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基金(2001KYCX010)

作品数:13 被引量:86H指数:6
相关作者:常重杰杜启艳燕帅国南平吴艳丽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师范大学商丘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生物学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泥鳅
  • 7篇大鳞副泥鳅
  • 3篇同工酶
  • 2篇性别分化
  • 2篇珠蛋白
  • 2篇转录
  • 2篇鲤形目
  • 2篇鲤鱼
  • 2篇克隆
  • 2篇基因CDNA
  • 1篇蛋白
  • 1篇地理居群
  • 1篇性腺
  • 1篇性腺分化
  • 1篇遗传稳定性分...
  • 1篇再投喂
  • 1篇溶氧
  • 1篇溶氧量
  • 1篇生化遗传
  • 1篇生化遗传分析

机构

  • 13篇河南师范大学
  • 3篇商丘师范学院

作者

  • 12篇常重杰
  • 11篇杜启艳
  • 5篇南平
  • 5篇燕帅国
  • 3篇吴艳丽
  • 2篇华慧颖
  • 2篇陈颖
  • 1篇邵宏伟
  • 1篇王凤羽
  • 1篇南萍

传媒

  • 4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Journa...
  • 1篇实验生物学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泥鳅和大鳞副泥鳅个体发育早期同工酶谱的变化被引量:1
2009年
吴艳丽常重杰
关键词:泥鳅大鳞副泥鳅同工酶个体发育
温度对泥鳅和大鳞副泥鳅性腺分化的影响和CYP19a基因的克隆与时空表达被引量:20
2005年
向性成熟的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和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dabryanus)个体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所获得的卵子和精子进行人工授精。把胚胎分别置于20℃、25℃和30℃条件下,使其发育。经性腺检查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两种泥鳅中雄性个体所占的比例明显升高,获得明显的偏雄比率群体。根据已知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CYP19a基因序列设计嵌套简并引物用巢式PCR扩增并克隆出了两种泥鳅的CYP19a的DNA片段。泥鳅CYP19a片段和大鳞副泥鳅CYP19a片段分别长941bp和935bp。在此基础上用各自的特异引物克隆出两种泥鳅CYP19a的相应cDNA片段。通过基因组DNA和cDNA序列的比较证明两种泥鳅的CYP19a基因均包含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编码的蛋白质序列长84氨基酸残基。以GAPDH基因为对照,分别对2种泥鳅成体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胚胎的CYP19a进行了半定量RTPCR表达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在成体组织中具有大致相似的表达模式,在卵巢和脑组织中表达量较大,在精巢和肝组织中微量表达,在胚胎中二者的表达模式差异较大。
南平杜启艳燕帅国常重杰
关键词:泥鳅大鳞副泥鳅性别分化
豫北地区大鳞副泥鳅胚胎发育的观察被引量:18
2007年
目前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养殖热潮正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优良新品种的培育早已经为养殖者所期待.胚胎发育过程特征的研究是进行新品种培育的基础工作.对产自豫北地区的大鳞副泥鳅的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对其各个胚胎时期的发育特征和持续时间进行了记录.结果表明从受精卵到出膜共划分为6个阶段和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肌节期、尾芽期、胚动期、出膜前期、孵出期、眼黑色素期等10个连续的典型时期,在23℃时胚胎发育历时共24 h 20 min.
杜启艳南平燕帅国常重杰
关键词:大鳞副泥鳅胚胎发育
两种泥鳅芳香化酶基因的克隆与时空表达被引量:6
2006年
鱼类的性别分化易受发育环境的影响。向性成熟的泥鳅和大鳞副泥鳅个体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获得卵子和精子进行人工授精。把胚胎分别置于20℃、25℃和30℃条件下,使其发育。经性腺检查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两种泥鳅中雄性个体所占的比例明显升高,获得明显的偏雄比率群体。根据已知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CYP19 b基因序列设计嵌套简并引物用巢式PCR扩增并克隆出了两种泥鳅的CYP19 b的DNA片段。MaCYP19 b片段和Pd-CYP19 b片段分别长1337bp和1473bp。在此基础上用各自的特异引物克隆出两种泥鳅CYP19 b的相应cDNA片段。通过基因组DNA和cDNA序列的比较证明两种泥鳅的CYP19 b基因均包含三个内含子和四个外显子,编码的蛋白质序列长145氨基酸残基。以GAPDH基因为对照,分别对两种泥鳅成体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的CYP19 b进行了半定量RT-PCR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泥鳅CYP19 b基因只在成体泥鳅卵巢、肾以及原肠胚和神经胚中表达。大鳞副泥鳅CYP19 b基因在成体的脑、卵巢和肾以及神经胚和卵黄吸收期表达。这些结果为揭示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基因与环境性别决定机制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杜启艳南平燕帅国常重杰
关键词:泥鳅大鳞副泥鳅性别分化
鲤鱼中Sox9b基因的克隆和表达被引量:12
2005年
