆中的促炎因子IFN-γ、TNF-α、IL-6、IL-1及IL-17于感染后2 h明显增高(P〈0.05),其中IFN-γ、TNF-α、IL-6及IL-1在6 h后逐渐降至正常,IL-17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感染12 h后仍高于正常水平(P〈0.05),之后逐渐降至正常;抗炎因子TGF-β与IL-10于感染后2 h明显增高(P〈0.05),其中TGF-β于感染后6 h达高峰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而IL-10一直持续在较高水平直至感染后48 h才开始下降(P〈0.05)。结论肺组织感染后早期细胞因子变化除在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外,可能在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中也有重要作用,促炎及抗炎因子的动态平衡在清除细菌的同时也避免了过强的炎症反应所导致的组织损伤。
姜小丽杨宝辉杨婷王莉佳符州刘恩梅罗征秀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肺炎细胞因子动物模型
新生期小鼠非致死性肺炎链球菌感染模型的建立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建立新生期BALB/c小鼠非致死性肺炎链球菌感染模型的方法。方法将新生期BALB/c小鼠随机分为肺炎链球菌感染1次组(于新生期第7天分别经鼻腔滴注肺炎链球菌D39株107、108、109、1010CFU菌液各10μl)、感染2次组(于新生期第6、7天连续2 d经鼻腔滴注肺炎链球菌D39株107、108、109、1010CFU菌液各10μl)和对照1、2组(于第7天和第6、7天分别经鼻腔滴注PBS液10μl),每组20只。最后1次鼻腔滴注后24 h随机抽取10只小鼠处死,取肺组织匀浆,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剩余10只观察感染后5 d的体重变化及存活情况。结果感染2次109CFU肺炎链球菌组小鼠出现安静少动,皮肤苍白,体重增长下降;感染率与存活率均>85%;病理显示肺部出现炎症改变,肺泡间隔增厚,血管周围和支气管周围有一定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结论新生期第6、7天感染109CFU肺炎链球菌可能是成功建立新生期BALB/c小鼠非致死性肺炎链球菌感染模型的较好方法。
杨婷罗征秀符州刘昌林王莉佳罗健刘恩梅
关键词:肺炎球菌感染小鼠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后遗症临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7
2013年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发生后遗症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减少后遗症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7年9月-2010年9月875例MPP住院患儿临床资料,急性期后3个月胸片或肺CT仍存在肺不张、肺实变、支气管扩张等表现者共58例,作为后遗症组,随机选取60例急性期后1个月内胸片或肺CT正常的MPP患儿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患儿年龄、热程、喘息、胸腔积液、肺部病变部位及类型、肺外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儿白细胞、C反应蛋白及开始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的时间有无差异。结果:热程>10 d、合并中至大量胸腔积液、右上肺病变、肺部大片状阴影、肺外多系统损害等发生率后遗症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程>10 d、合并中至大量胸腔积液、右上肺病变、肺部大片状阴影、肺外多系统损害为MPP发生后遗症的临床危险因素。
高惠罗征秀罗健徐秀娟刘恩梅符州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后遗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