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52)

作品数:9 被引量:183H指数:5
相关作者:吴军政程杰成胡俊卿关文婷王翠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东北石油大学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驱油
  • 4篇采收率
  • 3篇复合驱
  • 2篇乳化
  • 2篇三元复合驱
  • 2篇渗透率
  • 2篇提高采收率
  • 2篇井网
  • 2篇井网调整
  • 2篇控制程度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油藏
  • 1篇油田
  • 1篇有效厚度
  • 1篇原油
  • 1篇原油采收率
  • 1篇三元复合体系
  • 1篇砂体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驱控制程度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东北石油大学
  • 2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大庆技师学院

作者

  • 1篇张丽娟
  • 1篇胡俊卿
  • 1篇王克亮
  • 1篇吴文祥
  • 1篇郭明日
  • 1篇姜振海
  • 1篇程杰成
  • 1篇付恬恬
  • 1篇关文婷
  • 1篇吴军政
  • 1篇张向宇
  • 1篇范景明
  • 1篇明阳阳
  • 1篇王翠翠
  • 1篇牛春梅
  • 1篇张磊

传媒

  • 4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油田化学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石油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特高含水期水驱油藏井网调整效果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通过对试验区水淹解释数据分析和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试验区的历史拟合。研究了目前试验区开发状况。给出了层系重组方案。在层系重组基础上进行了开发井网调整,并对调整后的开发井网进行了不同开发方案的数值模拟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在注采比为1时,生产到含水98%时的最终采收率为47.85%,阶段采出程度7.22%,调整效果最好,比继续应用目前井网开发的阶段采出程度提高了2.69%。
姜振海
关键词:特高含水井网调整层系重组数值模拟
井网调整后水驱控制程度及砂体接触方式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随着开采的深入以及对油层认识的不断加深,部分区块有必要对原有的井网进行调整以满足当前生产的需要。为了进一步挖掘油田潜能,大庆油田某试验区通过细分重组层系,加密及注采系统调整等方式对老井网进行了重新调整,并根据沉积相带图及射孔等资料,研究了试验区井网调整前后的水驱控制程度及油水井所在砂体之间的接触方式。对比分析了控制程度和接触方式的变化情况,明确了不同调整方式对井网完善程度的贡献值。
范景明
关键词:井网调整控制程度有效厚度
AS/P交替注入矿场试验效果及认识被引量:4
2012年
针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工业试验过程中暴露出的注采能力下降幅度大、化学剂成本高等问题,应用物理模拟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三元复合体系注入方式优化研究。得出与三元整体注入相比的AS/P交替注入方式可以在相同开采效果的条件下节省化学剂用量22.06%,或者在相同化学剂用量的条件下提高采收率2.7百分点。AS/P交替注入现场试验表明,中心井含水率最大降幅达16.7百分点,采收率提高了11.85%,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为进一步改善三元复合驱的开发效果提供了依据。
张丽娟
关键词:矿场试验
乳化三元体系驱油室内实验被引量:7
2012年
针对ASP三元复合体系在发生乳化时对驱油效果的影响问题,采用多测点长岩心,研究了三元复合驱在不同渗透率岩心以及相同渗透率不同变异系数岩心中发生乳化时,对驱替压力、含水率及采收率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乳化体系在渗透率相同的均质岩心中驱油效果要好于未乳化体系,可提高5~10百分点;相同渗透率的均质岩心,随着渗透率增大采收率越高;相同变异系数的非均质岩心,乳化体系比未乳化体系采收率可提高5百分点左右;变异系数不同的非均质岩心,其变异系数越大,水驱及复合驱体系采收率就越低。
牛春梅
关键词:乳化采收率渗透率
三元复合驱提高原油采收率关键理论与技术被引量:131
2014年
三元复合驱是比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幅度更高、技术更复杂的驱油技术,中国适合于三元复合驱的地质储量约为83×108 t,仅大庆油田就有近14×108 t的储量,其潜力巨大,但由于很多关键技术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未能进入工业应用。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突破了大庆油田低酸值原油无法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技术界限,发明了三元复合体系新配方;研制出了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优化确定了适合于三元复合驱的井网井距、层系组合和注入参数;攻克了防垢举升、采出液处理等关键配套技术,整体上达到了工业化应用条件。现场应用实践表明,三元复合驱可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20% 以上,比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多10% 。三元复合驱技术作为大庆油田持续稳产的战略接替技术正在工业化推广,并可以为其他高含水开发阶段的老油田挖潜和陆相砂岩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程杰成吴军政胡俊卿