Sox9基因是一个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参与性别决定及软骨等多种组织和器官的发育过程。本研究利用简并引物扩增鲤鱼基因组DNA,首次发现在鲤鱼中存在两种形式的Sox9基因。二者在保守盒区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同,并都存在一个内含子,但内含子序列差异很大,分别长704bp和616bp。在此基础上采用RACE技术克隆了鲤鱼Sox9b基因的5’端和3’端,通过拼接获得了2447bp 的全长cDNA序列,编码428个氨基酸。其中96-174位共79个氨基酸为HMG保守盒。将鲤鱼Sox9b基因与三刺鱼等九种动物的氨基酸序列相比较发现,它们的同源性高达75%以上,显示Sox9 基因在进化中较保守。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对成体鲤鱼不同组织中Sox9b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广泛表达,尤以脑及精巢中表达最为丰富。
杜启艳常重杰王凤羽华慧颖
关键词:SOX9基因B基因鲤鱼氨基酸序列全长CDNA序列转录调控因子
雌雄泥鳅不同组织同工酶特异性表达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应用垂直平板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泥鳅雌雄成体的肝脏、心脏、脑、性腺、肌肉、血液等6种组织中EST、SOD、G6PDH、ALP、ADH等5种同工酶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泥鳅5种同工酶不仅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差异,而且雌雄个体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大部分同工酶在肝脏和卵巢中表达活性较高,且同工酶类型较多;雌雄个体间存在EST-5两条雌性特异性条带,可作为泥鳅雌雄个体的生化遗传标记,也可为泥鳅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提供线索。
吴艳丽杜启艳
关键词:泥鳅同工酶组织特异性
鲤鱼中5个Sox基因保守区的克隆和比较被引量:8
2004年
SRY/Sry基因已被公认为是哺乳动物的睾丸决定因子(TestisDeterminingFactor,TDF)基因,它的正确的时空表达是雄性生殖腺形成的关键,即导致哺乳动物胚胎性别决定的开关基因.作为一个大基因家族的首位成员,它的发现诱发了Sox基因家族的研究热潮.Sox基因家族是在动物中发现的一类新的编码转录因子的基因家族,其产物具有一个HMG基序保守区,参与诸如性别决定、骨组织的发育、血细胞生成过程、神经系统的发育、晶状体的发育等多种早期胚胎发育过程.鱼类是脊椎动物中进化地位较低的一类生物,除了个别种类出现了与性别相关的染色体外,绝大多数都无异形性染色体,说明了鱼类正处于性别染色体进化的重要时刻.研究鱼类中的Sox基因对于研究SRY的发生、性别染色体的进化以及性别的决定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实验利用兼并引物PCR的方法,参照Sox基因的HMG-box区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对鲤鱼(Cyrinuscarpio)的基因组进行扩增,获得5个新的基因片段.经过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较和分析,证明它们是鲤鱼的Sox基因并分别命名为CcSox3、CcSox4、CcSox11、CcSox14、CcSox21.与鲤鱼中的这些Sox基因具有最高同源性的基因分别是OlSox3,同源性为94.03%;CvSox4基因,同源性为88.06%;DrSox11基因,同源性为97.01%;MmSox14和HsSox14基?
杜启艳常重杰华慧颖邵宏伟
关键词:鲤鱼
5种鲤形目鱼的β珠蛋白基因cDNA的克隆
2003年
根据β珠蛋白的N末端和C末端氨基酸序列的保守性设计20bp长的简并引物,用RT PCR方法扩增并克隆了鲤(Cyprinuscarpio)、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鲫(CarassiusauratusLinnaeus)、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dabryanus)5种鲤形目鱼的β珠蛋白基因cDNA。结果表明,克隆的5种鲤形目鱼的β珠蛋白基因cDNA全长为441bp。但它们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却有较大的差异,鲤和泥鳅的序列相似性最高,达97.93%,而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相似性最小,仅有80.68%,其余的相似性介于二者之间。
常重杰陈颖杜启艳
关键词:Β珠蛋白基因CDNA克隆抗冻蛋白基因水中溶氧量
两种泥鳅RAPD标记遗传稳定性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用从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的7个引物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和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及其自交与杂交子代进行了RAPD遗传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RAPD谱带主要呈孟德尔式遗传,该类带纹明亮稳定,在泥鳅子代中占99.11%;在大鳞副泥鳅子代中占100%;在杂交子代中占99.36%。也存在非孟德尔式遗传谱带,该类带纹较暗、稳定性差,在泥鳅子代中为0.89%;在杂交子代中为0.64%;在大鳞副泥鳅中未见此类带纹。实验结果说明RAPD谱带具有很高的遗传稳定性。
杜启艳常重杰南萍燕帅国
关键词:泥鳅大鳞副泥鳅RAPD
人工诱导四倍体泥鳅的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前泥鳅的养殖热潮正在兴起,对其新品种的需求也日益强烈.采用热休克抑制受精卵第一次卵裂、Ag-NOR计数鉴定四倍体胚胎的方法,探索了诱发四倍体泥鳅的最佳条件是:在受精后20 min左右采用41℃热水持续处理泥鳅受精卵4 min.人工诱导泥鳅四倍体将会为新品种的培育提供原始素材.本研究首次提出了依据间期细胞核中的Ag-NOR的最高数目作为确定胚胎倍性的标准,该方法简便快速.
南平杜启艳燕帅国常重杰
关键词:四倍体诱导泥鳅热休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