关键词: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采出液处理
三元复合体系在渗流过程中的乳化规律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三元复合体系在渗流过程中形成的乳状液类型和乳化程度直接影响其注入能力和驱油效果。本文采用中间带2个取样口的90 cm均质长岩心模型,研究了中(60%~80%)、高(85%~95%)含水率条件下,水解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2500×10~4)、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Na_2CO_3三元复合体系与大庆原油在岩心渗流过程中乳状液的生成规律。低、中、高层渗透率分别约为300×10^(-3)、1500×10^(-3)、2500×10^(-3)μm^2。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含水率条件下(60%~80%),距低渗透岩心入口30、60 cm和出口处,开始乳化时的复合体系注入量分别为0.3、0.4、0.84PV,乳化效果较好时的注入量分别为0.48、0.6、0.94PV。在高含水率条件下(85%~95%),相同测压点开始乳化时的复合体系注入量分别为0.41、0.49、0.86PV,乳化效果较好时的注入量分别为0.49、0.63、0.97PV。中、高渗透率岩心的乳化规律基本相似。含水率相同时,三元复合体系在低渗透率岩心渗流过程中出现乳化的时机早,注入量约0.8PV时,岩心出口端开始乳化,且乳状液的颜色较深,乳化效果好;在高渗透率岩心中,出现乳化的时机晚,注入量约1.0 PV时,岩心出口端开始乳化,乳状液的颜色较浅,乳化效果差。岩心渗透率相同时,中含水率条件下,出现乳化时机较早,乳化效果较好。
王克亮付恬恬王翠翠明阳阳
关键词:三元复合驱渗透率含水率乳化
CMC与丙烯酸聚合物注入性能与运移性能被引量:1
2012年
注入性能和运移性能是评价油田化学驱用聚合物的主要指标。介绍新型聚合物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丙烯酸共聚物在多孔介质中的注人性能与运移性能。采用直径2.5cm标准小岩心和直径为2.5cm长度为100cm多测压点填砂管实验,通过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表征该新型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波及能力。根据注入孔隙体积倍数和压力变化关系,考察研究CMC和丙烯酸共聚物在多孔介质中的注人性能与运移性能。实验研究表明,在(68~99)×1013μm。岩心中该新型聚合物具有较高的阻力系数及残余阻力系数,而且注入性能良好。多测压点填砂管实验证明该新型聚合物具有较好的运移性能。
张建忠侯吉瑞唐红娇张磊徐宏明
关键词:残余阻力系数
表面活性剂BS复合驱油体系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2010年
以大庆油田使用的以重烷基苯磺酸盐Sy为表面活性剂组分的强碱ASP三元体系作对比,考察了由能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超低的两性甜菜碱表面活性剂BS配制的无碱SP二元体系和加磷酸钠牺牲剂的该SP二元体系的驱油效率。实验岩心为Ka≈1μm2的环氧树脂胶结石英砂均质、非均质(变异系数0.72)岩心。驱油实验模拟大庆油田条件(温度45℃),实验体系含表面活性剂3.0g/L,分等黏度(20,40,80mPa.s)和等聚合物浓度(0.5,1.5,2.5g/L)两个系列,化学剂主段塞0.35PV,后续聚合物保护段塞0.20PV。体系黏度由20mPa.s增至40mPa.s或聚合物浓度由0.5g/L增至1.5g/L时,均质岩心上的采收率增幅很大,黏度或聚合物浓度继续增大时增幅很小。均质岩心上的驱油效果,在等黏度条件下加牺牲剂的SP二元体系最好,SP二元体系和强碱ASP三元体系相近并较差,在等聚合物浓度条件下SP二元体系和加牺牲剂的SP二元体系最好且相近,强碱ASP三元体系较差。在非均质岩心上的驱油效果,当体系黏度为40mg/L时,加牺牲剂SP二元体系最好,SP二元体系次之,强碱ASP三元体系最差,当聚合物浓度为2.5g/L时,加牺牲剂SP二元体系与SP二元体系相当,强碱ASP三元体系较差。
吴文祥张向宇郭明日
关键词:两性表面活性剂牺牲剂磷酸钠提高采收率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效果影响因素被引量:17
2014年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工业化区块的注聚对象和注入体系日益多样,影响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各种因素更加错综复杂,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幅度参差不齐.因此,在地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典型区块分析,运用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手段,确定聚合物驱控制程度和注入参数是影响油田聚合物驱油效果的主要因素.聚合物驱开发调整时,应进一步细分层系,合理设计井网井距,优化注入参数,尽可能提高聚合物驱控制程度,使聚合物驱注入参数适应注入油层,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开发效果.
关文婷
关键词:聚合物驱采收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